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文 《税务研究》2012,(9):26-31
我国目前已经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目标,但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如何具体推进环境税改革还存在着一些疑问和争议。本文基于环境税与环境相关税收、排污费、排放权交易之间关系的分析,对环境税的概念界定、开征独立环境税的必要性、征收范围的合理选择、改革过程中税费关系的处理、协调排放权交易的优惠政策制定等问题,给出了相关认识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税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广义地可以包括环境税、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税收和优惠政策、消除不利环境影响的补贴政策和环境收费政策。狭义的环境税主要是指对开发、保护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的一种税收。进入21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继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后的又一大宏观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在进行排污费改为环境税的改革探索,相比排污费,环境保护税既可以体现作为税收的特点,又能发挥其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行政调解杠杆的作用.环境保护税既要解决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资金问题,又要以一种相对合理公平的手段来征收和使用,以实现对生产生活中环境污染行为的利益调节.因此,环境保护税的收入分配原则成了环境保护税改革探索中不可回避的话题,环境保护税收入的分配需要考虑到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的客观需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事权之间的关系、地区间环境治理机制的衔接问题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的环境税及其借鉴--兼论我国环境保护税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环境税一般采取税收中性政策,环境税改革的核心是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并注重税率差别和税收减免的调节作用。我国应尽快开征符合我国国情和税制改革趋向的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和环境债券三种环境公共政策工具的分析,重点诠释了环境公共政策的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社会学评估方法和数学评估方法三大类评估方法。通过比较各种环境公共政策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选择原则对环境公共政策的各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价。重点评价的是“直接市场法”、“市场替代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三种环境价值估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税收     
国务院: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国务院 近日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意见》是把推进环境税列入“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一节提出的,里面提到“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税收来看,我国尚未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散见于各个税种之中,无法充分利用税收手段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行为。对此,本文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行了调研,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开征环境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各利益主体环境税目标的偏差与冲突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方合作博弈的环境税目标协调模型,提出了依据Shapley值确定利益主体目标权重的思路,并为其实现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与手段。应加强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环境税决策体系,应构建信息畅通的传播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构建和完善环境决策监督机制,促进公民参与决策,促进环境税政策的利益博弈主体发育均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行环境保护税费政策评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税收和收费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现行政策愈来愈难以适应现实需求。我国应设立单独的环境税,完善现行收费政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税的倍加红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发挥环境税的倍加红利作用,利用环境税刺激外部经济,减轻合乎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所承受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11.
建设环保型社会的税收政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税收政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还存有不科学的方面:环境税收严重缺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等。为此,本文在分析有关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建立环保税制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将部分严重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征税范围。"显然,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倾向非常明显。本文归纳增加了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的现实意义,揭示了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将"环境保护"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针对特定税种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针对特定群体实行减税或增税政策,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将结构性减税与经济结构调整对接,助推经济结构的优化。立足于这三大着力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路径选择为: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调整消费税;减免部分进口环节税收;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深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全面推广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等新税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行税收政策中促进和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税收收入中性约束下最优环境税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完全垄断企业与政府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政府如何制定最优环境税率,实现税收收入中性约束下社会福利最大化及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环境税率和其他税率越高,企业产出水平和排污量越低;当政府的税收收入较少时,环境税率与排污的边际损害程度呈现倒 U 型;而当政府税收收入较高时,环境税率随着排污的边际损害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据此提出环境税改革的建议:一是采取有差别的环境税率;二是将污染物排放的边际损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三是适时调整环境税税率,并同时辅之以相对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牛欢  严成樑 《金融研究》2021,493(7):40-57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税、污染存量和预期寿命的世代交替模型,研究环境税对环境红利和经济发展红利的影响。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研究表明,环境税能够实现双重红利(环境红利和经济发展红利),这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从传导机制看,环境税通过负收入效应使得资本积累下降,同时,环境税通过健康效应使得预期寿命延长,这又使得资本积累增加。环境税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进而影响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此外,环境税率上升使得用于环境治理的政府支出增加,这使得经济更容易产生环境红利。基于内生增长框架的分析表明,环境税有助于摆脱“环境贫困陷阱”,这为解释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个参考机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新古典增长框架和内生增长框架下,均存在最优的环境税率可以极大化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率。本文认为,合理的环境税率有助于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国际实践及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各国都力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中环境保护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税收政策保护环境,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实践经验,对其在税种的开征、税收收入的使用、税收征管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对于我国采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税收竞争、资本流动及环保支出的关系并提出假说;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并使用2007-2016年省级数据系统地考察税收竞争对政府环保支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环保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税收竞争与地区环保支出正相关;地区间环保支出存在明显的策略性互动;资本存量是税收竞争影响环保支出的一个主要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9.
多管齐下治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目前国际上治理污染的新兴制度,与传统的政府管制手段相比,这一制度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但其现实应用则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对我国而言,需要综合运用政府管制手段、征收环境税(费)和排污权交易等手段来共同治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Pre-Existing Distortions: The Normalization Tra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ouble-dividend hypothesisclaims that green taxes will both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reduce the distortions of existing taxes. According to the earlierliterature on the double dividend the tax rate for pollutinggoods should be higher than the Pigovian tax which fully internalizesthe marginal social damage from pollution, in order to obtaina second dividend. On the contrary, Bovenberg and de Mooij(1994) argue that environmental taxes typically exacerbate, ratherthan alleviate, pre-existing distortions. The optimal pollutiontax should therefore lie below the Pigovian tax. This paper pointsout that there is no re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apparentlyoppos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t will be shown that the differencein the results appears because, implicitly, different definitionsof the second-best optimal pollution tax are chos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