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业绩组合、业绩差异与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季报披露时间的信息内涵。实证研究显示,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均为“好消息”,一季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高的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大;上年年报为“好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坏消息”,上年年报为“坏消息”而一季度季报为“好消息”,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均为“坏消息”,一季度每股收益比上年度高的上市公司季报披露时间间隔小。这可能是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与信息操作行为,一季度季报披露的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上年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1至2008年间A股公司业绩预告的样本,本文研究了高管持股对择时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以及市场对择时披露信息的反应。研究发现,A股公司在业绩预告时存在择时披露的行为:好消息①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坏消息更倾向于在休息日披露。高管持股比例会显著影响择时披露策略:高管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进行择时披露的可能性也越高。从市场反应角度看,休息日披露的坏消息与交易日披露的坏消息没有显著差异,休息日披露的好消息反而会产生更加显著的正面市场反应。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高管持股比例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进行择时信息披露的可能性,但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识别择时披露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信息消化"假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誉减值引发的公司业绩“暴雷”风险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商誉减值对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减值提高了公司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积极性,但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机制检验表明,商誉减值通过增加双重代理成本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坏消息、卖空机制下,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通过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和准确度以维稳股价的动机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商誉减值降低业绩预告精确度、准确度的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分析师跟踪较少的公司中更显著,在自愿披露公司与强制披露公司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对政策制定中防范商誉减值风险、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4.
以上市公司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市场敏感性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来研究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的市场敏感性反应。研究发现,其窗口期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都为负,非首发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引起负的市场敏感性反应;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市场敏感性反应和证券市场类别、上市公司的风险性、收益性、成长性有关系,但不显著。同时还发现保荐人变更信息披露前存在信息泄露,信息披露日前的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都为负,说明保荐人变更信息在信息披露前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泄露,内幕消息让一些投资者提前做出了反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国A股2012-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偏差与偏离方向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业绩预告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与悲观偏差相比,业绩预告乐观偏差才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缓解业绩预告乐观偏差加剧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业绩预告需要强制披露、披露越及时及披露坏消息时,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更加显著。由此证明,高质量内部控制在缓解因业绩预告乐观偏差加剧的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据     
《证券导刊》2011,(26):9-9
728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 14日,三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率先拉开半年报业绩披露大幕,而多家上市公司也在此前开始集中公布业绩预告。截至昨日,970家预告上半年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业绩“预喜”。  相似文献   

7.
分行业信息披露是注册制下高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分批次颁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行业信息披露义务是否改变了公司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且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度、法制环境、业绩预告属性和经营风险在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是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行业为属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完善我国业绩预告制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盈余预告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其披露规律也是学术界重要谜团之一。本文提出影响盈余预告披露的新机制——股市的波动性,并借此为特有的研究场景来观测管理层择时披露行为。本文以2003-2015年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管理层是否会利用股票市场的高频波动来选择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时机及该策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决策会隐性观察市场的波动态势及其幅度,基于披露法定的时滞裁量空间,利用短期市场行情波动性选择较优的披露时机。具体体现在管理层倾向选择市场行情上升期披露更多坏消息,在市场行情下降期披露更多好消息;与不使用该策略的公司相比,使用该策略的公司能获得更好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9.
