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国有银行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软化问题的形成逻辑在于国家赋予了国有银行政策性融资任务和社会责任,还有就是商业银行破产的外部传染问题,而并非“父爱主义”,也不满足产权结构界说。因此,软约束问题的解决路径在于国家退出,主要指社会负担从国有银行退出,同时也包含着隐性承诺的适时退出。诸多现实因素决定了短期内国家退出的不彻底性,进而决定了国有银行效率改革路径的渐进特征。在国家退出受到制约时,“经理人退出威胁”对于遏制国有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具有制度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促进机电产品山口、保护和稳定粮棉市场等方面成绩斐然,为国有银行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三家政策性银行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问题,如定位不清,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金短缺,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党中央、国务院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高度莺视,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风险调控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政策性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实现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造成挤出和替代效应。在国有银行股权过度集中且国家对国有银行特殊支持的背景下,公众对银行的选择形成了“规模偏好”,致使存款的资金价格和可获得性的信号指引从“风险导向”扭曲为“规模导向”,削弱了市场监控和市场影响的有效性,进而导致市场约束异化。本文对存款保险对于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学理剖析,设计优化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机制,以促进显性存款保险与市场约束的激励兼容。  相似文献   

4.
贾康  阎坤 《金融博览》2005,(11):28-28
改革开放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使银行成为融资主渠道。但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和国有银行的软预算约束互为因果、互相传染,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压力迟迟不能强化到位,形成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银行改革“两位一体”的难题。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均属改革的“攻坚”内容,两者不是相互平行、互不关联,而是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变“互相拖曳”为“良性互动”,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是力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谭雅玲 《银行家》2005,(5):10-17
中行“高山案”、建行“张恩照事件”、农行“内蒙古案”的相继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银行业的空前关注和对银行改革的各种评论与反思。反观这些案件,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导致这些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就针对违规操作的问题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不断的整治,为何至今仍屡禁不止?当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艰难中推进时,频发的案件使人难免对国有银行的股改及上市前景心存疑虑。国有银行在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国有银行如何通过股改和优化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风险管理与监督工作?本期名家论坛以“聚焦银行操作风险”为主题,邀请对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问题有着独特见解的九位专家共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产生操作风险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治理路径,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应对入世挑战,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各家国有银行纷纷开展了管理机制上的改革,这些改革的目的在于强化自身的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采用的手段包括深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扁平化、划分业务单元、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等.这些改革对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完善管理体制、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各行战略业务单元制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论从监管的角度,还是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角度都必须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监管协议的要求,以建立起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合理产权治理结构为首要目标,对中国金融起绝对控制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改变国有银行完全由国家出资所导致的“所有权缺位”以及管理水平低的状况,通过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就使得有效防范风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成为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中,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强化资本对风险的防御和约束能力及资本的回报要求,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真正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引入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和方法已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重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被推向改革的前台。以“花钱买机制”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主要标志的国有银行改革正在积极地展开,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现代商业银行具备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在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之前夜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道路和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同,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强调公司股东通过市场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约束的外部治理型模式;另一类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强调公司股东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来约束公司经营者的内部治理型模式。前者被形象地称为“用脚投票”,后者则被称为“用手投票”。  相似文献   

10.
一、间接融资约束效力的强化:国企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的融资机制实现了由国家财政主导型向国有银行间接融资主导型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国有企业使用资金的“预算软约束机制”却能...  相似文献   

11.
诉讼是中小股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小股东诉讼的影响对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融资约束角度考察中小股东诉讼对同行业公司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诉讼加剧了同行业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呈现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初步表现为传染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低会计信息透明度、高行业风险、新《证券法》适用后,中小股东诉讼的传染效应更显著,但被诉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的距离会削弱中小股东诉讼的传染效应。机制检验发现,股价崩盘风险是中小股东诉讼影响同行业公司融资约束的途径之一。本文不仅丰富了中小股东诉讼溢出效应方面的研究,而且为上市公司关注同行业公司外溢风险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控股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中股权结构的一个重要安排,其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源于:银行业的一般特性、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性及改革所面临的现实约束。国家效用函数模型综合分析了国家控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12,(9):16-21
中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 目前,以2003年以来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难 1.我国现行利率体制的弊端 1)微观主体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市场经济中真正的经济主体应当能够根据利率的变化实行预算约束,进行理性的投资.而中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没有明晰的产权主体,又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是在缺乏预算约束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效益较低,银行则积聚了大量不良贷款.在这种条件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机构投资股东发展缓慢及其行为出现偏差,根源在于与之相关的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制度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安排不合理,制度供需之间严重失衡。只有针对具体的制度安排约束,进行有的放矢的制度改革,我国的机构投资股东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十分特殊,它是国家声誉与居民存款在特殊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奇妙组合。作为出资人,国家以其独有的声誉“入股”,而居民部门则以存单持有人身份实际提供着真实的资本。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行使着金融控制权,金融剩余(即非国有部门在国有银行的存款大于国有银行向其提供的贷款的差额)被创造出来,并由国家通过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把其中的绝大部分配置给了国有经济部门。目前,国家声誉正经受着金融风险与社会变革的风险,国家为维持国有银行的声誉正在付出越来越大的成本。然而国家声誉的不可分性决定了试图从资本结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产权结构调整与微观组织绩效改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无论从理论判断还是从经验验证都是如此。政府之所以急于推动国有银行产权变革,是为了解脱巴塞尔资本协议约束及把不良资产比率降低到合规范围,并由此摆脱只依赖财政力量解决两大问题所可能带来的财政补贴压力。因为产权改革同样是受到与国际接轨的“时间约束”的结果,由此决定了改革目标函数中应该包含组织绩效改善和综合竞争力提高,这主要来自于法人治理机制的改善。但需要强调的是,治理机制改善作为治本目标。更加容易被忘却,以至于国有银行股改的效果预期不乐观。从中建两行产权改革推进的现实来看,产权结构调整引致组织绩效改善的三个基本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但无论如何,比较以往单项注资行动和资产剥离行为。产权结构变革将带来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深化痕迹,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有银行的改革都贯穿一个基本的改革思路,就是“花钱买机制”,即通过一系列改革,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现实情况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花钱是容易的,买好的机制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19.
国有银行改革中的自增强机制:提出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银行改革存在利益沾滞并陷入了胶着状态,已被锁定于低效的劣等均衡;内生于经济、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政府行政干预机制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是国有银行改革掉入陷阱的诱因。因此,破除行政干预机制,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其他各项改革成功推进的前提,也是提升整体经济素质的前提;而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引导、做一个“客户导向型”政府,则是政府职能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产权归属唯一性、产权经营代理性、产权界定和配置按照纵向隶属的等级规划、使用权的排他性、产权的不可分性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这样的产权制度在改革初期,在有效动员和配置货币化收益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缺陷日渐明显,与现代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关系模糊、权责关系不清,代理人不会真正对经营结果负责。抽象、空洞的产权和模糊不清的财产利益边界,导致了银行激励机制不活、约束机制不硬、风险机制缺位和发展机制弱化。所有者缺位和责任的虚化使国有银行只能作为国家的附属机关存在,而很难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开展经营活动。这是当前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