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19年8月以来,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并通过LPR引导贷款市场化定价,从LPR改革效果看,贷款定价机制发生巨大变化,疏通了“政策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渠道,贷款定价市场化水平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马政 《金融纵横》2020,(4):68-75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本文首先概述LPR定价机制,接着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几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LPR定价机制下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并就中小商业银行如何适应新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席波 《中国金融》2020,(4):37-39
从历史的角度看,2019年我国LPR机制改革及其后续的存量贷款定价锚切换至LPR,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向价格型转变。展望未来.这次LPR改革只是新的开始,顺利完成利率并轨“最后一公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加强LPR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效应?如何进一步完善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路径?商业银行该如何优化贷款定价?这些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要务,也是摆在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期特别策划专题,就LPR新机制的政策传导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玄  鲍思晨 《新金融》2020,(4):58-63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近期改革LPR形成机制,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问题,对LPR形成机制改革的背景、内容、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得出如下政策启示:为更好地发挥LPR对降低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升银行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议进一步健全国债券收益率曲线,发展同业和大额存单,同时加快并深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以LPR改革为核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建设在有效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利率市场化为重点的金融领域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金融体系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以来,我国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为核心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有效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商业银行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相似文献   

6.
自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来,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2020年3月,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如期启动,8月末顺利完成,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尽管目前已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但仍维持着贷款基准利率,形成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局面。"利率双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下简称LPR)形成机制,旨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此次改革也是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征程"。  相似文献   

8.
为走好利率市场化之路,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2019年8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形成机制,已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为更好地推动LPR在海西州落地生根,本文从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背景入手,多视角介绍LPR的有关规定,根据海西州辖内机构的政策落实情况,对LPR新政进行思考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汤奎 《新金融》2020,(4):44-49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这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两轨并一轨"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本次改革将为整个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和信贷市场带来重要影响。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15号公告、16号公告、30号公告有关LPR改革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本次LPR改革对央行政策调控和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据此分别针对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鸿 《青海金融》2020,(4):18-20
LPR是人民银行改革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从2013年设立以来,到2019年8月进一步改革,旨在发挥LPR基准作用与贷款利率挂钩,在市场化程度影响下LPR三个月下行了26个基点。利率是信贷的核心,作为支持普惠金融主力军的青海农商银行(农信)系统,如何应对LPR改革后带来的息差问题和管理问题,以更好地发挥回归本源,支持当地经济建设,是当前需要面对的课题。作者从内外部两个大的方面,充分运用政策、提升内部管理、调整业务结构、利用新的工具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花弘毅  李曜 《金融研究》2022,510(12):112-129
本文基于银行网点设立和家庭信贷选择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根据我国2000—2018年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和CHIP2018家庭调查等数据,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出良好的支农支小效果,缓解了农村地区信贷约束,比较而言,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表现相对偏弱。具体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扩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陆军  黄嘉 《金融研究》2021,490(4):1-18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内涵之一是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对银行利率的传导中,政策利率尤其是再融资工具利率能够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顺畅传导。本文构造了一个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刻画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时变特征,从理论上讨论利率市场化程度与货币政策银行利率传导之间的内生关系,两者共同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基于时变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发现:(1)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是一直上升的,改革可能会曲折迂回。(2)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动态政策效应,多种改革政策共同推动渐进的利率市场化,但从货币政策银行利率传导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存在进一步推进的空间。因此,有必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传导与调控机制,理顺不同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疏通货币政策对银行利率的传导,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14.
陈泽阳  刘玉珍  孟涓涓 《金融研究》2022,510(12):130-148
过度借贷是一个常见的非理性决策。近年来,网络借贷市场的激烈竞争降低了申请贷款门槛,导致金融素养较低的人群开始参与网络借贷,进一步加剧了过度借贷现象。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给被试者提供本质上完全等价的贷款产品,同时外生地变化贷款成本形式(绝对数值形式的利息相比于百分数形式的利率、单期利率相比于多期复利),研究贷款成本的展示形式对贷款意愿是否存在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月利率,展示月利息使得被试者的贷款接受率显著上升21.3个百分点;相比于年化复利,展示月利率使得被试者的贷款接受率显著上升7.91个百分点。这两种框架效应可分别由金融素养的知识层面和思维层面所解释。本文对网络小额贷款场景下的过度借贷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贷款成本的框架效应,并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此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本文研究结论提示,加强金融教育和制定相关法规双措并举,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审慎的贷款决策。  相似文献   

15.
杨筝  王红建  戴静  许传华 《金融研究》2019,468(6):20-38
本文以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放松利率管制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发现: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能够显著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而放松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则无显著作用,支持了“市场套利观”。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放松显著抑制企业债务成本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作用;拓展性检验还发现对于盈利能力越强、规模越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越小的公司,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利润率差距是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诱因,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改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31个省市2005-2015年的1~3年期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进行测算,并通过统计分析与面板模型对其与贷款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与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自2010年开始快速上升;不同地区的上浮幅度差异大,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基准利率调整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对北京市、上海市的贷款利率形成传递效应,对其它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越来越低.因此,为发挥基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应在适度区间进行基准利率调节,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能力,同时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相配合.  相似文献   

17.
何青  刘尔卓 《金融研究》2022,506(8):132-151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数据,测算了企业价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汇率敏感性(企业价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汇率敏感性与企业贷款利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在拥有境外收入、境外投资和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存在密切银企关系、较大的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以及抵押品价值较低的企业,汇率敏感性与贷款利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贷款利率将会更加显著地反映企业的汇率敏感性特征。这种效应对于存在海外业务、银行更了解借款公司信息,以及违约可能性更高的公司更加明显。本文研究对于增强我国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完善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依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计量,并从公司治理、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业结构和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和银行个体市场份额与银行效率反向变动;投资和货币供给对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存贷利差对银行效率影响较小;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效率影响最小。可以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用只是暂时的,无法从根本上抑制货币的流动性;存贷利差对银行效率影响不大。因此,为控制通货膨胀实施不对称加息政策,不会对商业银行系统产生较大影响;从银行经营能力考察,传统的存贷业务已不能独立支持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应大力提倡金融创新,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Loan pricing under Basel capital requiremen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analyze the loan pricing implications of the reform of bank capital regulation known as Basel II. We consider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for business loans where, as in the model underlying the internal ratings based (IRB) approach of Basel II, a single risk factor explains the correlation in defaults across firms. Our loan pricing equation implies that low risk firms will achieve reductions in their loan rates by borrowing from banks adopting the IRB approach, while high risk firms will avoid increases in their loan rates by borrowing from banks that adopt the less risk-sensitive standardized approach of Basel II. We also show that only a very high social cost of bank failure might justify the proposed IRB capital charges, partly because the net interest income from performing loans is not counted as a buffer against credit losses. A net interest income correction for IRB capital requirement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宣扬  靳庆鲁  李晓雪 《金融研究》2022,503(5):76-94
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自企业的经验证据有助于理解利率市场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微观路径。本文基于我国贷款利率上限与下限的放开,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投资灵活性与增长期权价值。研究表明: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能够通过调节利率来匹配企业风险,相比于中等风险企业,高风险(低风险)企业在贷款利率上限(下限)放开后以更高(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了更多信贷资源;信贷资源的增加为企业把握投资机会提供了资金支持,贷款利率上限(下限)放开后,高风险(低风险)企业的投资灵活性与增长期权价值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为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