论文使用沪深A股市场2008年10月1日-2011年11月1日的停复牌和交易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停牌的异常收益率,以信息释放和价格发现效率为标准评价新版停牌制度.研究表明:例行停牌信息含量偏少且阻碍了交易的连续性;异常波动停牌有效地降低了股票的平均异常收益率,但坏消息复牌后价格调整速度相对较慢;重大事项停牌存在严重的“消息泄露”,仅能起到事后警示的作用,同时坏消息复牌后的价格发现效率较低,重大事项停牌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王丹  孙鲲鹏  高皓 《金融研究》2015,485(11):188-206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 “股吧”讨论这种“用嘴投票”机制能否发挥治理作用进而促进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业绩预告。用上市公司股吧中的发帖量、阅读量和评论量来衡量投资者“用嘴投票”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参与度越高,管理层进行盈余预测自愿性披露的概率越大,且更愿意及时披露业绩下滑等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是通过对股价产生影响、引发监管层关注和招致媒体报道这三个渠道对管理层产生预警进而发挥治理作用。且这一治理机制在管理层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可能性越大、公司中小股东户数越多以及论坛的讨论内容越负面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丹  孙鲲鹏  高皓 《金融研究》2020,485(11):188-206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 “股吧”讨论这种“用嘴投票”机制能否发挥治理作用进而促进管理层进行自愿性业绩预告。用上市公司股吧中的发帖量、阅读量和评论量来衡量投资者“用嘴投票”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参与度越高,管理层进行盈余预测自愿性披露的概率越大,且更愿意及时披露业绩下滑等坏消息。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用嘴投票”是通过对股价产生影响、引发监管层关注和招致媒体报道这三个渠道对管理层产生预警进而发挥治理作用。且这一治理机制在管理层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可能性越大、公司中小股东户数越多以及论坛的讨论内容越负面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主动信息披露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同业竞争的简单博弈模型出发进行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好消息"但不主动披露"坏消息"的结论.而后,对市场监督机制存在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主动信息披露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得出了市场可预测与不可预测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纳什均衡.最后,对外界监督压力存在的情况进行了博弈分析.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主动披露"好消息",但主动披露"坏消息"的行为则随约束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增强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提高上市公司对声誉的依赖性,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的覆盖面,对提高上市公司主动信息披露行为会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对我国A股市场2002—2006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公告市场反应差异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违规公司与非违规公司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违规公司和非违规公司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违规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在违规公告前后较短的时窗内明显呈负值:其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在不同年度上的市场反应差异进行检验,发现其市场反应呈逐年增强趋势;再次将事实披露违规和涉嫌披露违规的市场反应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涉嫌披露违规的市场反应明显强于事实披露违规;最后对ST公司和非ST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市场反应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非ST公司比ST公司的市场反应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主要考察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存在的组合动机对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及时性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一季度季报和上年年报均要求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的特殊性,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组合动机和信息操作。年报和一季度季报的披露时间选择可能关键取决于年报和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带来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组合与权衡。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中报披露和预约披露中可能存在信息操作的动机,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卷入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比较大,以至有时并不完全遵循“早些公布好消息,迟些披露坏消息”的规律。本文证实公司业绩组合和信息操作对中报披露和预约披露的及时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建议进一步减少上市公司信息操作空间和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企业间关系信任的历史禀赋与现实情境,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业绩预告为样本,考察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精确性与预告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越高,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精确性越低,预告态度也越倾向乐观。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的精确性负向影响在业绩预告修正情况下作用更明显,在业绩预告未修正时企业更倾向于乐观的业绩预告;同时企业在自愿披露业绩预告情况下,供应商集中度对业绩预告精确性的反向作用更为显著,企业越倾向于披露乐观的业绩预告。以上研究为理解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未来盈利预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丰富和拓展了供应商关系型交易影响企业信息披露策略选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的业绩预告制度是管理层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大量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质量不客乐观,及时性、准确性不高。本文以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07年年度业绩预告为典型案例,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现象做一个深入分析,以期为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盈余预告消息性质、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坏消息,管理层对好消息的预告会得到均衡透明的披露,因此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预测更为准确,分歧度更小。另外还发现盈余预告精确性的提高对分析师跟踪人数并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管理层盈余预告精确性的提高,分析师的预测误差和分歧度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业绩预告作为上市公司未来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评估及其投资决策。从业绩预告披露的特征方面出发,研究业绩预告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包括业绩预告的性质、预告精确度、预告误差分别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高。预告精确度以及预告期间与预测当期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预测误差与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当消息类型不同的时候,预测的强制性与否以及"变脸"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不同。结论支持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迎合业绩预告披露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上市公司的收购过程中,提示公告和正式公告是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披露.以我国在 2002年 12月 1日至 2003年 10月 31日期间提交证监会审核无异议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样本,利用市场模型考察提示公告与正式公告事件日周围的超额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率 ,以及狭小窗口的累积超额收益与累积平均超额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收购事件中,提示公告的市场反应要显著高于正式公告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