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百香果近几年在贵州域内推广种植,因当地整体气候环境条件与其最优生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百香果无法越冬、成熟果实产量和质量较低等问题,因此分析贵州省百香果种植适宜性对其产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文章将百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分为两层:生长适宜层与现状限制层,生长适宜层除了5项常规生长指标(常年均温、最冷月均温等)外,考虑贵州百香果种植低产、质低的问题,引入百香果关键生长期(5—11月、7—8月)的温度作为生长指标之一;现状限制层包括5种不宜种植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重度石漠化、极度石漠化以及坡度大于25°地区。运用空间叠加、栅格计算以及空间统计等GIS方法得出百香果种植适宜评价结果。结果 (1)评价等级面积:不适宜>次适宜>适宜,面积分别为1 456.096 457万hm2、274.224 849万hm2、31.348 694万hm2,全省无最适宜区分布。(2)次适宜区面积较广,但在黔西和黔中地区分布面积较少;适宜区涉及到25区县,81.71%适宜区集中在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区域。(3)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区县为基本单元,根据适宜性程度进行百香果产业发展区划,其中重点5个、一般区11个、分散选育区27个、非推荐种植区45个。(4)可种植百香果贫困区县有22个,占贫困县总数的66.67%。结论 贵州省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百香果,33个贫困县中10个贫困县区县可作为百香果产业发展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土地类型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的同质性。为做好农用地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等要求,有必要开展以土地类型为单元的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 文章首先,在构建的西峡县土地类型的三级分类框架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叠置法与自下而上的合并法划分土地类型。其次,以土地类型的最小单元为评价单元,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分别建立了针对耕地、园地和林地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西峡县各类农用地的适宜性。结果 (1)西峡县的土地类型有3个等级,包括14个土地类、299个土地亚类和570个土地单元。(2)西峡县86%以上的区域为林地适宜区,约47%的区域适宜园地,而只有13%的区域适宜耕地。(3)各类农用地的高度适宜区(S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河流谷地地带。各类农用地的勉强适宜区(S3)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且研究区北部的大部分山地区域均不适宜(N)作为耕地。结论 基于土地类型的适宜性评价可以识别潜在适宜作为农业利用的土地,并可为农用地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生境背景,改进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方法。方法 文章研究选用温度、光照、土壤pH、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生境因子,构建包括地形、气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以县域和乡镇空间尺度划分贵州高原山区火龙果种植适宜分区。结果 (1)通过该方法分析显示,至2019年,贵州省火龙果种植适宜区为3.520 5万hm2,次适宜区为5 695hm2,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0.20%和0.03%;(2)罗甸县、望谟县、贞丰县为推荐种植县,适宜综合种植面积分别为1.397 9万hm2、9 060hm2和6 568hm2;册亨县、镇宁县和关岭县为一般种植县,适宜种植面积分别为5 413hm2、3 357hm2和1 123hm2;平塘县、安龙县为分散种植县,可种面积分别为311hm2和1 089hm2;(3)推荐种植县中,适宜区在罗甸县中部和南部、贞丰县东南部、望谟县南部分布较多,涵盖30个乡镇;一般种植县中,适宜区集中于册亨县东部、镇宁县南部、关岭县东南部地区的20个乡镇。结论 该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充分考虑贵州高原山区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的多因子评价,弥补了以往单因子研究的不足,可为为山地农业产业布局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河蟹养殖综合气候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有效地利用江苏生态气候资源,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 文章利用1981—2015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气象站的数据,系统地分析河蟹养殖期气象条件,分别筛选出夏季高温、日照、降水及连阴雨作为关键气象因子,采用熵权法获取各气象因子的权重系数,构建基于气象要素、地形和土壤属性的综合评估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将江苏河蟹养殖综合气候地理条件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及不适宜3个等级。结果 结果表明:适宜养殖区主要位于江苏中部,包括里下河、沿江及淮北部分地区,占全省地域面积36.75%;较适宜养殖区位于适宜区的外围,包括苏南、淮北大部及沿海地区,范围较广,占全省地域面积50.21%;不适宜养殖区约占全省13%,主要为零星分散于宁镇丘陵、淮北局部的低山岗地以及沿海滩涂。结论 江苏80%以上的地区可以开展河蟹养殖生产,而且现有的品牌河蟹养殖产业几乎都处于气候适宜区,这说明该分区结果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播期内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可能遭遇的主要灾害类型、合理利用全国的气候资源、布局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利用19902019年我国693个标准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针对设施农业全年皆可生产的特性,将全年分为12个播期(每月1日移栽),考虑高温、低温、日照、大风四个方面,对各个播期进行单气象要素适宜性评估,运用集优法对各个播期进行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各省设施番茄的生产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1)低温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北部和西南北部地区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高温不适宜区主要在我国华东南部、中南南部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中南部2—7月的播期;日照和大风的不适宜区不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日照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华东南部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大风不适宜区主要出现在我国青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2)在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南部地区;3—6月的播期中,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变为我国华东南部地区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3)各省设施番茄的多年平均生产成本与综合气候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低温、大风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且大多数播期都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验证了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论 我国设施农业在不同播期下遭受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对于7月至次年2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是由低温、大风造成;对于3—6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由高温、寡照带来。研究结果为设施作物生长提供最优气候条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优化我国冷凉区作物种植结构布局,选择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冷凉地区为研究区,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开展典型马铃薯早熟、中晚熟品种种植适宜性研究。方法 文章根据马铃薯干重与生育时间函数关系获取以每天为评价基本单元的纵向加权精细化赋值,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获取横向环境指标精细化加权值,生成马铃薯种植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应用马铃薯空间实际种植点及DSSAT-SUBSTOR-Potato模型模拟马铃薯单产,对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交叉验证。结果 (1)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种植适宜区集中于大兴安岭林区与平原交界的缓冲地带,而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延薯四号适宜区分布在平原、林区与平原交界处。无论是费乌瑞它或是延薯四号,其在牡丹江林前耕地区域的适宜性普遍不高,但是在牡丹江周围的平原耕地适宜性较好。