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能够最大限度尊重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实现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利用,让城市成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城市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建设中能"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因此,海绵城市也可以叫做"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上转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建设时间表,并且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方案.我国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使70%的降雨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减缓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城市化和暴雨造成许多城市内涝渍害等问题,迫使我国一些城市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宁乡县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规划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宁乡县总体规划前后,实施道路本体透水化与道路选线分级化相结合的规划措施,显著提高生态水网完整性,城市自然排水系统得到大幅改善;硬质地面的海绵化综合处理方式,增强了城区地表水循环过程,增大了降雨下渗,削弱了降雨径流峰量,降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压力。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前期规划、经济调节、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议,以期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减弱对现有治水途径"工程性措施"的依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性措施"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15,(Z1):38
财政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以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当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3年,具体补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界定了四大内源性影响因素:经济实力、水资源、水生态、基础设施,四大外源性影响因素:国家政策、科技水平、管理体制、国际经验,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8个维度37个指标),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对象,测算海绵城市建设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8个一级影响因素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水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实力>水生态>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管理体制>国际经验,进而明确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的重点,并从总体上提出推进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蓄存、利用,因而能够起到防治城市内涝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双重作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用地紧张、水体污染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结合山地城市济南市的地貌、水文特点,提出了山地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合理对策。具体对策包括:结合城市化过程的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注意灵活多样的雨水收集、蓄存方式相结合以降低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科学设计集、蓄水设施以防止城市雨水污染;充分利用城郊空间以破解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的城市设计应具有降低城市内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净化城市水等功能.海绵道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设施能够大幅度减少城市不透水铺装面积,大幅增加雨水渗透比例,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降低行车噪声,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鉴于此情况,本文针对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探索与实践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结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当前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目标确定缺乏相应的标准与科学依据。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以绿色建筑空间布局为核心,使用地块潜力评价法对绿色建筑分布地块进行评价,通过“四因子”法对高星级潜力地块进行校验,建立绿色建筑星级比例测算体系,对GM新区绿色建筑比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地块潜力,可以科学合理地测算绿色建筑星级比例,为生态城区的建设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后可在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中进行推广,成为全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借鉴范本。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探索与实践背景下,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结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但当前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目标确定缺乏相应的标准与科学依据。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完善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以绿色建筑空间布局为核心,使用地块潜力评价法对绿色建筑分布地块进行评价,通过"四因子"法对高星级潜力地块进行校验,建立绿色建筑星级比例测算体系,对GM新区绿色建筑比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地块潜力,可以科学合理地测算绿色建筑星级比例,为生态城区的建设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后可在全国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中进行推广,成为全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借鉴范本。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是新时代提倡的城市发展理念,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海绵城市中的给排水工程属于城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建设中,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出海绵的真正作用,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秦韵彭盈 《新经济》2014,(11):22-23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凸显。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城市土地利用的情况,从绿色生态建设的角度分析国内绿色建筑的特点,以交通区位和经济绿色生态环保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成都市郫县花园镇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在城乡统筹结合的大环境下研究小城镇绿色生态旅游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城市水生态系统恶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武汉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海绵体建设的路径,有效利用城市郊区空间的具体对策,希望对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遍布全国的城市水问题也愈加严重.为此,政府提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水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由于政府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主体也就是政府的管理行为进行梳理,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相应对策,以期为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既有居住小区量大、面广,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提高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水平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文章研究了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特殊意义,分析了既有居住小区水环境及绿化改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方案设计策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承载能力的原因,使得我国城市水生态面临着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城市内涝严重,雨洪管理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城市缺水严重,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因此,要保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修复城市水生态。无疑,"海绵城市"建设是修复城市水生态的一条路径,能够解决我国城市水生态面临的上述两个极端。"海绵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8)
安阳市位于我国豫北平原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随着安阳市城市建设加快,不透水路面增多,大量降雨后,雨水得不到有效排除,容易引起内涝。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安阳市开发区某小区建设为例,提出应当建设海绵城市来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邹萍秀  曹磊  王焱   《技术经济》2019,35(8):72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合为主的“弹性”雨洪管理系统。将校园划分为3个子排水分区,阐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校园设计提出了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来减缓施工造成的损害,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低影响开发(LID)实践等设计目标,以期指导我国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频频发生的城市内涝问题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的困扰,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成为缓解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消除城市内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对"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将海绵城市的构想落实到社区层级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海绵城市的内涵、原则和意义,收集了从海绵城市到海绵社区的实现途径,探讨了实现"海绵社区"所需技术,并给出了国内外优秀案例。通过从这一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绵社区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雨水滞留系统、雨水回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海绵社区的主要贡献有防涝、水资源循环利用、美化景观、生态补偿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景观设计品位及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不断攀升,以人为本,建设健康舒适、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已成为绿色生态园林的主题.在这一主题的过程中,要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及绿地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文就绿色生态园林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