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资本社会的批判根本上是对资本文明景观所依附的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一经济哲学批判所呈现的公理,构成了全球化、市场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看,人类社会应当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和人的发展最大化三者目标间平衡发展的综合逻辑向度上,来全面认识和实践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方向,这一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社会发展综合逻辑,必将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和谐世界的深层推进与历史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作为批判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新范式和普遍接受的发展观,现已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主导思想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纲领,但其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距引人深思。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性分析,为深刻认识当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局限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工业文明的战略转型以及人类新文明的构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11)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理性思考,是对人类未来和世界前途发展的新观点、新探索。这一思想的逻辑结构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包含逻辑起点、逻辑渊源、逻辑理路和逻辑归宿等四个方面,是中国着眼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回应全球治理问题而提交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危时代”根源探析——资本逻辑的统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危时代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人口膨胀、科技异化、人性贪婪、发展至上、治理失效以及全球网络等都是重要的危机来源,但却不是高危时代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研究范式对深入研究当代危机问题的核心和根本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发现,高危时代的产生在本质上体现为资本对人类实践平衡的根本性破坏,是资本逻辑的演变及其对人类世界统治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从群体性和个体性科学发现过程的分析出发,指出人类的科学发现乃是发端于问题的出现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有意观察。  相似文献   

6.
借债融资的"金融的逻辑"告诉人们,通过未来收入"资本化"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自然界的"自然的逻辑"向我们揭示的却是,人类财富的增长速度受自然资源有限的制约。归根结底,人类社会借债融资的"金融的逻辑"受制于自然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自然的逻辑"。我们应该坚持的观点是,让未来的收入留给未来,让未来的资源留给未来,适度金融,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现象本身程度不等的带有模糊性,特别是它们信息的处理提取更加需要模糊处理,同时人的认识能力也存在着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模糊性模糊逻辑通过对经济现象中的模糊性经济研究方法的争论以及人的思维固有的模糊性的论述,在研究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作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自身辩证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结果。中国梦是推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振兴梦,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梦,是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世界梦。在人类新文明的探索中,实现中国梦将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科技异化是威胁到人类长远利益的一种现象,它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安全感的削弱,而资本逻辑则是科技异化的根本原因,要克服科技异化,一方面要用公共权力加强对资本的约束,另一方面要重塑人类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西方逻辑东渐使得逻辑学有进化逻辑的特征。东西方逻辑思想各有其文化底蕴,应该基于对名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思考认识融合中外思维逻辑的必然性,这种努力将对文化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给社会其他领域的创新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有助于从个人逐利行为中实现帕累托改进乃至社会财富最大化,但这种理念建立在逻辑化市场之上,是以原子个体假设和形式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但在真实世界中,市场主体是异质的,行为也嵌入在具体社会关系之中。实际上,真实世界的市场逻辑结论体现为:(1)市场由人类创设而非自然之物;(2)异质性市场主体享有的自由程度不同;(3)市场收入分配往往有利于强势者;(4)市场马太效应会导致社会两极化;(5)市场实现个人收益而非社会效用最大化;(6)市场竞争难以自发导向帕累托优化;(7)自发市场秩序扩展时往往会中断或内卷;(8)掠夺性市场中的获胜者往往是蟑螂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李广坤  郑金光 《经济师》2004,(8):253-253
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把握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文章认为当今人类社会还处在“幼龄期” ,这一认识对于我们人类自身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东祥 《经济师》2000,(9):139-139
1999年 3月 1 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并于 1 999年 1 0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一部比较统一、完善和科学的合同法典。它摒弃了原有法律中与计划经济相关的内容 ,体现了经济转型期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并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之上注重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成果。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合同法典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它毫无疑问地成为撬动市场经济的一根杠杆 ,必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 ,合同法中的某些条款之间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一、问题一合同法第…  相似文献   

14.
虽然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个流派已经日趋衰落,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根本看法和关于科学和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划分等观念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此,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阐明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之路经历了从“效仿欧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自力更生”再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的历史演进过程,实现了对“以殖民掠夺为实现资本积累和扩张手段”的西式现代化、通过“非暴力”谈判方式取得政治独立和依附发展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并在发展推进中形成了以生产方式现代化为内核,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分配、物质生产和思想意识发展的独有理论内涵。未来现代化实践中,应以史为鉴、以理为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坚持以创新、绿色发展谋和谐,以协调、共享发展谋共富,以创新、开放发展谋和平。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体制,这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外思想家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体制的理论和逻辑进行过深入探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的认识,文章提出,社会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需要从比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其变化,尽管一些突变和历史事件会对现行社会体制产生影响,但是社会体制根植于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这其中包括人们对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也需要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只有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比较研究才能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的新认识为出发点,以重视发挥政府、国有经济作用为特色,不断探索"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等基本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答案于一体的有机架构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8.
资本逻辑以"增殖"为唯一目的,强制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不断地解构与其密切相关的生态逻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资本逻辑从时间和空间上造成生态逻辑的断裂,决定了恶劣的生产环境。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资本增殖逻辑对市场空间的构建导致了异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和贫乏的生活环境。此外,经济危机和军事生活造成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只有正确理解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社会主义的力量掌控资本,才能跳出"资本增殖"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用容介态的认识指导实践,需要提供实践工具,本文初步探索了直观图形、几何体系、五态导图、直观文字等工具,并提出了建构象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王永章 《生产力研究》2011,(5):17-18,78
资本扩张生成了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但也产生深层危机,它引起了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结构、资源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一系列冲突,最终形成资本逻辑悖论。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既不是消除资本,也不是放任资本,而是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使剩余价值回归人类自身,回归到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中,使资本扩张能够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