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薪酬政策的权变理论和有效契约理论,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Word2Vec方法构建的竞争战略文本指标,探讨竞争战略对CEO薪酬的影响,以及CEO超额薪酬与竞争战略的匹配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差异化战略下CEO货币薪酬总额、内外部薪酬差距和权益薪酬都显著更高;(2)成本领先战略下CEO超额货币薪酬、差异化战略下CEO超额权益薪酬显著提升了业绩,此作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成本领先企业以及成熟期的差异化战略企业;(3)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外部环境威胁和CEO过度自信一定程度上解释了CEO超额薪酬与竞争战略匹配提升业绩的原因。本文利用更精准的战略度量方法从权变视角证实了CEO超额薪酬的有效性,为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薪酬的制定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风险投资最优时机选择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了风险投资最优时机选择过程中的实物期权特性,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最优时机选择中采用的净现值法(NPV)进行了修正,构建了一种适用于风险投资项目最优时机选择的决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荆凡 《技术经济》2007,26(7):125-128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各家银行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在产品、服务、价格、质量、人才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从成本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能否改变传统成本管理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通过推行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建立起本行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成为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对传统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差异比较,分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及商业银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现阶段商业银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的着力点,并需不断寻求特定条件下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4.
竞争战略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本文分析了竞争战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形成研究假设。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竞争战略是资本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负债比率与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考虑其财务影响,资本结构决策也应该考虑如何与公司战略相配合,以从资本结构决策中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是协调供应链企业采取各种方法与策略,使整个供应链取得最大的利润。分析了时间压缩与供应链成本的关系,构建了最优时间压缩点模型;分析了当企业考虑利润要素时最优时间压缩点应扩展为一个区间,并构建了成本、价格与时间的均衡模型,从而使供应链实现降低成本、压缩时间和利润最大化三者的结合并达到均衡,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建中  陈宇  祝建辉 《生产力研究》2011,(10):193-194,208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让企业在成本方面真正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超额利润。文章在SWOT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可操作性。企业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同时,树立企业整体成本的理念,建设企业成本文化,给成本优势的可持续获得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既是汽车行业的契机又是挑战.长城汽车已成为我国销量最大的自主汽车品牌之一,并受到了国际汽车行业的认可.本文首先通过运用PEST模型、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以及SWOT分析对长城汽车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长城汽车目前的市场现状提出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组合竞争战略选择.最后,本文提出战略实施保障的执行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个颇具影响力的竞争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但存在一些缺陷.通过"产品差异/成本价格"建立三维竞争战略模型,可以弥补其不足.该模型得出的结论为竞争战略的典型模式有三种低价格战略,即"无差异低成本低价格";低成本战略,即"一般差异产品低成本/中等价格";差异战略,即"高差异/中等成本倩价格".除此之外,还存在战略转换、"夹在中间"、"战略禁区"、倾销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物期权思想,建立了集群企业的技术跨越最优时机选择模型;并对此进行求解,得到了集群企业实施技术跨越的最优时机,为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实施技术跨越的时机选择提供有益思路和方法参考。最后,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比较分析给出了经济解释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战略,二者可以被一个企业同时采用以获取竞争优势.本文运用产品差异化模型考察成本相同和成本不同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行为,证明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并不矛盾,指出差异化有利于企业避免恶性竞争,获取市场势力,而且当成本不同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并具有进一步成本领先的动机,具有成本劣势的企业则具有降低成本的动机和更强的差异化动机.本文讨论了价值创新是企业同时采用差异化和低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逻辑,并提出企业价值创新的风险和对策,从而给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1.
项保华  冉敏 《技术经济》2007,26(11):47-52
在针对衰退企业回归正常增长状态的扭转研究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更换现任CEO是扭转战略成功的先决条件。CEO变革会改变企业战略的认知框架,即改变企业的战略假设,而考虑到企业衰退程度的差异性以及形成各种衰退状态原因的复杂性,扭转过程可能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战略,因此,CEO变革不是实施扭转战略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12.
