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客观上存在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二者的协调配合主要体现在国债规模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以及国债基准利率与央行利率调控的协调两方面。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基于货币供应量的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分析结论证明国债发行规模和结构明显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因而为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效率,必须调整国债政策使之与央行货币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票据:终将消逝的政策工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洋 《财经科学》2005,(5):8-14
本文对我国2002年以来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和调控原理进行了分析.从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的角度看,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是这两大政策冲突的表现,是货币当局试图同时实现人民币内外币值稳定的无奈之举.作者解释了中央银行票据无力承担主流政策工具的理由,并认为国债在未来将最终代替中央银行票据成为货币当局操作的主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宏观间接调控所主要依仗的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异同及协调配合的必要性,提出财政政策侧重于调结构和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总量的分工,并具体讨论了在国债、财政存款、外汇储备等"结合部"领域的合理协调,最后强调了优化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所应注重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国债效应有五个,即国债的强行挤出入效应、国债的扩张性货币化效应、国债本息的支付效应、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及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它们是相互补充、彼此关联的。今后几年中,国债政策宜取向于:(1)适度减缩国债增长规模;(2)实行国债弹性化政策;(3)致力于国债制度的创新。与此同时,出于国债各效应及政策考虑,国债政策必须同财政、货币及税收政策联袂:1、复归财政预算平衡原则;2、运用货币政策协调与制约国债政策;3、施行刚柔相济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5.
杜莉  于辉 《经济纵横》2004,(1):53-55
欧洲央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实施中在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了央行责任弱化、决策过程忽略整体利益、货币政策战略目标互相冲突等政策机制的内在缺陷 ;同时 ,也存在货币政策难以达到统一、有效的目标、欧元区成员国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协调等外在制约。因此 ,欧洲中央银行需通过强化非正式的责任义务、保持决策的公开性、建立经济与政治各领域新的制衡机制、处罚机制、调整货币政策战略、统一协调财政政策等措施来改进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国债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 从总体上说,国债政策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属和服从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要以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为准绳进行设计。不过,就它同别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看,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 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国债发行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是实行保守的国债政策,还是实行积极的国债政策,即  相似文献   

7.
根据财政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联性建立公共部门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研究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机理,发现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及其合理组合关系决定央行债务货币化空间的选择;央行债务货币化又通过影响宏观变量的途径反过来影响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状况,并以美国1949-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揭示对我国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国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何慧刚 《经济师》2004,(11):84-8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部门通过政策的冲击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 ,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依赖的方式与路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两种渠道 :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货币渠道主要分析利率、汇率等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如何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信贷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企业、居民财务状况和银行信贷条件的变化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文章在论述货币渠道的传导途径的基础上 ,对货币渠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阶段,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货币供应机制也发生着变革。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机制变迁路径及对不同阶段货币供给效应分析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经历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型,货币供应机制由正向调控转为逆向调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因此,应加快汇率制度改革,使货币调控尽快回归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0.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使流动性收紧、资产价格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资本回流。而资本流动逆转将直接引发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汇率波动,通过汇率和贸易渠道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应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外汇缓冲政策、资本流动管理政策等减少资本流出的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还应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积极协调创建国际货币提供机制。  相似文献   

11.
1宏观经济政策一体化指标分析 货币一体化要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财政制度.<稳定与增长公约>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必须符合预算赤字占GDP低于3%,国债占GDP低于60%的标准.与欧元区相比,东亚在这两项指标上,基本与欧盟国家持平(表1所示),表明东亚各经济体有可能进一步合作,协调彼此的宏观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素梅 《现代财经》2003,23(11):28-30
国债的发行、交易和偿还三个环节对货币能够产生相关效应,认为国债与货币流通关系密切。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结合的契点,国债不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金融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和深入,国债的货币效应问题,会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政策:1994-200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货币政策是包含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利率和汇率)政策的一个系统。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将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货币数量政策与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宏观经济政策一体化指标分析 货币一体化要求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财政制度.<稳定与增长公约>明确规定了成员国必须符合预算赤字占GDP低于3%,国债占GDP低于6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证券回购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调整货币市场流动性,而且是反映市场合意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显示机制,从而为中央银行提供有关短期利率预期的重要信息。目前,国债回购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银行间国债回购操作的货币政策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传导机制、调控手段和目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变得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国际经济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上升;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力度有所下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共同的操作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之一。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它们应在 国债运作中进行广泛的协调与合作。这种协作的范围包括:公开市场业务的选择、国债发行规 模、国债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品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在经济运行出现转折的关键时刻,财政、货币政策都做出了相应调整。政策调整的取向和政策搭配,基本契合经济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稳定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体现了财政、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宏观调控面临巨大挑战。应从五方面着手,完善财政、货币政策操作:综合利用多方面经济信息,实施区间管理;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提高货币政策灵活性;建立统一全面的预算制度,消除内在不一致性;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策间的协调;提高政策设计水平,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