(2)基于动态过程导向的马铃薯种植适宜性时空精细化评价方法与模型评价方法有关早熟品种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重合度超过70%;在生长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的适宜区评价中,由于权重和生长期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同,尤其在低适宜区差异更加明显,重合度低于40%。结论 由此可知,应用不同方法评价作物种植适宜性时,不同的品种可能获取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并高质量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是丰富食用油供给体系的重要手段。全面评价我国油茶种植的适宜性,是科学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油茶产业的重要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2008—2018年油茶产业发展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性状数据等环境数据,从规模和效率两个角度分析各地当前油茶种植及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油茶种植对气象、地形、土壤等因子的要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油茶种植潜力评价结果,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 最适宜栽培区集中于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湿热地区,主要有江西、湖南、福建大部,广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其中,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具有较高的规模充分程度;河南、广东、福建、湖南具有较高的效率充分程度;湖南、安徽、河南规模和效率充分程度均较高。我国油茶种植以及产业发展潜力较高,尤其以广西和云南省等地区为甚。结论 我国适宜种植油茶和发展油茶产业的地区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建议加强油茶种植基地等建设,以提升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水平。该研究可为科学规划并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究农业产业集聚状况及空间布局,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及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采用区位熵模型探究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并通过竞争态模型进一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竞争态进行了区划分析。结果 (1)我国农业产值集聚竞争态势呈现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空间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2)进行划区分析表明,东北三省、西北地区及河北、山东和广西、海南、贵州为优势区域;山西、天津和广东为具有竞争潜力的区域;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及北京和重庆为劣势区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以及四川、云南和西藏等8个省(自治区)为实力区域。结论 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竞争优势区域,农业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增产增效,对于具备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应进一步突出产业集聚特点,并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生态效率的方法,评判粮食生产能否协调好口粮保供、粮农保收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生产力和赢利性双重目标为约束,以碳排放和农田污染为非期望产出,运用DEA-SBM模型,以粳稻主产省为测评对象,分析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期粳稻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诊断生态效率的短板。结果 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 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江苏、安徽,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则处于生态相对低效水平;生态效率损失主要由农化物资及排灌费的高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高冗余造成。结论 我国粳稻实现高产的环境代价仍较大,全国粳稻生态效率地域差异明显,未来粳稻生产可适当向生态相对高效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 文章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 (1)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4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2)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 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构建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置区选址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陕南移民工程科学选址提供借鉴。[方法]以陕南汉中市勉县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移民安置区选址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将勉县全域划分为安置区选址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并对已建安置区的空间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270. 19km~2、499. 48km~2、894. 07km~2、742. 25km~2,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 23%、20. 76%、37. 16%、30. 85%;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青羊驿镇中西部,褒城镇、老道寺镇、勉阳镇、周家山镇等镇的南部,以及温泉镇和定军山镇的北部。一般适宜区多分布于最适宜的外围;现有的80个已建安置区中,有30个处于最适宜区,36个处于一般适宜区,11个处于较不适宜区,3个处于不适宜区。[结论]陕南移民安置区建设应在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保障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移民搬迁后的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藜麦种植特色农业的产业价值,为柴达木盆地特色种植资源开发、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定量化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方法 文章基于2014—2018年格尔木市藜麦引种试验资料和平行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进行气象因子筛选,优选出四分位统计方法,构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拟定阈值,选用分期播种试验2个优势产量播期进行补充和修订;应用平产年、欠产年、分播期数据进行指标检验。结果 构建出柴达木盆地藜麦不同发育期对应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并确定了指标阈值范围。结论 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方法得当,指标意义明确,指标阈值范围符合柴达木盆地藜麦生长发育实际状况,完全代表柴达木盆地藜麦产量形成的最优农业气象资源配置,对进行藜麦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具有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耕聚比差异、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的研究,为我国东部平原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生活与生产空间面积比例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文章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我国东部平原选择240个10×10 km2的样点,然后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分布规律、不同地区适宜耕聚比进行研究,并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分析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结果 (1)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热点区位于东北平原北部,冷点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值区位于东北平原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以保证全部耕地可得到充足田间管理所需的农业劳动人口作为适宜耕聚比计算标准,我国东部平原各省份现状耕聚比均未达到适宜耕聚比要求;(3)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农村人口将逐渐向城镇迁移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耕聚比将呈逐渐上升趋势。