蒋荣  刘星  刘斌 《财经研究》2007,33(11):92-103
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治理效应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文章运用Logist回归方法,以1999~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为视角,通过研究CEO变更与"非标"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CEO变更与"非标"意见显著正相关;"非标"意见下,CEO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强于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不过,"非标"意见并没有增强CEO变更对两职分离与股权制衡的敏感性。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有赖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不同业绩水平下董事会领导结构与CEO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业绩很好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有利于避免不正常的CEO强制更换;在业绩一般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则为业绩较低的CEO提供了保护;在经营亏损的公司中,这一保护不再发生作用。基于不同业绩水平下CEO更换的实质,本文认为,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是相容的,从而为研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此外,本文的研究还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创新需要企业领导者发起和支持,当受到路径依赖和组织结构阻碍而难以创新时,企业可能依赖CEO继任以激发创新。作为CEO继任的核心问题,CEO继任来源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前期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理论,分析CEO遴选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来源CEO继任者在继任情境下的企业创新决策机制,探索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前任CEO作为重要情境要素的调节作用。以2009—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PSM模型和Heckman二阶段自选择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效应;前任CEO的任期会减弱CEO外部继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效应;前任CEO强制离职会强化上述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叶玲  李心合 《当代财经》2011,(12):110-118
文章以2003-2007年为时间窗口,以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CEO变更前后,公司经营业绩与CEO变更的关系,不同继任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会引起CEO发生变更,非国有上市公司CEO变更可能性高于国有上市公司。CEO变更后,公司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国有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幅度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常规变更样本中,外部继任公司业绩改善程度优于内部继任公司;在非常规变更样本中,回归结果则相反,内部继任公司业绩提升幅度高于外部继任公司。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业绩提升主要来源于线下项目、非经常性损益类项目,而非公司的主营业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异质性风险的角度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变更中存在的短期进取行为。研究发现,当面临被迫离职的威胁时,经理人倾向于通过额外的风险承担提升公司业绩,从而巩固自身地位,该现象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这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伴随着风险累积的现实。另外,本文发现总经理管理防御能力越强,企业异质性风险与总经理被迫离职的敏感度越强,经理人壕沟效应越明显。依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必武  石金涛 《财经研究》2006,32(1):121-132
文章从业绩相关理论、锦标赛理论和专用化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对总经理更换后的高管团队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经验证据表明,总经理更换提高了高管离职的概率,但降低了企业绩效对高管离职的影响;总经理被迫离职后的年轻高管有较高的离职概率;高管与离任总经理的专用化人力资本越高,总经理更换后高管离职概率越高,而与继任总经理的专用化人力资本则可使高管离职概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实证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和专用化人力资本理论,但业绩相关理论没有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市场化水平和内部控制为调节变量,基于2014—2017年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成分股数据,研究CEO权力强度与企业双元创新投入决策关系,结果发现:CEO权力强度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投入,结构权力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更显著,所有制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相较于探索式创新投入,市场化水平对CEO权力强度与利用式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投入,内部控制对CEO权力强度与探索式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结论拓展了CEO权力与双元创新研究领域,可为企业利用CEO权力调节双元创新投入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5~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CEO更换的数据,实证分析和比较了国有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研究发现: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资产周转率与CEO更换负相关,权益乘数与CEO更换正相关,利润边际与CEO更换不相关;而对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利润边际与CEO更换负相关,其余两个绩效因子与CEO更换不相关。本文认为,国有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目标函数以及监督激励不同是造成两者绩效考核机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对利润边际的重视程度不同是区分国有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绩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效率。本文以中国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反垄断法》的施行是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离职与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市场公平,缓解了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问题,强化了股东对CEO的有效监督。此外,本文通过将样本按照行政垄断程度、行业垄断程度及企业垄断程度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以上结果均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