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模型实证分析了开放经济体中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结果表明,面对国内利率政策、技术、国外通货膨胀、国外产出和国外实际利率冲击时,由灵活通货膨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的汇率构成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能够有效吸收冲击,减缓经济波动。相比而言,严格通胀目标制无法有效吸收国内外冲击,所以我国在开放经济下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时,并不一定要选择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可以选择一些灵活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框架。此外,能够有效吸收各种冲击的灵活通胀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和完全浮动汇率制组成的目标体系也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发现如果中央银行要实现开放经济下不同目标制的最优货币政策,浮动汇率制成为稳定国内经济,有效应对国内外冲击与实施独立和内向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在各自的经济背景下都起到了稳定一国通货、稳定汇率从而稳定一国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目标制代替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成为许多国家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新框架,在取得长期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上具有更多优点和灵活性。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国内货币需求不稳定,内部、外部经济不平衡,金融不平衡等问题,在货币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难以实现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情况下,建议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做出调整,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资本的国际流动已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货币政策作为化解通胀的有效措施,前提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本文在蒙代尔——弗莱明框架和克鲁格曼的"不可能三角"组合下,通过对我国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探析,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构建实证模型来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出关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率的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三元悖论”与对外开放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中选择两个,不可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我国现阶段在这“三元”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同时未完全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帐户),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央银行如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从以内部均衡目标兼顾,相应地必须建立适应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不确定性因素引入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IS曲线、资产价格决定方程、汇率决定方程和国际资本流动行为方程中,比较分析了在不确定性冲击的最坏情况、忽略不确定性存在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近似状态三种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外产出缺口和货币政策规则对国内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冲击状况。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冲击能减轻相关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冲击;在稳健性前提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对治理通货膨胀问题的效果基本相同,对于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优于价格型规则。  相似文献   

7.
2001年10月以来匈牙利福林汇率先后实行水平区间盯住和自由浮动制度。通过分析此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和汇率走势,发现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通胀目标制在匈牙利的实施,但自由浮动制可能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改善经济基本面是防范汇率冲击的根本。这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有关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元悖论”模型,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该原则不仅反映了开放经济下经济体内部所蕴含的矛盾,即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也为资本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国内部经济过热,外部经济严重失衡的状况下,如何实现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协调,不断提升宏观调控效果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势,接着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认为,当前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难以凑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冲击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货币政策目标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汇率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其通胀高企,美联储开启史诗级加息周期,国际资本大幅快速回流美国,导致全球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亟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无息外汇准备金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产出和通胀下滑,人民币贬值;此时采取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政策能稳定汇率并降低经济波动,主要机制是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能增加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资金供给,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第二,提升利率政策虽然有助于稳定汇率,但会增大经济波动且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双支柱”调控不仅能降低产出和汇率波动,还不会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双支柱”政策最优组合是货币政策盯住国内产出和通胀波动,宏观审慎政策盯住国际资本流动。据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采用“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降低利率以应对通胀和产出下滑,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三元悖论与我国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观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是不可兼得的,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可以保持汇率的稳定性,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货币政策使本国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受损;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独立,但必须使汇率自由波动,即放  相似文献   

12.
丁剑平  陈洁 《新金融》2003,(3):9-10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研究呼吁人民币汇率应该扩大波动幅度.这些研究都是根据Mundell-Fleming模型的"三元悖论"(Trilemma)而提出的.即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三个不可调和的目标,各国充其量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资本项目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石峰 《海南金融》2016,(4):12-18
本文基于小国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通过引入贸易顺差及其观测值,发现以下结论:央行的货币政策考虑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入贸易顺差后,实证结论更加支持这一观点;外部冲击是引起我国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世界产出冲击很好的解释了我国产出和净出口波动,而世界通胀冲击则能够很好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内部冲击,如技术和央行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和净出口的影响不大,但货币政策冲击能够部分的解释CPI等名义变量的波动;人民币存在汇率脱离现象,汇率波动对净出口的影响较小,因此仅依靠人民币升值无法有效消除我国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具体选择。本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能够为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时,中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克鲁格曼三角,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家,不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以及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三个目标,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这意味着难以同时维持内部和外部平衡,当经济受到某种冲击,特别是国际游资的冲击时,应该相机选择三角之中的两角,才能兼顾内外平衡,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开放经济背景下构建具有宏观审慎监管的DSGE框架,分析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模拟分析不同类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1)在政策抵御外部冲击方面,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能有效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增速、抑制汇率风险;(2)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合使用会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其中价格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更能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3)在政策协调搭配方面,面对国外利率冲击,数量型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时经济波动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均较小,然而面对技术冲击,两者搭配反而会增加社会福利损失,不利于经济稳定。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当局有效制定跨境资本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在刻画全球金融周期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调节效应的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协调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处于高波动率区制,即市场风险厌恶水平较高时,资本流动水平较低,浮动汇率政策能够有效缓解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反之,浮动汇率政策调节效果减弱。因此在推进金融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充分关注全球金融周期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汇率浮动、资本可自由流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流动、货币替代和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9.
申健 《甘肃金融》2004,(8):27-2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已远远突破传统的领域,并在更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开放格局,人民币汇率改革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建立一个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以及对我国经济政策可以进行灵活调控的汇率制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受当前中国客观经济条件,尤其是金融市场方面的管制,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自由浮动的汇率.但是选择和创建一揽子爬行目标区钉住(BBC规则,Basket,Band,Crawling)汇率制度,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较为可行的汇率制度创新.随着我国的经常项目下资本管制的逐渐放宽,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必然趋势.而“三元悖论“告诉我们,资本自由流动的增加必然会削弱其它两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空间.当前,对我国来说保持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选择相对灵活的汇率制度,对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逐渐成为全球主流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对通胀目标制提出挑战,通胀目标制是否已经过时成为了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文章以英国为例,揭示了危机以来通胀目标制实践所遇到的制约,阐述了对通胀目标制进行完善而不是放弃的理由,探讨了未来通胀目标制的调整方向以及中央银行会面临的相关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