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107篇
经济学   95篇
综合类   86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55篇
农业经济   45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两阶段订购模式下的供应链契约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短生命周期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建立允许调整订货量的两阶段订货模型,由此得到销售商应该采取的最优订货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契约协调机制,从而达到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企业现金流转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企业现金流转问题的基本特征。针对一特定民营企业建立了企业现金流转的系统动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四种仿真方案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企业现金流转的具体情况,以期为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品类别层次的品牌感知效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感知效用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维度:产品功能效用、产品象征效用、品牌功能效用和品牌象征效用,而品牌象征效用又可以分为个人识别、社会识别和地位表达三个亚维度。这个结论对企业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差异化战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洪 《经济经纬》2005,(6):74-76
目前国内已经组建了14家出版试点集团。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问题诸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体制尚未建立.在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出版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模式应该是首先保证集团公司财务总部集中必要的财务管理权限,特别是重大财务决策权,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度的分权。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营企业要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百年老店“,要实现此目标,构建优秀企业文化是重要途径.要搞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民营企业制定相应战略,系统推进;需要社会相关中介给予服务帮助;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其营销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在刺激起主要影响作用,个人内在因素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是可诱导、可激发的;企业可以针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营销措施和手段,有效地引导或诱导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欲望,从而推动和促进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民航产业集群的构成和民航产业集群(包括民航产业链)的区域经济特征.再分析和总结出机场与产业集群的经济关系,然后论证了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优势。一并提出在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的设想及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了28家既在香港发行H股,又在内地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分割市场之间的差异性和互动关系.通过对比相同上市公司在两个市场上的收益性和波动性差异,本文发现:两个市场在年报公告、中报公告、季报公告以及预告事件下获得的超额收益具有显著差异,而在分红通过公告事件下未产生显著差异;同时,除了分红通过公告(旧信息)事件未引起市场产生明显的波动以外,其余事件都对两个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波动性影响.另外,我们也发现"H股引起A股变化"的可能性要大于"A股引起H股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郝颖  黄雨秀  宁冲  葛国庆 《金融研究》2020,484(10):189-206
本文基于“隐性—显性”契约激励研究范式,探讨公司社会声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本文选取2009—2017年间的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拥有较高社会声望的公司,其高管显性薪酬较低。具体而言,公共地位较高的国有企业、具有较高市场声誉的民营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平均而言分别比其他上市公司低4.97%和6.30%。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公司声望对我国高管显性薪酬契约存在两种作用机制:一方面,公共地位较高的国有企业,可以为高管带来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认可,满足了“公共服务”类高管的社会声望偏好,从而降低了显性薪酬的支付水平;另一方面,市场声誉较高的民营企业,可以为高管带来较高的职业声誉和未来职业利益,符合“以商为荣”类高管的社会声望偏好,使高管愿意接受较低的显性薪酬。本文的结论为公司声望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对高管显性薪酬形成议价能力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公司声望对高管显性契约激励的影响路径;同时,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以及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知识付费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知识消费者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观念开始转变,许多用户对信息的选择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付费平台行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为了高效实现客户裂变与流量变现,必须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文章以满意度评价这一角度,基于对SERVQUAL模型修正后的二级指标,分析高校学生这一特定的用户群体对知识付费平台的需求,并得出结论,为知识付费平台从法律、平台、产品、市场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能对知识付费平台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