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 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 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 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 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 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 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 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 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 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编制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国时期传统城市中“新兴都市”的代表,南昌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历了一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高峰。在回顾该时期南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考证、解读并评价南昌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实践,总结该阶段南昌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特点及对于当代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贴近城市现实需求,勇于借鉴先进经验;扎根城市山水骨架,营造地域风貌特色;尊重民族文化情感,保护城市历史文脉;规、建、管有机结合,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建设中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该时期南昌市公园绿地发展中体现出务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对于指导当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特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园绿地是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优质公共 绿色空间,并受建设用地的支撑与约束,科学认识其与人口、 建设用地相互关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引入“脱 钩”理论及模型,将“公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联动,系 统分析1996—2016年三者耦合特征及整体复杂关系。研究 表明:1)公园绿地建设与人口协调关系严峻,与“以人民为 中心”导向脱节;公园绿地与建设用地处于“以土地推绿地” 的“挂钩”增长态势;2)从整体联动视角看,约1/3城市的公 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整体统筹建设不协调,公园绿地发展 面临“过度依赖建设用地”困境,亟须转变成“因人口制绿, 以存量建设用地为基”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 公园绿地在降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公园绿地布局以 减缓热岛效应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 区,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城市热岛情况及公园 绿地布局现状,采用P-中值模型结合城市用地规划确定公园 绿地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福州市主城区的整体温度偏 高,其热岛范围达城市总面积的11.78%;2)共提取福州市主 城区公园绿地47个,总面积为11.11km2,占主城区总面积 的4.47%,公园绿地布局总体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3)利用 P-中值模型对公园绿地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18个公园绿 地需要优化,其中包括福州动物园、环南公园等12个一级优化 公园绿地,以及屏山公园、琴亭湖公园等6个二级优化公园绿 地;4)结合福州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得到50个潜在公园绿 地建设点,主要集中于城门镇、盖山镇及新店镇。  相似文献   

6.
绿地空间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 减轻噪声、改善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增加生物多样性等诸多 优点。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能仅依靠 “自上而下”的上层规划来进行,同时应关注社会公平性、 经济效益、市民意愿等因素,从精细化尺度贯彻公众参与制 度,真正实现市民共建的“人民城市”。对公众参与政策的 起源与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 同阶段的公众参与方式。以柏林、伦敦的“植树计划”政策 为例,从资金来源、公众参与方式、参与形式、参与层次、 计划成效几方面,比较分析2个城市植树计划的公众参与模式 与深度及优点与不足,以对中国绿地建设提供借鉴。最后, 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精细化构建制 度法规保障体系、精细化资金来源途径,以及搭建精细化参 与渠道三方面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 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 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 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 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 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 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 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 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 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 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 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 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鉴于资源紧束与生态侵蚀的压力,上海市期望通过郊野公园的规划编制与建设达到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市民游憩需求等目的。经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上海市颁布的相关政策与近期5个试点郊野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规划、建设期间面对的主要矛盾,立足生态文明、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服务公平性等方面展望郊野公园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其对城市郊野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 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 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 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 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 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 的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除了利用原有自然山水资源外,还有计 划地开展了改建与新建城市绿地。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长、交 通发展、私有土地收归国有等因素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出 现新类型,且绿地空间之间联结加强,同时具有绿地总量与空 间分布变化较少、绿地类型转变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知识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我国省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城市为切入点,简要回顾其概念演进、发展历程,并根据我国知识城市的发展现状,构建包含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潜力、知识技术从业者、文化与交流及地缘区位的知识城市的评价体系。以该评价模型为衡量标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域间KC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研究,分别根据综合得分和公因子载荷,利用层次聚类法对各省(市、区)分类分析,总结总体及局域的格局特征,并对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园是城市中最优质的公共开放空间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科学研判人地影响下公园的配置特征,可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公园-用地-人口”统筹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中国建制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建设用地和人口两大视角,从总量、格局、个体3个层次,探究1981—2016年全国与不同用地、人口结构城市公园配置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公园配置由“提升密度”到“提升规模”,整体呈“以地推动、与人脱节”的规律,其中公园率具有较好发展趋势,人均公园面积高速增长但不可持续;2)各结构城市差异化配置明显,高人均用地水平、低密度、小城市普遍趋于“高密度、小规模”配置公园;低人均用地水平、高密度、特大城市人均公园面积长期处于不理想状态。基于人地双标准对公园配置进行了多维度、长时期、大范围的考察与分析,以期为系统完善公园配置“因地因人”导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公园开放的内涵区别于管理开放的研究视角, 依据城市空间密度变化和市民步行需求变化,从城市步行空间 视角,反思通过管理手段开放的收费公园在空间状态上并未真 正开放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出现在于收费管理模式引致的空间 模式滞后。以公园城市为理念指导、开放街区化为技术路径, 鉴别城市中心公园在城市步行网络中现有状态与应承角色之间 的差异。多尺度比较传统公园模式与“开放街区”尺度的不协 调性,理清传统公园空间模式向开放公园空间模式的转变途 径,提出以外部城市空间步行肌理重塑内部公园交通,构建公 园空间开放度评价体系(PSOA法)量化开放程度,以期定量描 述空间的开放状态,改善并解决空间的开放问题,更好地应对 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变化需求,服务城市步行体系,实现以人 为本的公园空间和管理的双重开放。  相似文献   

13.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内地与香港公共开放空间游憩规划标准的最主 要差异在于游憩设施分类系统及其配置指标,内地《公园设计 规范》关于游憩设施分类标准相对较粗,只有人均公园陆地面 积、不同陆地面积的公园设施类型用地比例以及停车位3项定 量指标,这些指标主要是公园设施大类上的配置要求,缺少对 游憩设施类型及人均用地和类型指标等细致、具体的规定,未 对不同规模公园的游憩设施类型配置差异进行规定。现有指标 主要源自经验的总结,在公园游憩设施类型与居民游憩需求对 应关系上缺少具体、科学的配置方法,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的 体育运动需求,而香港的公园设计标准在地域性、安全性等方 面更加详尽,增加了设计风格和针对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的设 计要求。适应需求、分类设置、复合使用、已建公园和新建公 园区别对待等是对上海公园体育设施配置的主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姚佩怡 《技术经济》2022,41(2):26-37
由于时间的单向性与空间的重叠性,在建成环境发 展过程中,遗址作为曾经的历史存在,二者在空间关系上表现 出不同程度的矛盾与对立而有待协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 关乎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延续,也影响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与质 量。遗址公园是实现遗址本体保护、展示,以及协同遗址与城 市空间发展的有效方式。破碎化是遗址的空间共性特征,其空 间表征具有模糊和非完整性。基于“完形”理念,运用地理信 息系统、倾斜摄影等数字景观技术探索寻求遗址公园空间完形 的策略与方法。结合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实践,从文史梳理、 考古发掘、地理空间演化、多源空间信息的叠合与分析等不同 维度对遗址空间进行解析,提出基于遗址“空间完形”的规划 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