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杨 《会计师》2014,(12):3-4
本文对我国IPO第七次重启后的A股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回归研究发现,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情绪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程杨 《会计师》2014,(6X):3-4
本文对我国IPO第七次重启后的A股首日超额收益率进行了研究,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方面解释了我国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回归研究发现,公司内在价值和投资者情绪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薛丽萍 《会计师》2013,(11):5-6
IPO首日超额收益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浓厚兴趣。自从2005年一级市场实行询价制以来,询价制度不断完善,一级市场的主体,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也日益成熟。理论上讲,随着IPO定价更趋市场化,IPO价格理应更能反映股票内在价值,可为什么IPO首日超额收益仍旧居高不下呢?本文对国内外IPO首日超额收益进行回顾,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00年至2012年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股IPO首日的超额收益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发现沪市新股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均值水平高达109.7%。明显高于纽约、香港和新加坡证券市场。基于沪市的高超额收益率水平及属性结构特征,本文从公司自身因素、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层面构建了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规模因子、上市市场成熟度因子和收益性因子对新股首日收盘收益率起负向影响作用,而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因子则起正向影响作用;保荐制审核方式比通道制方式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率小,网下询价、网上定价发行方式则比其他发行方式首日收盘收益率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业板干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标志着我国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正如其他板块,创业板也面临着IPO抑价的问题.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本文试图从投资者情绪和非对称信息两个角度来对创业板IPO抑价问题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IPO抑价与投资者非理性以及非对称信息相关,特别是投资者非理性.IPO抑价率与首日换手率正相关,而与中签率负相关.表明行为金融学是是未来研究IPO抑价问题的方向.当然,投资者情绪以及非对称信息与新股供求关系以及发行机制密切相关.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引言 首次公开发行折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Underpricing,以下简称IPO折价),又称新股上市首日超额回报,是各国证券市场(包括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1)的普遍现象.IPO公司为什么将超额回报拱手相让给投资者,被称为"IPO折价之谜",并引发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市场新股IPO折价程度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全面、细致刻画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的折价程度;二是试图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对新股IPO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为此,本文分别按照年度、行业、上市地点、上市周期对样本进行了分类,计算不同分类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同时本文认为,新股发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发行价格的限制,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创业板IPO自开板以来表现出较高的抑价率,其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首先从公司内在价值、市场信息和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三方面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建立了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市场信息和投资者先验乐观情绪是抑价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抑价上较少得到体现。IPO首日换手率较高,股票的流动性较强,但存在一定的操控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 009年至2 011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即以IPO抑价率为因变量,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市盈率、新股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抑价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其次是新股中签率,而发行价和市盈率等其他变量对于IPO抑价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新股发行特征构建了IPO定价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严监管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形成的异质信念会推高IPO首日收益。本文进一步使用2005~2015年1413个IPO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异质信念对IPO异象收益具有可靠的解释能力,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构建的异质信念越高,IPO异象收益越大,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一级市场抑价。另外,研究还发现,异质信念越大,IPO长期表现越差。据此,本文建议新股发行改革应该重视新股信息披露,培育合格投资者,减少市场非理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检验了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发现:(1)不管是IPO股价的即期反应还是滞后反应,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均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2)正面媒体报道越多,上市公司在IPO日越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而没有破发,但在IPO之后,其CAR值下降得也更多,这说明媒体的大肆宣传煽动了投资者的情绪,使得上市公司在IPO日获得较好表现,引发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过度反应,以致CAR值在IPO后开始反转;(3)负面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IPO首日的即期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却对IPO公司上市后10个交易日的滞后反应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在市场整体情绪渲染下投资者对负面消息明显反应不足。综合而言,本文结果证实了在我国创业板资本市场初期,媒体报道符合"情绪功能"而非"信息功能"的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380家IPO公司机构投资者报价的详细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及承销商在IPO定价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询价阶段的机构投资者报价越高。总体上,承销商在机构报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了发行价,但其上调幅度与投资者情绪无显著关系,而与机构报价相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低显著负相关。此外,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以内在价值减发行价度量)显著负相关、与IPO溢价和IPO首日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IPO定价的相关文献,并对市场化定价阶段的新股定价监管策略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2013,(11):33+65+82
《中国A股市场IPO首日与后市收益异象研究》作者:李宁定价:25.00元本书对备受关注的IPO市场同时存在首日超额收益现象、后市长期收益弱势现象以及IPO发行上市企业集中上市的聚簇现象进行了研究,澄清了对于A股市场是否存在IPO后市弱势现象的争论,分析了影响A股市场两大异象的重要因素,解释了A股市场存在两大异象的逻辑关系,划分了A股市场IPO热季周期与冷季周期转换边界,评价了A股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效率,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汪昌云  武佳薇 《金融研究》2015,423(9):174-189
本文利用IPO公司在上市前不同时间段内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中的正负面词汇数据,构建了媒体语气这一度量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从个股层面检验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正面媒体语气,负面媒体语气能够更好地解释IPO抑价率、首日换手率以及超募比例。具体而言,我们发现负面媒体语气与IPO抑价率、IPO超募资金比例以及承销商费用占比均显著负相关:负面语气每下降1%,IPO抑价率上升0.22%,超募资金比例提高0.13%,承销商费用占比上升1.44%。我们进一步发现发行公司和承销商有动机和激励通过媒体推介IPO公司,引导、煽动投资者情绪,从而厘清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作用于资产价格的渠道。本文最后验证了媒体语气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肖强  焦梦茹 《甘肃金融》2023,(4):74-80+73
本文首先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股票市场2005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进行区制识别,最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不同区制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超额收益率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可以将我国股票市场划分为三个区制:迅速下跌期、低位徘徊期以及快速上涨期;三区制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正向冲击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股票超额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的正向冲击均产生负向效应;股票市场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超额收益率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小;股票市场处于快速上涨状态时,股票超额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冲击的响应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价值不确定性理论解释IPO定价管制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影响,并以2006年6月-2012年2月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定价市场化阶段,定价管制期间的IPO溢价(以首日收盘价减去估计的内在价值度量)显著更高。并且,新股上市前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市时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述发现都支持了价值不确定性理论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解释。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时间序列上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新股定价管制的经济后果,并对注册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价值不确定性理论解释IPO定价管制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影响,并以2006年6月-2012年2月的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定价市场化阶段,定价管制期间的IPO溢价(以首日收盘价减去估计的内在价值度量)显著更高。并且,新股上市前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市时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上述发现都支持了价值不确定性理论对投资者"炒新"行为的解释。为增强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时间序列上其他可能因素的影响,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新股定价管制的经济后果,并对注册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