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生态足迹法、承载力模型和可持续发展度量法,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决策权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对2000~2009年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及复合系统发展状态进行量化辨识,发现由于海洋生态子系统的制约,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2.
根据系统论观点,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森工林区的生态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上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而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不好,只有少数年份是真正的优良协调;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总协调度较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PSR模型的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沧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及所辖县(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31%;所辖14个县(市)之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平均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吴桥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沧州市始终最高,海兴县最低,集约度平均增长率黄骅市最高,为11.63%;任丘市最低,为4.41%;从空间分布来看,沧州市西南部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再次,东部最低;PSR模型子系统中响应系统贡献大,PSR模型系统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农用地集约度的提升是由单一子系统的突出带动获得的,系统协调度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价资料及相关的调查,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过程、特点、效应与价格形成机制,从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基于水价调整的3重价格理论、水资源费种类的进一步细分,立足生态需水的环境水价计量分析,探讨了塔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价格理论,阐明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理论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资源价格角度初步提出了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的评估思路 ,立足于农用地本身的环境生态功能价值和社会公共效益补偿 ,从农用地环境效用的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方面提出评估模型 ,为完善农用地价格构成及农用地征用转用价格内涵的确定提供参考 ,同时予《农用地估价规程》中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提出了初步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经济学以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次级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关系,以及同级子系统间、不同级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和对整个大系统有序化发展的影响的规律,通过人为控制,促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高度有序化方向发展,创造一个我们所需要的高效、低耗、各生态因子协调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盟。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持农用地资源调查的现势性和实用性,实现国土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以应用为目的,进行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对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进行需求分析,对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构架及数据流程进行设计.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可以进行农用地质量评价,动态变化分析,为政府提供土地利用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轮台县生态移民自愿性、扶贫性、发展性与返迁可能性等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该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体系与实施工作,从社会、经济与生态3个角度对生态移民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制建设、生态移民规划与重视文化的持续性方面对西部生态移民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贯穿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在林业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正在成为当前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文章对近30年来国内外关于林业生态经济内涵的概念阐述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揭示了林业生态经济的演进规律,从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及国家对于林业科技的投入等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出发,全面总结出6种发展模式,在模式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促进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内容简介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通常表现为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关系,实施生态移民已成为我国消除区域性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之一。塔里木河流域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富与生态环境的极端脆弱交织在一起,面临着生态退化和农牧民生活两难的矛盾,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移民,基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对塔河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进行个案分析,以翔实的个案来展现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移民与  相似文献   

11.
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设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目的:探讨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比较研究与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及其全国汇总,直接影响农用地分等的科学性,对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2)分析了标准样地的内涵与类型、设立原则与意义.(3)提出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4)对标准样地的设立与管理提出相关措施建议.研究结论:建立标准样地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国标准样地类比体系,根据各指标区标准样地农用地分等指数之间的等比关系,进行全国农用地分等结果的统一调整、汇总,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农用地价值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农用地不仅具有生产价值功能和资产增殖价值功能.还具有生态环境价值功能、社会保障价值功能、社会稳定价值功能及其他价值功能。接着,对农用地价格构成进行了探析.将农用地价格分解为经济收益价格、生态收益价格与社会收益价格三个部分,以往的农用地估价注重的是经济收益价值.而忽视了生态收益价值与社会收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农用地利用过程中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外部成本有关问题 ,包括外部性的经济分析、外部成本内部化和外部成本的计量方法等问题。分析了外部成本与农用地资源多功能性、多价值性之间的关系 ,将外部成本理解为经济人福利水平的损失 ,并且通过对价值型计量结构、核算型计量结构两种计量结构的探讨发现利用核算型计量结构能够克服价值型计量结构的局限。在核算型计量结构中应用基于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 ,可以更有效地对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计量 ,因而就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外部成本计量而言 ,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较为有前途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出发建立可持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鄂西北房县红塔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评价得出研究区各子系统的潜力,其中资源系统潜力比重为59.49%,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分别占了 12.87%、12.34%、16.30%.结果表明:资源和环境系统潜力占据主要部分,评价指标体系能综合反映研究区耕地整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符合整理区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推进可持续耕地整理综合潜力规范化评价的措施,可为山区实现耕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城市的内涵”看上海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生态城市内涵的再认识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城市本身即是一个大的系统,它由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子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路径耦合而成。经济、社会系统在漫漫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一向是城市发展的重心,人类目前绝大多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也是产生于城市。然而,长期以来对城  相似文献   

17.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规划及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经济是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土地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和进行系统内整体规划的意义,得到了研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的必要性和一般方法,在重点探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现实中进行规划所要遵循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农用地的生产、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农用地多功能利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三个不同的沿边开放区的农用地多功能利用水平普遍呈缓慢增长趋势,2010年以后,三个不同的开放区用地多功能利用方式逐步分化。20年来,各区农用地均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经济功能并重转变,各功能的协调性逐步提升;与变化幅度较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相比,各区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是限制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农用地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阻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国有农用地的概念及内涵,梳理了现行国有农用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出了国有农用地的权利体系设计框架和权利内容,并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际出发,提出了完善国有农用地产权体系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协调度受水利工程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水域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为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