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校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创新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因此,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视角,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剖析.基于教师视角,要从提高教师创新素质、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个方面着力;基于学生视角,则要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5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符合高校自身实际的,突出学科特色的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文章探讨《辽宁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模式,并从教师、学生、社会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倡导"创造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科研型社团,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发展相结合,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指导,以学生科研立项、创新实验计划为依托,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但高校人才培养却存在着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一是需要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展校企合作,改革培养模式。二是需要改革服务外包工程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拟选取符合服务外包教师队伍发展规律曲线的回归分析函数,构建服务外包教师队伍教学实力评估模型,对相关专业教师队伍教学实力和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模型进行预测或开展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分层、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改革考试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入手,探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软件的架构、功能及特征.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文章基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例,从区域经济发展导向、行业人才需求定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等方面研究如何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比较缺乏.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视角,分析了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应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能力为导向,构建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制定了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构建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创新设计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鱼骨图。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将项目的内容、形式和实现过程有机结合,探讨了以职业职场情景为载体,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系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改革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目前高校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下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集体荣誉感不强、重实践学习而轻理论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比如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保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对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突破了原来的校本思想,体现了以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一趋势下,文章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和研究,主张"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相结合",形成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探索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可以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存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基础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定位于培养区域中小型企业所需的高端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学生成才为导向.探索基于“参与”理念的“学工-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旨在为高校在新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取向.为此,高校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大学生从事学术活动;改革学生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实际,对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型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知识迁移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通过科学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业拓展训练三大体系来构建,并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来实现。实践探索表明,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学生就业是成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评价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创新教育着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正确认识创新型人才的特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抓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关键,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路径,构建实施创新教育的体系,着力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增强学生客观认知、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办学理念上,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教材和课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多元化、创新型的实践训练,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和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综合教育,突出能力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发展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更新教育观念,突出能力培养;改变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学习创新理念;重视创新教育,加强建设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响应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和企业用工难的矛盾,着眼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国内各个高校积极进行学分制改革,并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学校通过整合社会办学资源,深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本科特点,以淮安电子商务学院为载体,以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为立足点,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让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得到充分落实,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对近几年实施情况的分析,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