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绍平 《经济师》1993,(2):30-30,33
<正> 一、关于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Adems)在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研究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指出,每个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即通过对比,来分析和看待报酬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用公式表示,有两种情形:O_A/I_A=O_B/I_B或O_A/I_A>(<)O_B/I_B。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当发现自己的投入产出与他人的投入产出相等时,便认为是应该的、正常的,其结果工作积极;而当发现自己的投入产出与他人的投入产出不相等,就认为不公平,会产生不公平感,并随之产生不满情绪。这  相似文献   

2.
陈秀楼 《生产率系统》2003,(3):22-22,28
以亚当斯为主要代表的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还受到报酬相对值的影响:一个劳动者不仅关心,自己获得的报酬,还关心别人获得的报酬,并与之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如果感到“公平”就会有工作积极性,否则就会通过要求加薪、减少投入、怠工、辞职等行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素勋 《技术经济》2002,21(6):55-57
<正>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其1965年发表的《社会不公平交换》一书中提出的。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个人动机,不仅受到其所得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所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之间的比率同其他人的比率进行社会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的投入产出比率同过去的投入产出比率进行历史比较,并且将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今后的行为。简而言之,当员工把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别人的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比较时,若发现比率相等,心理就平衡,认为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待遇;当发现比率不相等时,心理就感到不安,从而会采取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心理不安,特别是当比率偏低时,会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自我安慰,如换一个比较对象,以获得自我主观上的公平感;或通过曲解自己的或别人的收入情况,造成一种主观上公平的假象,以消除自己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现公平.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为3.28,处于历史高位.分析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实现公平的原因,采取相关措施,遇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体现公平分配成为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平理论(O/I)A(O/I)B是亚当斯在社会比较中研究个人所做的贡献与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侧重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对积极性的影响,将公平理论原有的参照系A、B变换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从投入要素I、产出要素O和投入产出比率O/I三方面展开可以从公平角度分析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实现公平的原因为:投入的生产要素无法实现相对公平;产出的收入要素无法实现相对公平;对城市的投入与产出方面相比于农村过大.  相似文献   

5.
王平 《经济管理》2002,(22):37-40
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报酬相对值的影响。如果消除了分配中不公平的因素,就会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是“不公平”的本制裁并不是经济学含义的不公平,而是哲学观念含义的不公平,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客观的可比性。观念不公平的心理学基础是公平紧张,而紧张是激励的重要驱力。消除“不公平”的同时,激励的重要驱力——紧张也随之消失,这是公平理论的两难抉择。解决公平理论困境的关键在于解决观念问题,其核心是确立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如何用公平理论平衡人的心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公平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从企业角度出发,应采用各种有效手段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从员工角度出发,应客观实际的评价自身的贡献与所取得报酬。只有树立公平理论的思想,才能更客观实际的平衡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生活质量(QWL)结构的激励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青山  何花 《生产力研究》2005,30(7):176-177,188
研究发现员工工作生活质量(QWL)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工作生活质量内容结构主要包括公平报酬、舒适环境、工作本身的意义、就业机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员工个体职业发展等。为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可采取环境激励、薪酬激励、工作激励、人际关系激励、诚信激励、情感激励、连续激励、整体激励及社会激励等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田穗  田凯 《经济论坛》2006,(17):94-95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起源于早期社会心理学中对相对剥夺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1965年,亚当斯首先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公平感是指个人与他人所进行的社会交易中付出与所得的比例,人们关心的并不是具体结果而是这些结果是否公平。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欧美学者着手研究公平性在司法、教育、人际关系等领域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感知公平被引入营销领域,部分学者开始探讨感知公平对顾客满意的影响。一、顾客感知公平的内涵Costabile(2000)提出顾客感知公平是指顾客与企业在交易中的利益及成本贡献的比例或是与其他顾客关…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组织二元性的过程中,除组织结构设计会对其产生影响外,组织员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是否会对组织二元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利用对91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和核心自我评价对组织结构二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在"跨部门工作小组对组织结构分隔与组织二元性的中介作用"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核心自我评价在跨部门工作小组与组织二元性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组织公平感在高管团队社会融合与组织二元性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惰性与团队效能视角揭示组织公平感对创业团队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从组织公平到创业团队创造力的双中介路径。以河南省81个创业团队为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对团队效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提升团队创造力;社会惰性在组织公平与团队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团队学习行为在团队效能与团队创造力、社会惰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丰富团队创造力实现路径认知与社会惰性研究,同时可为创业团队提升团队创造力、深入理解社会惰性、营造公平公正的团队氛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