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区域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质量和人口分布等人口的综合状况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2000年为基期标准,运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测算模型(EOP-MM模型)对湖南省2001—2009年的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实际人口规模不适于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并对如何缩小其间的差距,从人口数量控制和提高适度人口容量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过程,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功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求保护资源,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区域资源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讨论资源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关系入手,对资源滥用或过度消费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资源成本问题、资源利用最优化问题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探讨了资源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问题,旨在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资源储备量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功能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三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家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兼顾环保和旅游产业开发、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具有自然性、保护性、参与性及高品位性等特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张家界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并使用游道测算法测量环境年容量和游客年容量,得出其环境年容量与游客年容量,以期为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造纸行业     
《经贸实践》2013,(11):18-18
浙江省造纸行业整治目标 到2014年,基本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全省造纸行业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局部地区水环境容量不足矛盾突出等主要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造纸行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得到明显优化,生产工艺、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造纸行业呈现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省为例,基于2000—2012年资源与环境综合容量发展现状,构建了城市规模扩展的资源与环境容量AHP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资源—环境综合容量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资源综合容量与环境综合容量的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论如下:1湖南省的资源综合容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化学能源和土地资源的增长是湖南省资源容量发展的主要形式;而金属资源和水电资源对于资源容量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2环境综合容量的变化波动性较强,但是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主要受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生态环境状态的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的提高会促进环境综合容量的提升。3资源综合总量与环境综合容量系统的协调度是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型变化,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与环境综合容量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人口有效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范围内,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以青海省为例,采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对其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得出在2001~2011年时间序列中,青海省一直存在不断增大的生态赤字并导致人口赤字,使得青海省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为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我国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规模一资源消耗经验模型为正N型曲线,最优城市规模为1060万人.适度城市规模是400-600万人和1000-1200万人.进一步对分区域的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东部经验模型是单调递减直线,中、西部都是正N形曲线.除部分省会城市外,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资源消耗上升阶段,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强调集约化的内涵发展,以缓解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旨在充分认识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预测区域人口的规模变化,剖析人口流动对国土资源配置的影响要素,为正确处理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建议。研究表明:人口流动是影响我国人口区域规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当前人口流动和规模变化的现状特点,依照"二域四部六区四中心"差异化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前提,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条件,以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它不单单是经济结构的转型,还必须与社会发展、居民富裕、环境治理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可持续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生态优化和城市功能完善,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亚洲石油大陆桥建设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岱 《经济地理》1996,16(3):52-56
本文提出了关于建设亚洲石油大陆桥设想的国际意义,以及我国参与建设的必要性,并构建了亚州石油大陆桥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中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城市的严重污染, “掠夺式”开发与利用,人类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随着全球意识的加强,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城市污染等影响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保护海洋、海岛环境问题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本文以舟山为例,通过对环境的理想化建模和数据仿真,结合相关理论评价和分析舟山环境和环境污染现状,为舟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应,表明园区在后期的发展会遇到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瓶颈,技术因子减小园区的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呈边际递减。  相似文献   

14.
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区域为评价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MapInfo7.0)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的用途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35 145.60、13 651.97、19 001.93、7 540.04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6.65%、18.12%、25.22%、10.01%。通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从而推测出该区域发展规划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给广东省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价值进行估算,以更好地进行环境的投入与产出比较,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核算体系。通过比较并应用各种货币化计量方法,分别算出珠江入海口海域的海洋渔业价值、水质净化价值等,对珠江入海口海域的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失进行货币化综合计量,得到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量的保守估计范围为 87.4~106.9 亿元/年。最后,提出广东省应充分使用财政资金的金融手段,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海洋环境保护体系,最终达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规划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前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在时间、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上存在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经济布局、城市化发展趋势、行政区划的调整、人口高峰期耕地保护目标、集约节约用地等,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功能过渡与要素交汇区,经济社会持续演变,空间冲突日趋激烈,生态文明与城乡共同繁荣语境下加强空间冲突与协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典型案例韶关市转溪村,主要采用2008与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2018年问卷调研数据和环境抽样检测数据,从用地空间、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维度,解析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特征及成因机制,提出城乡统筹与空间协调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研究区用地变化与冲突明显,城镇用地快速增长,侵占优质区位,农村用地空间明显缩减,生态位不断缩窄。2018年村域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占比高达60.79%。(2)城乡经济差距与冲突显著,外来企业带动作用小,村庄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转溪村人均收入仅为曲江区农村平均水平的50.94%,村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低。(3)城市工业等企业嵌入,导致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61.37%的受访村民认为外来企业破坏环境或干扰生活。(4)城乡空间冲突是多维冲突的交织复合体,主要受城乡地域功能分工、乡村多元价值认知、空间组织与统筹治理、城乡协同发展制度供给等因素影响。(5)应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功能协调,促进城乡等值发展。基于城乡统筹开展空间重构,优化三生空间治理。基于共同繁荣建立协同机制,保障乡村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性的综合规划,为地方性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和法律依据.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是地方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也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为了切实搞好常德市鼎城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之更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必须切合实际地搞好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的预测.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建设用地发展与GDP、总人口、市镇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密切相关.基于这些因子,采用灰色系统模型法、建立GM(1,1)灰色模型,进行了2010年和20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GM(1,1)模型可以进行长期预测,但预测仅反映一种趋势,综合考虑驱动因素的灰色线性组合模型更具有预测的可靠性.利用GM(1,1)模型和线性模型组合,进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尾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大卫·罗默的假说,由于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实际的经济增长将呈下降趋势,即存在因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引起的"尾效"。1978—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尾效"平均每年约为1.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在1978—2005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了1.26%。按照这一数据推算下去,到2030年,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因为土地资源的"尾效"而降低到目前经济增长率的74%;到2050年,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因为土地资源的"尾效"而降低到目前经济增长率的57%。  相似文献   

20.
张有坤  樊杰 《经济地理》2012,32(6):53-58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