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罡 《时代经贸》2010,(22):106-106
农业专业合作社委托代理问题的天然存在导致了合作社治理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呈现核心社员控制合作社的局面,使得合作社出现双重委托代理问题。这类合作社治理的重点就是解决核心社员对其他社员的利益侵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合作社治理发挥真正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合作社代理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治理机制,而治理机制中激励机制最为重要并影响全局。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了实践中对合作社社员和管理者不同的激励机制结构。面对合作社激励机制明显滞后的状况,应加强针对性的研究,并尽快展开相应的制度试验。  相似文献   

3.
从"大农—小农"资本合作概念模型出发,笔者分析了大农与小农之间的资本合作特征,阐明了大农与小农在合作社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探讨了合作社可能出现的"资本锁定"现象,指出了在合作社中极易产生大农小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通过合作社民主治理制度规范化、设置外部理事制度以及保障小农退出权等正式规则和成员信任、成员承诺与社会资本等非正式规则的"双规则"治理,能够减少大农的机会主义行为,削弱大农小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使合作社不至于过度偏离其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是内部人控制引发的合作社治理失范。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人控制具有必然性、应然性和现实性,但其极易诱发合作社社员利益冲突、利益侵占和委托代理等合作社治理失范问题。政府规制和外部条件改善是合作社健康和规范发展的根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合作社治理和纠正合作社治理失范的关键,尤其是正式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从长期看,它是我国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代理关系与代理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经济视角》2000,(11):19-22
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改革的深化,对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不同条件的委托代理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应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 一、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由公司的利益分配制度决定的公司利害关系人利益取向的不同,就产生了所谓代理问题。代理问题可能来自诸方面:一方面可能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私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城市公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给我国城市公用企业公司制改革带来许多问题.本文在考察城市公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公用事业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公用事业运作方式的转变的建议.本文将以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共产权为出发点,探讨公用事业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委托代理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往的研究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利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寻找最优解,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信任机制,可以证明信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存在性和对代理问题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均会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代理成本可以解释不同国家的融资方式和宏观经济表现,应从内、外部两方面来控制代理成本。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应简化这种关系,明确权利与责任。进一步研究应考察代理成本在公司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把委托—代理关系视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把委托—代理治理视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治理机制,它要求:设计合理的合同激励经理或员工为股东利益服务,并以法律手段给予股东恰当的权利,赋予董事会监管经理的信托责任。但是,这种治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却会遇到很大的局限:1.在现实中纯粹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往往是找不到的;2.委托—代理单向治理的效果取决于监督权的完善程度和法理基础;3.委托—代理机制隐含着"委托人会自动履行其承诺"的前提是不现实的;4.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实践中应用也不像理论阐述的那样普遍。特别地,委托—代理治理机制在理论思维上也存在重大缺陷:它将两个行为主体割裂开来,而没有考虑到双方的整体性,忽视了作为协作系统构成要素地位的平等性,从而无法真正地增进企业组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明清晋商在中国商界称雄500多年,而票号又将其推向极致.山西票号作为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在其创业守业过程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票号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力图为解决当前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王富祥 《经济师》2002,(11):151-152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 ,影响其有效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理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代理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机制内生于公司治理机制,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这种代理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所以这种代理关系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有制约和影响。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王琦 《经济师》2004,(9):130-130,132
文章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信息发布、股利政策等方面对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 ,然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伟 《经济论坛》1999,(24):16-17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引起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综观文献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时,忽视了西方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国有企业现实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的差别,从而使其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代理人问题方面。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代理人问题固然存在,但关键是委托人问题。一、国有企业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问题从产权角度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典型代理特征是自下而上多层级代理,自上而下多级委托。在多层级委托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信用社委托代理关系的缺陷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入手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提出重塑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模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现实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是现实实践表明,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隐性代理关系.本文就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发展过程及逻辑进行了总结,并对代理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与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构建的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研究,试图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构建而确立一种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问题的一般分析框架,希冀解析基于一定公司治理环境及其变迁的公司治理最优化特别是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这一问题的理论涵义与实践要旨,其对于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与促进公司治理实践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由此出发,对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有基于此,就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模型构建的股权集中型公司治理最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公司内部治理组织结构研究:委托代理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委托代理链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把委托人和内部治理组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当中.内部治理组织的首要功能是支持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而内部治理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引导代理人的行为,使其与企业的治理目标相一致,这是内部治理的基本逻辑.重新构建委托代理链的起点以改变初始委托人的有效结构,或者重新构建委托代理链的中心以改变不合理的内部治理组织结构,都是激活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窦玲 《经济管理》2006,(12):73-77
如何找到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委托代理制度考察及与国际惯例的比较,阐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低下的原因是委托代理权责关系不明确,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