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MIT的办学特色与创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阐述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MIT的办学特色,然后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就我国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提出了5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随机前沿估计方法(SFE)对我国34所研究型大学2005-2009年专利及其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和当地市场技术需求对研究型大学专利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对研究型大学专利产出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技术需求对研究型大学专利产出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最后讨论了政府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对提升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双激励线的动态数据集结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所研究型大学在2006-2010年的科技活动以及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美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成功创立的"一体两翼"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具有明显借鉴价值。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置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独具特色的跨学科院系、覆盖全校范围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研究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在完善资金支持渠道、挖掘校企合作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改革校办企业模式等方面探索高校与社会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既要协调大学内部的各种关系,又要争取大学外部的环境支持。因此,以促进教师学术发展为主线,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历程与特征进行考察分析,对我国当前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外研究性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及其成功实施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有关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创建具有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因此,本文对国外研究性大学管理理念上重视本科教育,通过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加强跨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优化教师评估与激励制度,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辐射作用,以科研哺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形成一个良性的科研、教学、学习的连结体,实现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统一等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并提出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型大学创建与其内设学术组织建设是一个高度协同的过程。我国大学内设学术组织按其发展轨迹可分为基本构架期、起步发展期和高速发展与高度分化期,各发展期的内设学术组织具有共性特点。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研究型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共性特点,并对这5所大学内设学术组织的个性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内设学术组织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徐舒 《经济学》2010,9(3):1519-1538
本文建立了一个信号博弈模型,在该模型框架下实证研究了大学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大学生收入溢价的贡献以及高校扩招对大学生-非大学生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模型的结构估计(structural estimation)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工资分布。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1)大学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约能解释大学生工资溢价的72%;(2)与基于劳动力供给角度的分析不同,高校扩招可能通过劳动力市场歧视加剧大学生一非大学生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十年来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新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社会需求等特征使其迅速成为促进跨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选取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建设、组织、运行以及管理等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建设特征,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参与产学研合作对我国大学主体目标的实现(良好学术绩效的取得)是否有帮助?该议题的相关研究仍然较为缺乏。以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演、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其与产业界所建立的3类合作关系(学术交流型、学术参与型以及学术商业化型)对学术绩效的影响,发现不同类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对学术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术交流型合作关系对学术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学术参与型合作关系对学术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是学术商业化型合作关系对学术绩效有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妥善处理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自身学术绩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变高校的传统职能,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集成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战略。它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扩展了原有的教学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加强调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依据"三螺旋"理论和国际上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先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更重视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构造大学创业的坚实基础。并且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高校——部分"研究型"大学和一般高校——都要合理找准自身定位,采取适合自己发展层次的创业措施。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十年来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新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社会需求等特征使其迅速成为促进跨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选取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建设、组织、运行以及管理等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建设特征,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家科技奖励的发展趋向,阐述了国家科技奖励对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了适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国家科技奖励的发展趋向,阐述了国家科技奖励对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了适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近几年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正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它不用于理论型和研究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院校,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使命,也对相应的大学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照搬理论型和研究型本科的大学体育的模式.而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对接不上;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职业性和针对性;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还非常单一.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一方面在极力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凌乱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从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其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和导向机制等4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欧金荣  刘薇 《经济师》2010,(1):162-163
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学术功利化、学术失范现象严重以及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文化缺失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列举了学术文化缺失的重要表现,并提出发展与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道德、健全学术监督机制等加强研究型大学学术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在分析我国大学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认为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组建和运转研究机构、争取科技经费、提升科技产出、引领学科成长与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等是创建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提高这些能力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对相应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作为教学型大学的新建本科院校也纷纷开设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多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同层次的高校理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不同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孙晓波 《时代经贸》2010,(8):227-228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对相应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作为教学型大学的新建本科院校也纷纷开设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有多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不同层次的高校理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不同的培养模式。然而,在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缺乏本科办学理念的积淀和本科办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一般都模仿教研型高校、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结构设置,这就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明晰、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所培养的人才在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