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一、选用优质品种根据种植季节、茬口和市场需求选择销对路品种。一般平原、丘陵、低山地区宜选择中薯5号、华薯1号、早大白、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高山、二高山区域宜选择鄂马铃薯5号、10号,鄂马铃薯13、14,米拉,青薯9号等中晚熟品种。二、适时播种平原、丘陵、低山地区马铃薯冬种播期宜为12月底至翌年2月上旬前(为避开出苗后低温冻害,尽量推迟播种),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早熟品种每亩5500穴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生境背景,改进火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方法。方法 文章研究选用温度、光照、土壤pH、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生境因子,构建包括地形、气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以县域和乡镇空间尺度划分贵州高原山区火龙果种植适宜分区。结果 (1)通过该方法分析显示,至2019年,贵州省火龙果种植适宜区为3.520 5万hm2,次适宜区为5 695hm2,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0.20%和0.03%;(2)罗甸县、望谟县、贞丰县为推荐种植县,适宜综合种植面积分别为1.397 9万hm2、9 060hm2和6 568hm2;册亨县、镇宁县和关岭县为一般种植县,适宜种植面积分别为5 413hm2、3 357hm2和1 123hm2;平塘县、安龙县为分散种植县,可种面积分别为311hm2和1 089hm2;(3)推荐种植县中,适宜区在罗甸县中部和南部、贞丰县东南部、望谟县南部分布较多,涵盖30个乡镇;一般种植县中,适宜区集中于册亨县东部、镇宁县南部、关岭县东南部地区的20个乡镇。结论 该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充分考虑贵州高原山区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的多因子评价,弥补了以往单因子研究的不足,可为为山地农业产业布局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百香果近几年在贵州域内推广种植,因当地整体气候环境条件与其最优生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百香果无法越冬、成熟果实产量和质量较低等问题,因此分析贵州省百香果种植适宜性对其产业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文章将百香果种植适宜性评价体系分为两层:生长适宜层与现状限制层,生长适宜层除了5项常规生长指标(常年均温、最冷月均温等)外,考虑贵州百香果种植低产、质低的问题,引入百香果关键生长期(5—11月、7—8月)的温度作为生长指标之一;现状限制层包括5种不宜种植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重度石漠化、极度石漠化以及坡度大于25°地区。运用空间叠加、栅格计算以及空间统计等GIS方法得出百香果种植适宜评价结果。结果 (1)评价等级面积:不适宜>次适宜>适宜,面积分别为1 456.096 457万hm2、274.224 849万hm2、31.348 694万hm2,全省无最适宜区分布。(2)次适宜区面积较广,但在黔西和黔中地区分布面积较少;适宜区涉及到25区县,81.71%适宜区集中在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区域。(3)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区县为基本单元,根据适宜性程度进行百香果产业发展区划,其中重点5个、一般区11个、分散选育区27个、非推荐种植区45个。(4)可种植百香果贫困区县有22个,占贫困县总数的66.67%。结论 贵州省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百香果,33个贫困县中10个贫困县区县可作为百香果产业发展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土地类型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的同质性。为做好农用地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等要求,有必要开展以土地类型为单元的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 文章首先,在构建的西峡县土地类型的三级分类框架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叠置法与自下而上的合并法划分土地类型。其次,以土地类型的最小单元为评价单元,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分别建立了针对耕地、园地和林地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西峡县各类农用地的适宜性。结果 (1)西峡县的土地类型有3个等级,包括14个土地类、299个土地亚类和570个土地单元。(2)西峡县86%以上的区域为林地适宜区,约47%的区域适宜园地,而只有13%的区域适宜耕地。(3)各类农用地的高度适宜区(S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河流谷地地带。各类农用地的勉强适宜区(S3)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且研究区北部的大部分山地区域均不适宜(N)作为耕地。结论 基于土地类型的适宜性评价可以识别潜在适宜作为农业利用的土地,并可为农用地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一东北玉米生态区内的积温带划分标准,研究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玉米熟型分布的影响,为区域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品种选择和区域有序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文章利用1981—2019年东北地区223个气象站的39年气温资料,以≥10℃年活动积温为指标、200℃·d为分级标准,对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根据积温与叶片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玉米熟型分布,分析积温带和玉米熟型的时空变化。结果 东北地区可分为10个积温带,第一至第七积温带为玉米潜在种植区,积温和玉米熟型的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潜在种植区内积温和熟型呈马蹄形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与基准期(1981—2010年)相比,2011—2019年积温带北移东扩,中熟和中早熟品种扩张最明显。结论 年活动积温2 300℃·d(AAT10)等温线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实际种植的北界,玉米熟型区划可作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的最高熟型标准;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整体热量条件改善,吉林、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和晚熟化种植最明显,目前主产区以种植中晚熟及更晚熟品种为主,大兴安岭对玉米分布起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的定量评价,并结合土地利用的角度对原平市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方法 文章基于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建立农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刻画原平市农业产业适宜性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适宜性分级图,进一步叠加原平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农业优化布局分析。结果 原平市农业适宜性水平整体较低,只有14.82%的区域适宜和非常适宜农业生产,集中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53.21%的地区基本适宜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31.97%的地区不适宜农业发展,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同时,在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地区中约有15.3%的土地被开垦为耕地,限制了该市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结论 与传统的土地适应性相比,该研究嵌入了社会经济因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贴合实际。