高耕聚比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4)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加强农村居民点整治,降低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是提升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结论 该研究结论可为农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生活和生产空间面积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科学测度黄河流域特定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方法 文章以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及其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省级和市级数据,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内涵、思想与要求,从农业生产高效益、农业产品高质量、农村居民高收入、资源利用高效率、环境质量高水平5个准则层出发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得出测度值,对下游省、市两级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聚类分析法把相对优、劣势相同的地市分类,明确各类地市未来发展重心;最后通过各地市空间分布状况直观地观测各地市间的差异。结果 (1)黄河下游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山东省略高于河南省。(2)下游沿黄17个地市中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新乡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3)根据相对优、劣势把17个地市划分为6类。结论 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各有其短板和优势,市级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提升重点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以实现黄河下游地市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对改善居民膳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安徽、湖南和广西3省区934份实地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LS-SEM、Ordered Logit等模型探究了智能终端使用对自留口粮农户膳食健康意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种意识向健康型食物系统转型实践即绿肥稻作系统采纳行为转化的机理。结果 (1)智能终端使用可以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口粮健康感知和健康关注程度具有正向强化作用;(2)口粮健康感知与健康关注可分别与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构成链式中介因子,在智能终端使用和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率、增加绿肥稻作系统的在线曝光率来推进绿肥稻作系统在中国南方稻区的推广扩散,并注重改善农户的采纳持续性和采纳质量,以改善农村居民膳食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是咸水补灌导致盐分积累限制玉米产能提升的典型区域,开展该区代表性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评价和分类,为促进华北平原盐碱地以种适地科学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文章选择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生产中广泛应用的24个玉米品种,获取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芽重、胚根长、胚根重8个萌发指标,计算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重和盐害指数9项耐盐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开展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 (1)不同玉米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有显著差异,其中萌发指标变异范围是5.11 %~84.33 %,耐盐指标的变异范围为3.7 %~56.3 %;(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9个耐盐指标降维获得2个相互独立的玉米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35 %;(3)基于加权隶属函数法的各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变化范围为3.19~16.22;(4)通过聚类分析,将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分为高耐盐品种、中耐盐品种、低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等4个类型。结论 华北平原内陆盐碱区玉米品种资源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加权隶属函数法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指数(D值)是评价该区域玉米耐盐特性的有效指标,研究对于实现耐盐玉米品种与盐渍土壤适生匹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 文章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 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 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该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梳理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状特征,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对我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 文章在对我国部分特优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和叠置分析等方法,揭示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阐明特优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大关系。结果 (1)当前第一阶段特优区认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特优区在省级地区形成全覆盖格局,但地区间还有差异,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分布特征。(2)特优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流通体系不健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间同质竞争等问题。结论 下一阶段特优区建设中,应从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评价管理体系、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明晰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形成机理等方面着手,夯实特色农产品发展基础,促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是实现耕地科学管护的重要前提。方法 文章以河南省安阳县为研究区,依据“状态—压力—响应(PSR)”框架,构建遥感数据辅助下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障碍因素。结果 研究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性和空间变异性交错耦合的分布特征,耕地质量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耕地质量分别占比7.45%、12.34%、17.83%、33.40%、28.89%;有机质、碱解氮、NDVIDRY为研究区耕地质量主要障碍因子;随着耕地质量等级的升高,不同等级中小麦产量的均值也随着逐渐升高,说明耕地质量越好,耕地小麦产量越高。结论 遥感数据辅助下的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安阳县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在于提升丘陵地区土壤肥力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文章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对其旱地改水田潜力进行测算,以期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耕地内部结构调整和占补平衡,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方法 基于2010—2018年旱改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构建旱改水适宜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涵盖地形条件、土壤条件、耕作条件3个评价维度,包括海拔高程、地形坡度、表层土壤质地等10个评价指标。然后利用模型评价旱改水整治潜 力,并识别整治的障碍因素,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出旱改水的整治措施建议。结果 (1)2010—2018年长寿区旱地改水田整体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其中,密度最高的乡镇是海棠镇、云台镇和葛兰镇。(2)总的来说,重庆市长寿区旱地改水田整体适宜性不高,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改为水田的旱地面积分别为159.81hm2、8 115.64hm2,两者占全域总面积的25.22%,这些地块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北部的石堰镇、葛兰镇、云台镇等乡镇;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改为水田的旱地占比为74.78%,这些地块限制性因素较多,难以改造为水田。结论 综上,未来长寿区可通过改造有效土层厚度低、地形坡度较陡、田块面积小、灌溉保证率低等障碍因素推动耕地旱改水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