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盛妍妍 《时代经贸》2008,6(12):196-19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重点,以启发式教育、个性教育为途径,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德育目标.他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校应在事实上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努力织就"学校-家庭-教师"的教育网络;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应利用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反面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辨别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孙建军 《江南论坛》2000,(11):39-40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改革应高度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新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建立新时期现代化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如何“做人”这个中心,按照德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为契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1、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筑理想精神支柱。我校以“三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刘厚华 《经济前沿》2003,(10):66-67
创办于1984年的深圳市笋岗小学,1999年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同年被评为办学效益好的学校。多年来,在以江大良为首的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即以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全力培养学生体育拼搏的进取精神,并以体育教育为突破口,科研兴校。 深圳市笋岗小学秉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办学思想,以“高素质、有特色、出人才”为办学目标,大胆改进课堂教学,走生本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4.
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新的德育培养目标,增强大德育意识,让德育“活”起来;探索科学的德育原则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让德育“立”起来;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德育“新”起来;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使德育“关”起来。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课改革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课程体现一定的阶级要求,是蕴含着很强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受教育者施教,试图把社会的思想和道德等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自古以来,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的学校教育就开始提倡“六艺”,把“礼”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这些社会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学校中来,反映到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来,学校如何适应、如何驾驭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牢固确立“德育为首”的教育地位,确定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德育目标。根据这一地位和目标,学校要具体做好5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传统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存在党政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在于强化党政共管、突出行政参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高校德育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8.
《江南论坛》2012,(9):65-I0001
旺庄实验小学位于无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办学七十多年来秉承“诚智”校训.确立“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培养文明有礼、好学上进、健康活泼、情趣广泛的诚智少年.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探索学生素质培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这就对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要求高职学生具有高技能,还要求其具有高素质.因此,以“素质本位”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高度重视.面临新形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教育职能拓展途径,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业教育及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笋岗小学开办于1984年,1999年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同年获深圳市教育工作综合效益奖,评为办学效益好的学校。 笋岗小学在以江大良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办学思想,以“高质量、有特色、出人才”为办学目标,坚持人本管理。学校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形成了以体育艺术两大特色为突破口,德育先行,科研并重的兴校模式,受到了罗湖区委、罗湖区教育局党委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得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为我们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指明了方向。几年来 ,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遵循高职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体现时代特色的德育目标、管理、课程、环境和保障体系 ,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围绕客观德育目标 ,确定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社会主义德育客观整体目标。我们根据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 ,“依托冶金 ,立足本省 ,面向社会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在目前,我国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急需解决。要有效地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如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开发网络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德育管理目标要实际化;提高德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以期对我国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必须保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纽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万喆 《经济师》2007,(3):275-275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文章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中的一个艺术门类,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强化德育渗透,可以使舞蹈的情感教育作用得以深化,提升中职学校舞蹈教学效果。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只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舞蹈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忽略舞蹈教育中所蕴含的情感、道德和文化内涵,也就是忽略舞蹈教育中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进行分析,从思想情感的融入、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三方面入手,提出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为国家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南论坛》2014,(2):I0004-I0005
正旺庄实验小学是无锡新区一所窗口学校,它创办于1934年,已有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持"诚智"校训,以"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将"人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育人要求,努力办一所品格学校,为幸福教育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就大学生在社会发展、稳定、进步和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在创业中的作用,指出社会应注重打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学校应注重开辟“面向社会”的教育,家庭应注重发挥“传统教育”的优势,学生应注重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办学理念为纽带,构建并完善学生核心品质框架,通过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主题活动、教育科研、家校联系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等载体,全程、全方位、全员地培养学生的核心品质,实现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高职高专一是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二是突出培养学生具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进行研究,来探究适合于各自学校的毕业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要真正发挥其核心作用 ,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要勇于探索 ,敢于实践 ,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积极探索德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在新形势下 ,德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着眼于新的实际、新的环境 ,开辟新途径 ,创造新办法 ,取得新成效。一要理顺管理体制 ,形成科学的、有效的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科研的各个环节 ,强化学校各部门意识 ,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