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高地方公共财政的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地方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湖北地方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地方财政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政效率问题是一国财政整体有效的重要基础。提高地方公共财政的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地方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地方财政效率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率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公共选择和委托代理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制度,分析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问题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与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地方财政近年面临减收增支的困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地方财政压力加码,如何转危为机?财政效率是重要突破口.本文运用超效率SBM-DEA方法测算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和财政效率相关指标,综合考虑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效率,在门槛效应模型下考察财政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财政收入效率在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中发挥调节效应,财政压力对财政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存在一个压力阀值,财政压力越过阀值将不存在明显促进作用.此外财政效率在市场化机制下与工业发展水平的共同作用更为显著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为地方财政效率提升和在市场决定作用下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国家审计理论,依据2007—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考量国家审计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机制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财政压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影响显著,国家审计通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缓解财政压力两种机制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同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财政压力在国家审计提升地方社会性支出占比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治理效能,秉持研究型审计新理念,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提升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是财政管理的永恒主题。现阶段,随着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深入,地方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的保障和调控职能越来越重要,相应地社会各个方面对财政支出的需求也急剧增大。但受制于财政收入的有限性,地方财政一直面临着尖锐的收支矛盾。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是当前地方财政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零基预算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评估过度支出和收入不足两种地方财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财政透明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助于降低地方财政过度支出的规模,从而改善地方财政状况;其内在的机制是,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强化了社会对财政和预算信息的关注,促进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降低过度财政支出。强度DID模型的结果也证实,新《预算法》对预算信息公开的法定要求通过增强地方财政透明度,能够显著降低地方财政过度支出。本文的政策涵义是,应通过细化和完善年度及中长期预算信息的公开内容,构建兼具信息公开和预警监督的透明财政运行体系,推动地方财政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给侧"改革要求供给体系的高效率,而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有待提高的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教育和医疗卫生两方面支出效率代表中国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福利性支出效率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全面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在受限因变量的Tobit模型下运用2002-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对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证实了随着财政分权的加强,地方福利性财政支出效率是下降的,而转移支付则与其显著正相关。提出对于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改革,在考虑财政分权层面给予地方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自由财力的同时应该更加侧重于加强中央的事权、支出责任和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黄薇  张海洋  李海 《金融研究》2016,436(10):79-94
地方财政专户的存在不仅造成政府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更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工具。本文对陕西、吉林和江苏三省27个县的80家金融机构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存在利用其掌握的财政专户存款资源影响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证据。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地方政府这种隐性金融干预会显著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相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合作金融机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经营效率会因政府导向贷款而下降更多。因此全面清理财政专户不仅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更是促使地方政府尊重市场规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短期内这一影响并不显著。不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有所不同,中央财政农业投入效果更佳。为此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明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事权,理顺财政投入资金的管理体制;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农民直接补贴比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78-2013年的中国农村金融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农村金融成熟度模型”,来衡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虽经历波折但整体向好,相比改革初期,21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服务各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2007年以后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迅猛。但是,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存在过度重视农村金融“量”上的积累,而忽视“广度”、“深度”、“效率”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普惠金融理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其发展受限于多重不利因素。金融排斥导致其“普惠性”与“盈利性”目标相悖是普惠金融发展受限的内在原因;监管错位构成了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阻碍;共享性征信体系尚未完成是普惠金融发展不足的环境壁垒,寻求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迫在眉睫。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金融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基于上述两个视角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路径,从发挥政府引导与支持作用、引导互联网金融回归普惠之道、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普惠资源投入、依靠金融技术建设普惠金融发展服务机制四个角度探索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日益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然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休戚相关,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便利人们日常生活、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促进普惠金融高速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正向激励作用,但是也面临着除传统金融风险之外的独特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传统金融监管的难度以及监管盲点。当前,在“云物大智”技术不断突破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点与盲点,既能保障金融的包容性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又能达到金融监管的目的,实现适度监管,守住触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底线,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由此可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科技,但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另外,金融的概念也未能发挥真正作用,未能服务于现代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和生产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历史原因外,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激励机制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强化政府职能,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和支持科技金融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主导模式。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经济政策,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在农村的金融供给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近年来政府为改变城乡发展的巨大差异对农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这种“政策反向”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文章首先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影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未对区域金融的内涵、研究框架和研究视角等内容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既有文献对区域金融内涵认识的局限,并从现实表现、动力机制和影响效应三个层面尝试构建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视角和主要方向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为构建区域金融学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格局,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余额宝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余额宝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余额宝模式发展的因素,余额宝通过三种途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存款脱媒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机遇,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经过深入的实地调研,对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结合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带来的多方机遇,提出全面加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找到破解吉林省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症结的“金钥匙”,激发农村金融活力,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视角,考察当前三农金融市场中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扶贫基金会等发展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拓展金融功能,开展资金互助、对外联保、担保,对接正规金融,缓解三农融资困境的效应,以期在现行金融环境的约束下,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金融功能,使其成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互联网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丰富金融供给、方便群众、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游离于金融监督框架之外,潜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因此,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建设进程,在有效监管的框架内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余额宝为例,对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