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总被引:149,自引:3,他引:149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规模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2000-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358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主并方公司在信息披露日前后15个交易目的累积超额收益,对比大小主并公司和大小并购事件的并购价值创造,发现在我国的并购市场中,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创造,大规模的主并公司在大规模的并购事件中更能创造价值,而小规模主并企业在小规模的并购事件中呈现出稳定的并购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经验分析结果与协同效应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红军  汪辉 《财经研究》2005,31(9):102-113
文章分析了并购对目标公司的长期财富效应,认为目标公司在并购后5年获得了巨大的超额收益.并购溢价可以解释目标公司的长期财富效应,并购溢价越高,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越大,目标公司的长期财富效应也越大.另外,并购后目标公司在组织形式和产权性质上的变化也会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增加目标公司的长期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0-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333起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EVA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兼并收购中的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当年的公司价值普遍提升,但并购后上市公司要么价值创造不明显要么毁损了价值,并购价值创造没有持续;随后,利用对EVA指标的分解,对价值创造和价值毁损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兼并收购中价值创造来源于并购后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经营费用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唐万明 《经济学家》2007,(1):127-128
收购方对目标企业实施兼并收购有诸多原因.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收购方都希望并购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不是损毁价值.然而,KPMG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占17%,30%的并购对股东价值没有明显影响,53%的并购损害了股东价值.因此,准确评估目标公司并购价值、避免并购陷阱是任何收购方必须面临的第一轮挑战,来自并购整合的挑战则在其后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7年雅戈尔收购美国新马集团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考察了中国企业基于创造性资产寻求的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和经营绩效。研究表明,此次跨国并购未能为雅戈尔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财务绩效方面,此次跨国并购短期内提升了雅戈尔服装业务的绩效,但是,其整体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却不容乐观。雅戈尔通过收购获得了新马集团的国际分销渠道、设计能力和国际管理能力三项创造性资产,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创造性资产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并购整合。  相似文献   

7.
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A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经验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2008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五年的经营业绩水平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是无效率的,没有实现并购双方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效果;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使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得以改善,目标公司并购前财务风险越大对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有加剧恶化的作用.同时,目标公司并购前的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水平对收购公司并购后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肖健 《产经评论》2013,(6):47-55
2002年Cording提出并购价值悖论,引起了学界对此命题的关注与研究热潮。本文借鉴社会冲突理论,对并购交易过程中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冲突行为进行理论建模,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冲突行为如何影响并购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在公司并购过程中,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冲突,也可能选择合作。这主要由并购规模、激励水平、社会保护力量和冲突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一般地,并购规模越大,管理者更倾向选择冲突。此外,激励水平越高、社会保护力量越强和股东的冲突技术水平越高,管理者越倾向选择合作。并购交易中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中为什么有些并购交易能够创造价值而有些并购交易却损毁公司价值,为解释并购价值悖论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本文以 1 998— 2 0 0 2年上半年发生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之间的 40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 ,选取了 48个财务指标 ,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的配对组合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试图寻找并购后公司绩效改善可能的来源。实证研究表明 :收购公司绩效逐年下降 ,目标公司绩效则有所上升 ,整体而言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显著下降 ;绩效改善的收购公司在并购前相对于所并购的目标公司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而绩效改善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却仅在税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的配对组合方式呈现明显的“强 弱”搭配特征 ;收购公司绩效改善可能主要来源于分享目标公司所享有的优惠政策 ,而目标公司绩效改善则可能来源于管理能力的提高、市场势力的增强和经营协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并购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并购的潜力被释放,由于企业家是并购决策的主要发起者与领导者,企业家社会网络对并购也会产生影响,这在转型经济的中国尤为突出.基于627家中国上市公司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并购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内、外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分别与行业内并购、多元化并购正相关的假设得到部分支持.企业家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联对于企业的省内并购、企业家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联对省外并购均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史丹  李少林 《经济管理》2022,44(1):5-26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由现金流量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解释公司并购失败的理论很多.本文认为,针对高自由现金流同时低成长性的公司来说,自由现金流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并购总体绩效为负,说明并购并没有给这类公司带来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产业效应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游春 《技术经济》2008,27(5):121-128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效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和并购动机的影响。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绩效确实有影响。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从产业效应的视角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管理层语调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净正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正向反应,尤其是对负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负向反应。这表明在我国强调“意会”的语境文化背景下,投资者会听话听音,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含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文章的研究结果还意味着,“词袋”方法及其构建的管理层语调用词列表在我国儒家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2001-2014年浙江、广东两省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数据,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整合性分析,最终发现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5种主要驱动模式。此外,研究还表明,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不同,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着重考虑外部因素,减少外部阻碍。  相似文献   

17.
向平  孔杰 《经济管理》2008,(2):57-63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连续并购是否存在同伴效应,并探讨企业研发在连续并购同伴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受行业同伴效应和地域同伴效应的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研发对连续并购的同伴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研发投入对连续并购同伴效应的正向调节,以及研发产出对连续并购同伴效应的负向调节。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经济政策环境下,行业同伴效应和地域同伴效应存在强度差异;连续并购次数不同的高新技术公司,其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调节作用表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相似文献   

20.
当现金并购支付方式优先于股票被大量采用时,以往研究认为这源于主并方控股股东避免控制权稀释导致控制权私利受损的动机,忽视了并购发生时和并购后有持续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潜在需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控制权私利动态性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对2004-2007年上市公司774个并购事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并购支付决策是控股股东在控制权稀释威胁、债务融资约束及预期并购后所面临的监督之间权衡的结果,前者促进了现金支付偏好,而后两者均减低了该偏好。所隐含的政策启示是,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创新本质上要与抑制控制权私利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