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 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 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 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 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 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 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 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 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 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 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 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温哥华的公园建设和管理在全球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果,这得益于温哥华公园管理局独特的体制与管理理 念。温哥华公园管理局以其独特的公众参与机制,为推动和 实现“绿色,和谐”的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介 绍温哥华公园管理局在社区文化共建、项目建设、政策制定3 种典型的公众参与模式,说明在“服务城市的所有人、社区和 环境”目标指导下的管理机制的特点与方法,为中国公园实现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的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静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74-176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游憩活动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公园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研究城市公园在免费开放后,城市居民公园游憩的出行方式、游憩频率、时间选择、游憩活动类型等行为特征,基于使用者角度探析城市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公园游憩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公园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公园管理负担日益加重。如何创新城市公园建设管理模式,有效减轻公园建设管理成本并提升公园活力是后公园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园管理经历了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其制度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介绍了日本新型都市公园管理制度——“Park-PFI”的概况及其产生背景,并以南池袋公园为例,详细考察了Park-PFI制度在日本公园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探讨了该制度在城市公园建设管理与运营一体化模式创新、公私合作管理权责明确以及激活公园“准公共产品”与“公共资产”双重属性以促进公园活化并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广泛的国际经验研究可为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 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撑,并推动其相关理论的完善。系统梳 理了德国慕尼黑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园的发展脉络,总结 了其城市公园系统的分级、分类与分布特征,解析了慕尼黑 公园建设中表达其公共属性的4项特征,即全员化的运动场地 设置、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供给、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以及 灵活高效的功能转换。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我国新时期的城 市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使用会受到公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手机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个体活动轨迹的识别,提取人们到访城市公园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探寻公园出行的时空差异性。同时,通过对网络开源数据的获取,将公园的城市区位、周边环境、业态布局、自身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等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并构建一组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公园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时间上,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公园使用特征有较大差异;空间上,城市建成环境较完善地区的城市公园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回归模型,发现城市区位对公园使用的影响最大,而公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并不会对公园使用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优化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各类城市绿地公园的 规划建设。对城市公园系统综合质量的科学评价关系着城市开 放空间品质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水平的进步。以ParkScore指数为例,对美国城市公园综合 评价系统的建设过程、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和特 征评述,总结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我 国应完善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引入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和加 强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有效性等建议措施,旨在为我国城市公 园综合评价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使用者的植物景观空间行为偏好,为建设适宜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高质量城市公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人居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 好城市公园与居民的关系,在满足公园服务功能的同时保障公 园自身的良性环境,是当今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课题。以上海 世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轨迹数据和补充问卷调研分析 了游客游憩偏好。结果显示,受景观资源不均衡分布的影响, 游览路径表现出主路聚集、区域分散的现象;停留空间与游客 需求相关,其中老年、中青年和家庭3类典型游客的主要停留 节点分别是休憩服务设施、公园植物景点和游乐活动场所。针 对环湖区域游客集中的问题,从亲水因素的角度开展分析,发 现景观和设施资源分配的不均导致游客对空间亲水性的依赖差 异。结合游客群体的游憩偏好特征,重点针对老年和中青年游 客提出了公园管理和场地更新建议,助力解决临水区域游客压 力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判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有利于 客观认识和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用1996—2019年中 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数据,探究二者 之间的标度关系及其标度因子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采用基于 标度律的公园规模修正模型度量各城市公园面积达到预期值的 程度,并对规模修正指标和人均公园面积进行比较分析,得到 如下结果。1)我国公园面积与人口规模整体呈亚线性规模缩 放关系,公园具有显著规模效应,符合城市标度律特征;时间 上呈现亚线性-超线性-亚线性的阶段性波动演变特征,空间 上分异明显:华南接近线性标度关系,华中、东北、华北、西 南呈典型亚线性关系,华东、西北呈亚线性,但标度因子偏离 度较大。2)大城市在人均公园面积排序中相对靠后,在考虑 规模效应后,排名普遍提高,说明规模修正指标能在消除人口 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有效衡量不同规模城市公园面积的水平。 标度律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规模测度能够为城市人口管理和公园 面积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指导,为不同规模城市公园建设提供 可借鉴的比较标准,促进公园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技术经济》2022,(6):91
