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2000年以来,自治区率先推出基础和发展条件优于全疆其它地区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从乌鲁木齐到昌吉、石河子、奎屯、独山子、乌苏、克拉玛依一带)作为吸引外资、人才和各方面资金的重点地区,来启动全疆经济的发展.而率先推出优先发展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分布着新疆众多大企业和优势企业集团,其企业集团数量占到全疆企业集团总数的80%,国有经济控制的企业集团占七成,以工业生产为主营活动的企业集团近一半,资产  相似文献   

2.
杨素娟 《当代经济》2021,(9):102-106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建设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39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将乌(乌鲁木齐)昌(昌吉)石(石河子)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转型升级引领区,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取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2007-2017年的数据,对三个地区的金融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测度结果为乌昌石地区金融协同发展提供策略建议,以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城市群的综合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通道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南、北、中三大物流通道所经过城市和边境口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物流市场供需、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节点城市物流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新疆三大通道中的轴心城市和辐点城市,选用引力模型度量了轴心城市对辐点城市以及边境贸易口岸的物流引力,并对构建节点城市与边境贸易口岸相结合的区域物流网络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论文提出构建南通道库尔勒物流圈,中通道乌鲁木齐—昌—石物流圈、奎屯—克拉玛依物流圈以及伊宁—霍尔果斯口岸物流圈为核心的丝路经济带新疆三大通道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成功地拉拢了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卡拉苏、吉木乃等十余个国际贸易边境口岸,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三大通道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石河子等七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七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和各城市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研究,定量地确定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城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消除劣势、增强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08,(3):30-43
为了集中展示沿桥各城市的城市形象,本刊特开辟《城市名片》栏目,对连云港、日照、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定西、兰州、张掖、嘉峪关、昌吉、乌鲁木齐等沿桥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区域经济发展协作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纪要》指出“成立五地州市(乌鲁木齐市、哈密、吐鲁番、昌吉、石河子,以下简称五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协作组织,以旅游为先导和纽带。促进和带动本区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本文试就五地州市联手开发旅游业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民航机场数量及其客货吞吐量为数据基础,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民航机场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服务范围变动及航空出行的供需关系等。研究发现:首先,中国民航机场数量及其运力稳步提升,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多中心的多层级民航机场体系,其格局与区域发展水平基本协调;其次,运输吞吐量的空间分布集中性明显,其中货运的非均衡性更强,但近年来空间分布也均趋于均衡化,1980—2015年,空间重心迁移方向由东南向回转为西北向;再次,民航机场服务范围与其等级具有相关性,不同等级民航机场服务范围量化得分呈差异化变动,但多因机场总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影响范围的相对收缩;最后,基于供需关系、区域发展实际及空间均衡诉求,提出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浙北地区、以石河子为主的新疆偏远地区、吉林黑龙江交界地区等地民航机场功能有待提升或需新建支线机场等,以期为进一步优化中国民航机场服务功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用极短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但同时经济活动高度向环太平洋地带集中,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以东京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经济圈和距离该经济圈较远的地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基于城市联系网络分析城市群城市等级结构为当前研究热点。文章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4个城市群为研究区,通过获取公路客运的日均发车班次数据构建城市群的城市联系网络,基于城市联系强度划分出不同层级的联系子网,利用复杂网络中度和特征向量指数对比分析城市群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均呈现出明显的重尾分布特征,基于重尾分级法可将城市联系网络及城市节点划分成不同层级。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和城市节点的等级结构特征形成明显的映射关系,等级较高的联系线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辐射状结构,而中等水平的联系线以地方中心城市间的联系形成网络状结构,对城市群的发展轴线或经济密集区有一定指示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等级结构较为合理,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在对应的联系子网中占据首要地位。京津冀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处于中心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较为明显的"断层"现象,且以成渝城市群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14年3月26日,工人们在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轧钢生产现场工作?近年来八钢大力推行钢铁材料的更新换代,现已成为新疆高强钢筋生产领头羊,产品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等高强钢筋应用试点城市的多个高层建筑中应用。同时,在兰新高铁、乌鲁木齐田字型快速路建设中也得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地区综合实力的ANN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利华 《经济地理》2003,23(1):9-11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一系列优点,因而用它来评价地区综合实力是可行的。针对地区综合实力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评价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海岸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盖美  田成诗 《经济地理》2002,22(2):179-183
大连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大连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大连市90年代后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废水排放量大,近海海域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等)。最后,提出大连市未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权东计 《经济地理》2004,24(4):542-545
在系统分析昭陵陵园山顶、山脊、山谷、平原地貌景观和陵园建筑遗址与陪葬墓空间分布模式的基础上,从山体形象、风水空间格局、长安城空间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昭陵陵园的空间意象和“依山为陵”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西部沙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以泰来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泰来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资源流动及系统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表明该县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并从能值分析角度提出保护本地可更新资源、提高能值反馈率、提高科技含量等相关对策,为泰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08,28(4):603-606
地理学一贯重视的地带性差异同样可以用于讨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即在改革之初绕开了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大力推进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在非国有经济成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获得了承受改革成本的能力之后才开始在1990年代的中期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改革.空间上的过程则是首先在"体制内负担小、体制外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带推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那里的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推动其他地带.这个模式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一是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发展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和政府税收,二是体制外增量弥补了体制内的减量,即国有经济释放出来的大量失业.但是沿海地带成功的模式在其他地带的实践却并不顺利,沿海地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压抑着其他地带的改革和发展.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带对资源和就业岗位的垄断,提出其他地带不能一成不变地按沿海地带的模式进行改革,其他地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