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资产负债表调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对金融去杠杆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2014年,关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渐渐从“扩表”开始转入“缩表”,对中国经济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有鉴于此,了解分析关联储资产负债表调整策略对当前中国金融去杠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并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以金融去杠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表调整过程,以期对当前国内的金融去杠杆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晓晖  王攀  郭晓冬 《经济管理》2022,44(1):159-175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分心”程度作为识别监督外在变化的手段,验证了其对企业杠杆操纵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趁机构投资者“分心”而监督弱化时实施更多杠杆操纵行为,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弱化其监督治理效应、降低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进一步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现象,使得企业得以隐藏真实杠杆水平,误导债权人以更低的资本成本借出资金,但也为企业的未来埋下隐患,致使企业潜在债务违约风险与财务风险增大。此外,在机构投资者“分心”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的关系中,“去杠杆”政策实施和去杠杆压力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经济后果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强化对企业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耿啸 《当代经济》2018,(13):14-16
金融危机过后,关于金融杠杆的影响备受重视.在当下供给侧改革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就申明了高杠杆的巨大潜在危害以及去杠杆的迫切性.金融杠杆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杠杆的波动往往会对国民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当下的去杠杆化进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为了更好地去杠杆,需要明确中心思想,坚持主要方针,综合多种手段,形成去杠杆的长久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匹配,考察了银行竞争对僵尸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银行竞争通过提高僵尸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加快了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尤其是降杠杆的幅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宽松期,银行竞争对僵尸企业降杠杆的促进效果会更明显。此外,预算软约束小、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规模小的僵尸企业去杠杆的速度更快。本文立足于中国金融体系深化开放的现实情境,聚焦于僵尸企业这一特定主体的资本结构决策,为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如何助力僵尸企业去杠杆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深圳股票市场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EGARCH-M模型对深圳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场的收益率有效测度了风险因素,并发现当市场面临信息冲击时,坏消息对市场的冲击大于好消息,即存在显著负的杠杆效应。在进行分段回归后,显示杠杆效应随时间变化,由初期的负的杠杆效应变化为正的杠杆效应。最后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特征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在“去杠杆”与“促创新”之间实现平衡,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将“去杠杆”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去杠杆”政策影响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实施效果与实现路径进行检验,并深入考察政府补贴与“去杠杆”政策联动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交互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提升了国有企业创新效率,而融资约束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和债务期限错配机制是“去杠杆”政策倒逼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实现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去杠杆”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表现出多个维度的结构异质性,具体而言,其对地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提振效果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政府补贴是“去杠杆”政策下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开源”渠道。因此,在实施“去杠杆”政策的进程中,决策部门无需过分担忧“去杠杆”对国有企业创新造成的“挤出效应”,这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定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林思涵  陈守东  王妍 《金融评论》2021,13(5):91-10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再次,应有效、合理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指引作用.同时,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最后,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对金融部门杠杆进行有效调控,谨防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向房地产价格泡沫转移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7,(6):31-45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相似文献   

9.
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持续攀升与结构性分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僵尸企业杠杆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而正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则出现显著的"降杠杆",且其杠杆率大幅下降的时段恰逢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本文尝试探讨僵尸企业是否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进而导致非金融企业降杠杆出现结构分化。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资金成本,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当僵尸企业以优惠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为弥补资金成本,银行会提高正常企业的贷款利率("信贷成本转嫁效应"),导致正常企业融资被挤出;货币政策紧缩时,僵尸企业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对正常企业贷款利率的转嫁效应越强,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从而杠杆率越低。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前述理论机制。因此,在"结构性去杠杆"聚焦于所有制差异的同时,更应注重僵尸企业处置,改善信贷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的杠杆率逐步攀升,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经济结构性失衡以及产能过剩.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债务风险加大.以总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修复手段难以实施.因此,必须转变导向,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  相似文献   

11.
自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实体经济方面的全社会债务总量上升速度开始放缓,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但在去杠杆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若干新问题,债转股存在的三种金融风险隐患、资产证券化暴露的两大问题以及不同政策相互叠加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等,可能加剧短期经济波动、金融波动的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企业稳妥去杠杆.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表现有密切联系.研究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具体影响,对货币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加拿大多伦多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事件分析法和构造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2001—2016年加拿大政策利率冲击对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指数收益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加拿大政策利率冲击对多伦多股票市场具有显著影响,正政策利率冲击会导致股票市场收益率上升,而负政策利率冲击会导致股票市场收益率下降,货币政策宽松对股票市场的利好程度要优于货币政策收紧对股票市场的不利,在控制了指数历史收益情况后,上述影响依然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认为债务具有税盾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因此公司会选择适当的负债以获得债务的税收收益。但是,现实中一些公司的负债很低,甚至为零。公司为什么放弃债务的税收收益呢?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分析管理者能力是否导致公司采用“低杠杆”策略。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普遍的低杠杆现象,管理者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公司采用“低杠杆”策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流动性的去向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内生化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趋势分析,利用非参数贝叶斯框架下的无限区制Dirichlet-VAR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多元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考察变量间正向传导与反向倒逼的核心传导结构,据此分析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路径及流动性去向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宽货币”将导致通货膨胀,“宽信贷”将导致泡沫堆积;货币政策“新常态”处于渐进“稳态”阶段;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不是造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重要原因,未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也不是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均受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已成为转型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一大主力军,它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球化进程.然而随着股市泡沫的日益凸显,非理性繁荣的股票市场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本文试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结合在我国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泡沫产生的原理,并结合当前央行应对资产泡沫所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分析了货币政策干预对股市泡沫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述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应干预股市泡沫.  相似文献   

17.
7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危机;7年后,美国率先走向复苏,而其他经济体则仍在泥潭中挣扎,我们从中学到什么?我们认为第一必须坚决彻底地去杠杆;第二必须痛下决心推动供给侧改革;第三股市房市的适度修复有利于增强消费和投资信心,不能简单等同于泡沫.2014年中国股市启动“改革牛”修复行情,为注册制改革、推动股权融资、去杠杆、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恢复居民消费和投资者信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有种观点,把中国此轮“改革牛”简单地等同于“脱实向虚”的泡沫,完全是缺少大局观,过于短视;第四必须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复苏,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中国当前亟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规膜减税、发层股权融资、打破服务业垄断.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使得公司在经营过程存在财务杠杆效应,究竟企业确定何种负债规模和多大程度上利用财务杠杆,已成为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杠杆的含义及作用,其次简要阐述了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然后探究了影响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的因素,最后就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提出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子VaR模型的股指期货基差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交易是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股指期货市场只是分散、转移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并没有将风险消除,并且股指期货市场还有自身的风险,由于其具有杠杆效应,可使交易主体面临的风险被放大,因此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更显得重要.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首先是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后,再准确定量测度所面临的风险,其测度方法主要是使用计量模型来刻画市场因素的不利变化而导致的价值损失的大小.本文将利用VaR技术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20.
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涛 《经济师》2006,(2):213-214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掌握杠杆作用规律,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是企业家或管理者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和回避其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条件。文章阐述杠杆原理及其效应,并依其来预测、分析预期内企业所获得的杠杆收益和所面对的风险。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财务预警系统,来论述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协调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作用,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