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于佳曦  曾淇 《税务研究》2023,(7):116-122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我国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和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在水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科学评估水资源税的政策效果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税制度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资源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检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对用水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水资源税改革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地下水用水率,同时明显提升了地表水用水率,促进了用水结构的优化。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并不断完善水资源税制度设计,进一步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需求,有效促进水资源节约合理使用,助力水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卫铭 《税务研究》2023,(5):112-119
水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税收举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不仅抑制了污水排放总量,而且提高了污水减排效率;而环境保护税的污水减排效应不显著;但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与环境保护税同时实施的地区,污水减排效应显著,且其效应大于水资源税的污水减排效应。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提高水资源税税率和环境保护税应税水污染物税率,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16年起逐步推行的水资源费改税改革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水资源税改革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实施水资源税能够有效提高用水效率,达到水资源税的环境效应;同时,水资源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实现水资源税的经济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水资源税改革的扩围以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税改革是将资源税扩展到自然生态空间的关键环节,旨在利用税收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定价、增强社会主体的节水意识、推广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2016年5月,国务院将河北省设为首个试点,率先展开水资源税改革工作;2017年12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北京、天津等9个省份,初步形成'1+9'试点格局。本文评价'1+9'试点地区水资源税改革的成效,分析试点地区水资源税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力图为全面实施水资源税厘清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保证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绿色生态的重要资源。为更好地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国在河北等10个省份实施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但试点改革的制度与形成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税法要求仍有差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一是按全要素方法界定水资源税纳税人;二是按照三分类型法确定取用水类型;三是从两个维度划分取用水户类别;四是增列一些新兴取用水服务业为特种行业。通过以上规范、调整,确保水资源税纳税人的明确、征税对象的清晰、征税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郭红霞 《北方金融》2020,(3):112-112
(一)健全绿色税收法规体系,绿化改造现行税收政策目前绿色税收体系主要包括八大税种,其中由于耕地占用税绿色税收中占比低,环保税又属于新征收税种,不进行具体分析。1.资源税改革。一是扩大征税范围。新资源税法规定水资源试点征收资源税,在此基础上应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等纳入资源税试点征收范围。二是完善责任追究与处罚规定。新资源税应当增加资源税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三是进一步明确税率。新资源税法规定了各资源浮动税率的上下限,给予地方政府较大权利,同时应根据地方实际对不同地区税率的上下限进行区别规定。  相似文献   

7.
彭羽 《税务研究》2018,(6):49-53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约束问题凸显,将水资源纳入税收调控范畴逐渐成为各方共识。在推进水资源税改革中,西部地区特有问题应予以重视。本文基于西部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税的调控目标、纳税人、税率、税收优惠等进行了讨论。提出明确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确立西部地区水资源税的税制要素、加强税收优惠政策与精准扶贫的协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份之一,2017年7月1日水资源税改革在河北省首次进行试点.此后,河北省水资源费标准将为零.而作为河北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钢铁来说,由于其耗水量较大,此次水资源税的征缴对其成本避免不了产生一定的影响,钢铁企业如何应对水资源税征缴也成为继此次改革的又一大问题,同时也影响着水资源税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自然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水资源税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政策目标,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引导产业结构转型、调整行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推手,更是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政府开出的治水良方。本文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从国家治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减税降费等多方面出发,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税的政策功能,探讨水资源税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优化水资源税制度设计、规范水资源税征收管理、细化水资源税配套措施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一全球性问题,深圳微润灌溉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微润灌溉)经过六年多的研究,创新开发出一种具有低能耗、高节水灌溉技术——"微润灌溉技术",成为国际高效节水的先行者,因此荣登2013"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榜节能节水,精准控水灌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农业用水在全球淡水使用中约占70%,预计到2050年农业用水量可能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理财》2010,(10)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争议并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试点在西部资源大省新疆实施。2010年9月,在资源税改试点3个月后,《新理财》记者走进了新疆。与此同时,我们对各界各地进行了调查采访。资源税改革试点中一系列问题浮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开发外部性补偿的假设,资源税在确保资源配置代际公平的同时,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内置于税法评价体系,有助于实现生态外部成本的内部化。资源税立法应当具有明确的立法宗旨。作为统领资源税制的目的性法律条款,立法宗旨应反映资源税的立法依据,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契合其基本职能,并为今后资源税的改革提供价值指引。资源税的立法宗旨可表达为:为了节约和合理开发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税源分析工作中存在技术手段落后、预测结果准确性低等问题,为加强税源分析工作,应该从税收日常管理制度、思想认识、信息收集、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现行税制中有关资源税收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的无序开采、低效利用和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保护资源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尽快明确构建资源课税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对策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以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在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作为样本,通过归纳整理额济纳旗国税收入和全旗经济发展特点,全面分析国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探寻全旗经济税源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经济税收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找到国税税收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的资源课税立法仍存在不少问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快完善中国的资源课税立法制度,优化资源课税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探讨了我国相关资源税费的经济性质,认为矿产资源补偿费从本质上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矿山绝对地租,而资源税则包含着矿业级差地租,二者应该重新组合为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或"权力金",在此基础上,资源税则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着眼于外部环境成本的补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它的落实,离不开相应的财税政策。本文从资源税着手,来讨论一下资源税对节能的激励作用。促进社会节能,务必首先增加人们对能源的珍惜程度。所以本文首先引入社会珍惜度函数。通过珍惜度无差异曲线得出不同的资源分配状况会对人们珍惜能源起到不同的效果。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促使人们节约能源。然后再从企业的利润函...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税:现存问题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征收范围窄、"绿化"程度低、税率设计不合理、税目设置无法体现公平、计税依据不利于资源利用等。之后,就资源税改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即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和优化税率结构、改定额税率为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细化税目设置、调整计税依据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税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税源掌握控制和纳税服务缺位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税收征管专业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应当尽快构建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以实现"管户"与"管事"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纳税人的静态和动态监控,掌握税收征管的主动权,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并且提出构建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