声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探究城市声环境-人-景观 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善声景,成为研究热点。城市公园是高密 度城区居民远离喧嚣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与声景内 在关系研究,是调控公园声景的重要切入点。以使用频率高、 声源复杂的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公园为例,通过高密度网格定点 测量背景音和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对公园声景声压级分布 进行空间制图;通过声漫步主观感知调查法和SPSS相关性分 析,对大众声景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影响了公 园声压级和声源,公园声压级和声源影响使用者声景感知,并 提出通过景观要素调控声景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是公众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选取南宁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基本方法,在分析游人游憩行为特征基础上,从公园距离、门票价格、环境卫生、景点与娱乐设施等方面分析了游人出游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增加公园的开放性和可达性、娱乐设施多样化等多条发展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城市公园绿地作 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 空间环境,对疫情防控和维持公众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 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分析入手,结合新冠肺炎病毒传 播特点、防控要求和国内典型城市应对疫情管理实践,提出了 疫期公园绿地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构建公园绿地防疫体系、 建立内外联防联动机制、实施分级分类分区域管控、综合确定 疫期游人规模、施行管控与疏导相结合等系列策略,以及启动 应急管理、安全评估与分级管控、园内环境卫生消毒、疫期优 质管养、员工健康维护、正向科普宣传等对策措施,以期提升 城市公园绿地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运行管理水 平,为做好疫情期间公园绿地的科学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城市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公园管理法规的发展,在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公园管理法规,实现依法治园,并对温州城市公园管理法规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广泛应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美国等国相继出现“公众参与”城市绿色空间管理维护的趋势,人们逐渐意识到管理维护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性。以美国波特兰市坦纳斯普瑞公园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公园建设背景、设计特色出发,回顾“公众参与”前管理维护的困境,阐述“朋友和伙伴”项目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及成效,总结“公众参与”后期维护管理的意义,分析成功推行的原因。“公众参与”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公园管理维护面临的投入资金不足、游人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未来城市公园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 倡导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公园设计,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 重要手段之一。从公园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提 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量化其对城市温 度的调节能力,进而探讨有关公园设计要素对公园降温的影 响。研究发现:1)城市公园能够在90m范围内产生显著的 降温作用,最大降温范围可达500m;2)城市公园降温效益 除了受到自身要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周边所处建成环境的影 响;3)公园设计要素中面积大小、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 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要素对其降温效益的发挥产生 影响,且影响多为非线性;4)将降温影响要素的认知用于理 想情景模拟,发现高温热点区域的面积减少超过50%。研究 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认识,为气候适应性的 公园设计在调节城市温度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绿地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研究城市公园绿地是如何发挥功能的,首先应该掌握其绿化植物的结构组成.通过对濮阳市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公园绿地的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结构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促进其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水平的提高,对濮阳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静 《城市建设》2011,(1):17-18
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珠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园避雨设施作为城市公园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对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起着避雨停留、保障安全 的关键作用。以福州沙滩公园为例,基于GIS的费用加权距离 法,结合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这3个群体在公园不同路面 上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对应3个群体的可达 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对公园 不同路面赋予时间成本,从而分析避雨设施的可达性,此方法 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避雨设施的服务情况;2)福州沙滩公 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较好,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0~30s 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行走面积的86.86%、 84.27%和75.61%,占据了大部分服务区域;3)福州沙滩公 园的避雨设施服务能力较好,可以同时承载1 584人进行避 雨,接近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90%。城市公园避雨设施可达性 研究是衡量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期为公园建 设者合理规划布局公园内部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评估除了基于交通(距离、时间、 成本)的可达性外,视觉可达性、心理可达性也是度量居民对 公园服务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从交通可达性、视觉可达性和心 理可达性3个维度,构建可达性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选取重 庆市3个城市综合公园作为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对距离公园 边界1km区域内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到发展期, 3个维度的可达性均明显增加;至成熟期,交通可达性趋于稳 定,视觉可达性下降,心理可达性持续增加。在空间分布上, 交通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呈现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趋势,视觉 可达性在不同方位上差异显著;综合可达性由早期的“同心 圆”模式分布逐渐演变为“偏向”式聚集,在某些方位上呈现 跳跃式分布。多维可达性的动态评估能有效挖掘城市公园的潜 在服务功能和价值,客观评估城市公园布局的公平性和居民 对公园的可获得性,让更多的人包括弱势群体能够共享环境 福利,为城市公园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和旧城更新提供科学 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