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若干国际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信息披露管制存在的基本理由是基于市场的私人契约的不完备性,其基本目标是缩小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危机能够打破公司信息披露管制中博弈各方的力量均势,促使其走向新的均衡。2002年公司财务丑闻频繁爆发所引发的证券市场危机,促使世界各国管制机构纷纷作出反应,从而使公司信息披露管制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国际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模式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系统提炼了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立法模式、机构模式和运行模式,探讨了现行模式的缺陷及转型方向,最后提出了促进模式优化和转型的政策建议:人大立法与部门立法相结合,完善食品安全管制的法规体系;整合管制部门,重塑食品安全管制机构体系;优化管制过程,实现食品安全管制的重心前移;政府与社会互动,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多元参与.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豪 《经济管理》2006,(23):20-22
本文分析了市政公用事业的基本特征,讨论了我国市政公用事业设立管制机构的基本设想.并探讨了市政公用事业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基本经验,着重讨论有关中国电信管制机构改革的三个重要问题: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电信管制机构;新型电信管制机构要适应“三网融合”的管制体制;建立与完善对电信管制机构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而环境管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基于此现状,本文主要从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制机构设置以及相关的管制政策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环境管制现状,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环境管制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进一步完善环境管制的法律体系,相应调整管制机构体系,以限制地方政府对环境管制的不正当干预,从而保证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轻手管制”——新西兰电信业管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波  何琳 《技术经济》2001,20(11):32-34
新西兰网络型产业的管制改革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改革不同。根据1996年新西兰商业法,将原来的各专业性管制机构撤销。这是一种彻底的(后来证明是失败的)放松管制,产业的监控的模式由管制转而依靠竞争法。这种方式的产业监控被新西兰称之为“轻手管制”。本介绍了这种“轻手管制”在新西兰的实施情况,并给出了一个名的案例:Clear-Telecon互联互通案。通过此案说明了没有专业性的管制机构,新进入在同原来的在位进行互联互通谈判时总处于不利地位,在位会使用其市场支配力量来防止新进入的进入。  相似文献   

7.
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翔 《生产力研究》2007,2(2):58-61
现代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认识逐步深入,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法律学者也逐步深入探讨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法律问题。我国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价格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价格功能弱化;(2)价格构成不合理;(3)价格管制机构职能单一,还存在政企不分的问题;(4)价格管制机构缺乏约束;(5)自然垄断产业价格垄断行为缺乏约束。文章认为完善自然垄断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管制的法律措施主要有四点:(1)确定对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的基本理论;(2)完善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的基本法;(3)遵循反垄断法和价格法各司其责互有配合的原则,确立协调的法律规范;(4)设定专门的管制机构,对不同性质的自然垄断区分管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电力管制机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各界对现行电力管制机构的批评意见,重点讨论了新型电力管制机构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
在大部门体制改革中,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机构改革得到了推动,为理顺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奠定了基础。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自然垄断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机构改革还需要深化,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是:继续推进管制机构的独立性,明确管制机构的职能设置及强化法律基础,健全管制的公众参与及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电价管制及其改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价管制改革是电力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国的电价管制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体制要求的价格管制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因此国际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电价管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可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从管制机构、价格形成方式和价格管制模型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英国、美国和智利3个国家的电价管制及改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以提炼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业务运营监管策略互动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茗 《经济经纬》2006,109(4):21-24
对金融企业业务运行的监管是规范金融市场、控制金融风险的一个主要的途径。随着市场化金融监管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有必要研究金融监管机构策略选择和金融企业之间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关系,特别是金融企业形成良好的业务运营预期所需要的约束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分析来研究上述问题,并对金融监管改革时期的策略取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所有权结构变化视角探讨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傅里叶随机利润效率前沿模型,本文实证分析所有权结构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并检验了利润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或主要国有所有权银行表现出很高的平均利润效率水平。这是所有权结构变化之后有效的外部监督、内部治理改善基础上的信贷分配机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力、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通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对管理层的权力制衡,实现公司整体决策的科学化,因此,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十分重要。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中,针对怎样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管理层监督的讨论较多,关注如何有效发挥监事会对管理层监督作用的内容却很少。对监事会功能定位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监事会的功能虚化问题,普遍存在弱化甚至取消监事会监督的倾向。本文分析认为,应在明确监事会代表除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利害相关利益的基础上,突出监事会在监督重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从而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劳动激励与监督机制显示,在"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由于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市场机制总是使得资本在对劳动的关系上趋于强势.改变这种格局的必然逻辑是资本的权力应当得到抑制,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模式应当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监管权利来自保护产权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义务,谁来履行这两项义务,谁才拥有会计监管权利,现实会计监管权利的分布存在着典型的畸形性现象.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监管制度的"路径依赖"、政府部门的过度授权和独立审计机制的不完善性,是会计监管权利畸形性的具体成因.应借助于以股东为核心的公司利益相关者集团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政府主管部门的"共同治理"模式,来弱化会计监管权利的畸形性.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针对该现象,从经济法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经济法的含义、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运行的基础上,进而指出在市场经济下,更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监管,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发展的监管功能面临弱化的处境。对当前的中国,选择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有效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卓  吴迪 《财经科学》2007,(10):39-44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监管却比较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民间金融力量的忽视与不信任.因此,应当在政府转变观念、承认民间力量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从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金融产权制度、利率市场化、建立行业协会等方面入手构建适合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发展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辑 《经济问题》2012,(1):100-104
金融监管的效果可由金融产品向量和金融监管向量的点积的期望值来表示,由此构建一个解释金融监管漏洞产生机制的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不仅有关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和范畴不够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分业监管会产生监管漏洞,而且基于金融产品新特性的金融创新以及在监管力度不一的分层监管架构下有监管来源级别的选择权时,也必然会产生监管漏洞。具体应用于我国的金融监管现状,漏洞的产生则主要基于监管方法的局限性和监管力度的不足,而非机制设计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单纯依靠或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监管中的自律角色并不是政府所能替代的,应该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体制,建立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紧密配合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