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全面表征气候、生态、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构建更加全面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区域有别、因地而异的评价体系标准,是加强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播期内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可能遭遇的主要灾害类型、合理利用全国的气候资源、布局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利用19902019年我国693个标准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针对设施农业全年皆可生产的特性,将全年分为12个播期(每月1日移栽),考虑高温、低温、日照、大风四个方面,对各个播期进行单气象要素适宜性评估,运用集优法对各个播期进行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各省设施番茄的生产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1)低温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北部和西南北部地区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高温不适宜区主要在我国华东南部、中南南部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中南部2—7月的播期;日照和大风的不适宜区不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日照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华东南部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大风不适宜区主要出现在我国青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2)在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南部地区;3—6月的播期中,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变为我国华东南部地区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3)各省设施番茄的多年平均生产成本与综合气候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低温、大风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且大多数播期都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验证了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论 我国设施农业在不同播期下遭受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对于7月至次年2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是由低温、大风造成;对于3—6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由高温、寡照带来。研究结果为设施作物生长提供最优气候条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区域农户马铃薯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别,能够提高农户种植马铃薯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为马铃薯主粮化进程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1 261个农户样本调研,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多元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体禀赋、生产经营、社会资源、市场认知、政策需求五个方面对农户支付与受偿意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马铃薯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再比较分析典型产区马铃薯种植影响因素。结果 马铃薯农户种植受偿意愿均值为4 069.5元/hm2,支付意愿均值为724.5元/hm2;马铃薯农户种植意愿受各项成本收益、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市场信息认知及政府补贴的影响较大;北方种植因素受规模和利润率的主导,南方更多受到家庭生产经营特征的综合影响。结论 个体决策影响群体决策,群体决策影响整体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变化。区域内农户采取基于种植约束、成本收益和政策支持的种植方案选择,通过有限区域范围的无限趋同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种植集聚、产业集聚和市场集聚,进而影响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9.
该文建立了一套涵盖自然和经济影响因子的大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东北为例进行了适宜性的研究;指标体系中不但考虑了温度、降水和日照气候3个要素在不同生长期对于大豆种植适宜性的影响,还应用了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及农民意愿等社会经济因子评价大豆生长适宜性。在获取东北三省大豆适宜性等级图的基础上,将其与东北三省实际大豆种植区域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适宜性属于中上水平,适宜区、中间等级区及非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9.09万km2,11.45万kkm2和7.99万km2,约占东北全境面积的11.5%,14.49%和10.11%;(2)松嫩平原是最适合于大豆生长的区域,而三江平原由于日照等因素并非大豆种植的绝佳地带;(3)通过对比计算,适宜区、中间等级区及非适宜区与大豆实际种植区符合面积分别占大豆实际种植面积的24.78%,46.30%和28.92%,而黑龙江省为15.39%,51.70%,32.91%,说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结构略欠合理。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建议农业及相关部门在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大豆种植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荆芥作为解表药为我国临床常用的药材,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过程中有应用,目前栽培资源较多。研究划分荆芥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区,并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从而为种植环境的选择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通过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划分荆芥的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化合物,并对薄荷酮、胡薄荷酮、柠檬烯等7个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统计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 荆芥在我国的最适宜区主要为中部地区,包括山东、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青海、西藏地区不适宜荆芥的种植。各产地间荆芥、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差异。结论 荆芥穗挥发油含量高于荆芥,因此荆芥穗品质优于荆芥。河北、安徽、山东为荆芥的最适宜种植区,山东、安徽产荆芥质量优,河北产荆芥穗质量优。生境适宜度与挥发油品质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 (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 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 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异质性明显,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因果关系,不同区域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在1848年前就有马铃薯的栽培记载。在现代史中经历了三次较大发展。复杂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耕作制度。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内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内地早已难见的马铃薯地方品种。