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4~2005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4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很大;电力、煤炭盲目建设现象严重;新增贷款出现中长期化倾向: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蕴含着潜在的信贷风险;货币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加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的突出变化是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主基调是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反弹,防止通货膨胀;二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方金融》2005,(1):12-16
“是否要实行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是否软着陆”是2004年的热门话题。广东经济在中央适度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经济运行中的过热苗头得到控制,市场的调节作用日益显现,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金融运行积极响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限贷、限购、限价"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运行一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预计,未来国家有可能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防止楼市反弹。本文在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和市场走势,判断政策和市场变化对房地产企业影响程度,探讨在复杂市场和政策环境下,为防范信贷风险,促进房地产信贷业务稳健发展,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房地产政策调控年.本文回顾2005年广西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金融运行基本情况,继而从市场及金融两方面分析了宏观调控以来广西房地产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反映调控政策在广西的实施效应,并对2006年广西房地产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樊彩跃 《新金融》2008,(11):17-20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调整。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向下调整。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对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  相似文献   

8.
今年2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在8月份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如经济增长趋稳、金融形势趋松。本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反弹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指出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并对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2005,(5):31-33,36
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著,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化解,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民银行按照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实施金融调控,2004年后期货币供应量增幅已回落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受宏观调控和其他因素影响.全年现金投放量比较适度,控制在年初计划目标内。  相似文献   

10.
刘明娟 《新金融》2005,(1):5-10
编者按:2004年,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经济将走出怎样的轨迹?市场化改革将如何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该如何解读?通货膨胀将是温和的还是加速的?形成加息周期的可能性有多大?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针对这一个个"谜团",本刊特邀五位著名经济金融专家,在此一同阐述他们的高见、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1.
张宁 《金融论坛》2005,(6):25-3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宏观调控通过严把货币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大"闸门",控制当前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缓解经济运行中煤电油运的"短板"矛盾.鉴于我国典型的间接融资型金融结构,"分类指导、松紧适度"的刹车方式既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在长期效应上有利于推进现代商业银行的建设进程.为使国有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适应宏观调控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江苏经济和金融的实际,本文提出了要准确把握和牢固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全面推进结构调整,积极竞争和开拓优质市场,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4年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全球经济走势来看,世界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的稳固增长期,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以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普遍有力,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复苏的有利影响下也呈总体向好态势,国际经济金融走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化.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经济仍在高位运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消费增长缓慢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偏快.本文还在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半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形势复杂多变,调控政策的实施会影响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稳定与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在经济平稳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会降低金融稳定性;在经济不平稳期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反而会提升金融稳定性。经济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影响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监管当局需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良性发展格局,但通货膨胀高企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我国政府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遏制房价、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稳定了经济增速,降低了经济金融风险。2011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居民消费,积极应对通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险业应科学判断行业发展形势,加快推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影响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于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率的作用更显著。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银行信贷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部分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  相似文献   

17.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趋势。国内外的学者对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目标、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总体看来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借鉴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模型框架,分析了资本要求和贷款价值比率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目标上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一致性。单一的政策很可能会损害实体经济,在实践中必须进行动态平衡。因此,必须转变监管理念,着手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相似文献   

18.
经济周期、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和信贷波动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平滑经济波动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信贷控制和指导、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和汇率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化、法治化和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发挥银行监管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主要就在于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调控体系、以透明独立为特征的监管组织体系和以准确快捷为目标的风险预警和测试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NK-DSGE模型,分析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扩展型货币政策能否更加有效地熨平经济波动.研究表明:(1)相比传统货币政策,包含金融资产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能更好地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缩短波动持续期,还能提升社会福利;(2)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需结合不同类型冲击下金融结构与宏观调控变量波动的异质相关性,依据金融结构市场化进程,灵活调整其对各个变量的调控力度;(3)在扩展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当经济体系面临非持续性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或金融冲击时,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高,社会福利增进效果越好.本文的研究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或可为新时期增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构建兼顾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平衡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