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外汇市场压力的测算,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利用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界定和识别货币危机、货币当局面对外汇市场压力时所采取的措施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外汇市场压力的最新研究,并对外汇市场压力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币升值压力下的汇率政策选择比较:中国和马来西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弹性进行分析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和林吉特的汇率弹性有所增大,但是货币当局也在力图控制本币的升值趋势。采用G-R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本币升值压力是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结果。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国外汇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分析还表明,如果外汇市场升值压力用汇率调整的方式吸收,外汇市场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会减小,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增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央行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时变性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数量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供给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央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需求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央行外汇干预的经验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Weymark指数法估计了1994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为0.97,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利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对我国潜在货币危机的研究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过度了,存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刘琨 《武汉金融》2013,(5):46-48
全球主要货币当局均编制本币的有效汇率指数,部分国际机构也会根据需要计算主要国际货币的有效汇率指数。本文对比了美、欧、日三个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及国际清算银行编制有效汇率指数的相关经验,分析其各自利弊,对我国编制并完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编制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外汇干预是货币当局为影响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行为。按照干预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外汇干预可以分为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一般依据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由于非冲销干预会对一国  相似文献   

7.
一、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 外汇干预是货币当局为影响汇率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行为.按照干预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外汇干预可以分为非冲销干预和冲销干预.根据现有理论,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效力,一般依据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模型.由于非冲销干预会对一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各国一般通过冲销干预来影响汇率.  相似文献   

8.
资本内流背景下弹性汇率与固定汇率的政策效果比较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王大用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政策含义在一个存在着正常运行的外汇市场,汇率由市场决定的经济中,货币当局的汇率政策有固定汇率政策与弹性汇率政策之分。所谓固定汇率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汇率政策的实质是"逆市场的预期管理"。迄今为止,汇率决策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发生变化——害怕汇率浮动。过去是害怕升值,现在则是害怕贬值。然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实行的"预期管理"并不能导致汇率的自主稳定。面对无法出清的外汇市场,当前实施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形成机制让篮子货币陷入易贬难升的困境。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面对贬值压力,货币当局必须在汇率稳定、保住外汇储备、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项目适度开放(或维持适度的资本管制)四个目标中选择三个。有鉴于此,我们依然主张人民币汇率应该尽快实现可自由浮动。为了防止汇率过度超调,可以引入人民币盯住宽幅一篮子货币作为过渡措施。盯住宽幅一篮子的安排可以在防止人民币出现超调的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外汇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外汇储备的损耗。  相似文献   

10.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We study the ways domestic and external global factors (such as risk appetite, global liquidity, U.S. monetary policy, and commodity prices) affected the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se factors during the Federal Reserve's tapering episode. Utilizing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n capital controls, we investigate whether control measur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itigating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capital flows [net and gross]. Using quarterly data over the 2000–2014 period and a dynamic panel model estimation, we find that external factor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riving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for both OECD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with a larger impact on the latter. While the effect of net capital flows on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is muted, short-term gross portfolio inflows and outflows compris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ccount for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Short-term portfolio flows and long-ter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for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and no significant effect for OECD countries. Capital controls seem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although the economic size of this impact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institution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机制,并以美国为外部经济代表,基于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主要来自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分类看,其他投资波动较大;方向上看,流入波动要大于流出波动。(2)利差、汇差、资产价差(股指变动差异和房价变动差异)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汇差和资产价差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尤甚。(3)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变动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比对资本流出的影响更明显。(4)近年来,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减弱,汇差和资产价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增强。结果说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要关注其他投资资本流动大幅波动风险,同时注意防范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共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张礼卿  钟茜 《金融研究》2020,476(2):15-33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相似文献   

14.
郝大鹏  王博  李力 《金融研究》2020,481(7):38-56
本文构建包含国际投资者、外资企业和银行流动性冲击的DSGE模型来探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和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我国产出、投资和通货膨胀的下降、汇率贬值、国际资本外流和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随着金融摩擦程度的增加和银行杠杆率的上升,美联储加息对我国产出、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增强。(2)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直接导致外资企业的投资、劳动需求和产出的下降,并对我国总产出、总投资和资产价格产生明显的负向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剧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3)为应对美联储的利率变动,适当限制国际资本流动能有效稳定我国经济波动和改善社会福利,而实施固定汇率和央行盯住美国利率的政策会加大宏观经济的波动,并导致社会福利下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2000-2015年19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理论,考察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溢出效应及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具有随地理距离递减的空间外溢效应,双边汇率制度关联会增加外汇储备持有比例的相似程度,而且这种溢出效应更多地表现在与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类似、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上述结论凸显了国家间加强外汇储备合作调整的战略意义。探究我国外汇储备的溢出效应,有利于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理解外汇储备的变动逻辑,对于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7.
芦东  周梓楠  周行 《金融研究》2019,474(12):125-146
本文研究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稳定效应。首先,本文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影响。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部门与货币错配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面对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包括对汇率的反应)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外债的逆周期调节)的配合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结论表明,如果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反应将导致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等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增大。在存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提下,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从中长期看能进一步促进产出和外债等核心变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ighlight the evolu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ly volatil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rmation of a single currency in the US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Euro in the 20th century for reducing volatility i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that have assis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pansion.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some of the key assumptions of an optimal currency theorem such as labour mobility and argues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mor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market integration and a single global currency could emerge, provided that capital mobility and hence foreign capital flows continue meeting labour in the host countries for production rather than the other way roun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64个经济体1999-2017年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IV-GMM)方法,从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发展视角研究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激增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中断、外逃和撤回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显著减弱了四种资本异常流动情形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金融市场发展显著降低了激增、中断和撤回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强化了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随着汇率制度弹性和金融发展程度变化,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资本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结论对于各国防范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内经济金融稳定,以及稳步有序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