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城市宏观级差地租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宏观级差地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城市间土地级差效益形成、中央政府操作掌握、指在调节全国经济运行的城市地租。它包括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3个成因所构成的级差地租。作为调节国土及区位资源有效利用、区域经济差距和城市控制等方面的政策工具,宏观级差地租要求把城市土地作为资产,并建立相应的国有土地管理机构和经营使用机制,才能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存在着差效应。城市用地不同于农村用地,城市内部不同地段之间的级差规律性比较明显。骼地的土地级差是由土地质量和等级决定的,可 等级和土地价格的差异程度来描述。本文以西安市为例用西安市土地定级研究工作的成果对西安市内不同地段之间的土地级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对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的分析,确定集约利用指标,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和评价标准的确定,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判断,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中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始于上世纪 80年代中末期 ,近 10年来 ,一直是理论界和土地管理部门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和回顾 ,认为在研究思路、评估方法以及评估实践研究等方面 ,紧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总结和归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然后选取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多城市的对比分析,对长春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和城市用地扩展幂指数规律,发现土地利用效益偏低、扩张速度偏快是目前我国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增长是城市扩展的主要动力,而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抑制城市用地扩张;认为城市扩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应变外廷扩展为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相结合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以节约土地并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从投入强度、使用强度、承载程度、利用效益、结构布局、生态环境等六个评价层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体系内各评价指标元素做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储备是一种新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是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从土地储备机构设置、土地储备资金运作方式、储备土地来源、储备土地的出让方式、土地市场的调控方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异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对于加速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拓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土地证券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一直是重要而有效的投资对象和融资手段 ,但由于建立在土地之上的投资与融资所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 ,形成了对社会上的大部分闲散资金进入这一领域的壁垒 ,造成了本来有着良好投资、融资功能的土地 ,在现今的经济条件下和制度体系下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于增加社会投资、融资渠道 ,促进土地开发和土地合理利用 ,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有效地利用土地的投资、融资功能 ,在我国实行土地证券化值得深入探讨。一、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相关模式1 城市权益人主体土地证券运作模式国内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实现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制度的环境建设和制度本身两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和变化的聚焦地带。对城乡结合部地价进行调查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城市化过程的地价水平和变动规律,也可以透过土地市场和价格的研究对城市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探索,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导向和政策建议。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变动规律,以及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试图揭示城乡结合部地价的变动规律及其对土地市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确保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似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出对策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定位、用地规模及规划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合理确定城市土地的供应年期。研究方法:现象溯因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由于土地有偿供应方式的不同,存在出让年期和租赁年期两种模式。土地供应年期直接关系土地配置各方的利益问题,需根据国情和城市经济发展实际灵活确定其合理年限。研究结论:应从城市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城市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三个角度来分析,灵活确定土地合理供应年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土地使用费的内涵分析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了我国土地定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此为基础,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定价模式的框架,并以此为依据,着重分析了收益还原法在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定价中的运作过程,为土地使用权续期定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目的:研究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探讨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江苏城市用地呈总量上升趋势,城市用地扩展速率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结论:城市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因素中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差异则是其直接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维度为支点,从多角度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年份作为研究时点,运用改进熵值法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其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空间显化;通过Geo DA分析软件对其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三级阶梯差异特征。(2)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上升态势;同一研究时点各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耦合协调水平在时空分异中明显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是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3)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呈现出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空间布局向节点城市聚类特征明显;研究时段内出现显著聚集类型的城市只有乌鲁木齐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和克拉玛依市。[结论]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复杂作用机理影响具有不同时空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收益的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一种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找出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进而探讨一种有利于改善这些评价指标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模式,使其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