这些具有民族性的品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马铃薯增产空间分异和贡献因素的研究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以2005年和2015年我国省级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为基础,对其增产格局和增产贡献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1)2005—2015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态势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前6位的省区贡献了增产量的7803%,西南混作区和北方一季区是我国马铃薯增产主要区域。(2)从增产增幅来看,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滞后增产类型和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超速增产类型的省域单元最多,分别占到44%和32%,超速增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西北一季区和云贵一二混作区马铃薯种植地位不断上升。(3)增产的21个省区中,有11个单产增加贡献较大, 10个面积增加贡献较大。单产增加对增产贡献极显著的省为山东、辽宁、黑龙江、湖南、福建和贵州6省,面积增加对产量增加贡献极显著的地区主要有青海、云南、甘肃、湖北、宁夏和四川等地。[结论]对于主要依靠面积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合理配置轮作作物,增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更新,挖掘耕地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转移概率和网络联系的辽宁省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在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和预测中具有基础作用,且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应顾及农村居民点之间的社会经济活动联系。[方法]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首先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农村居民点转移概率,其次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农村居民点图斑间的网络联系强度,最终通过加权求和方法确定农村居民点转化概率,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结果]辽宁省农村居民点可以划分为高度适宜类、较适宜类、一般适宜类和不适宜类4类,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比例为28.18%、31.32%、13.26%和27.24%;从各地貌分区来看,高度适宜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和东部山地丘陵区中的南方沿海地区,而不适宜类整体分布则较为零散;辽宁省中部平原区位条件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也较好,西部山地丘陵区地区较差。[结论]研究方法和结论有助于全面把握农村居民点社会经济与区位适宜性特征,为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面向农业区划的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平原林业特殊性及集体林权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林业在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状况方面有着固有的特殊属性。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平原林业与平原农业、南方林区林业进行对比,指出了林权改革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平原地区在借鉴吸收国外和南方林区的经验的基础上,要进行林地制度创新、林木制度创新和配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对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允许适度林粮间作并将退耕还林与荒山荒地造林分开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是地方政府长远规划的内容;实行生态购买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制度是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与示范——以登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亟须详细展开,且区划方案因尺度不同而异。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结果要求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文章深入分析了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区划原则、区划方法、区划依据与指标体系等区划方案,并以河南省登封市为例进行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示范研究。登封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分为4级:一级区划分为生产功能区、生活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等3类;二级区划分为基本农田种植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商品林生产种植区、农村居民区、城镇建设区、独立工矿区、港口与交通用地区、生态公益林种植区、生态安全控制区、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湿地保护区、草地保护区等12类;三、四级区划分别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潜在风险等进行空间100m格网大小评价并各划分为5个等级。该研究关于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与示范应用,为土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为其他地区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 (1)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存在“U”型关系,拐点为2.533hm2。当农地经营规模小于拐点时,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非粮化”;当农地经营规模超过拐点后,规模扩大会引起种植结构“趋粮化”。(2)分粮食功能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的“U”型关系仍然存在,但在不同粮食功能区产生了不同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3)地权稳定性对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的“U”型曲线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结论 提出发展农机服务市场、协调各区域粮食生产责任、引导农户签订权责明确的土地流转契约、增加政策性种粮补贴、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地经营规模与种植结构调整之间的内在机制,确保农户种植行为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契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对全国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相关调研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标准气象站相关数据等,从气候、技术、经济、政策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对中国16个省(区、市)马铃薯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方法]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将影响中国马铃薯区域分布的11个因素划归为自然信息、外部信息、科技信息和收益信息。[结果](1)在自然条件方面,中原二季作区和西北一季区具有自然优势;(2)在机械化利用与政策促进方面,西北一季区、中原二季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较为主动;(3)在科技应用方面,西北一季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效率相对较高;(4)在种植收益方面,中原二季作区、西北一季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中原二季作区和北方一季作区等马铃薯传统优势产区仍然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后发势头明显,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