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2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912篇
工业经济   265篇
计划管理   1458篇
经济学   1959篇
综合类   962篇
运输经济   95篇
旅游经济   96篇
贸易经济   1104篇
农业经济   324篇
经济概况   8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69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a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15 EU countries occurs in the course of time. A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permits immediate conclusions with regard to the success prospects of a convergence of per capita incomes and labor productivities within the EU.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s granted at the 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nit root tests for time series and panel data are used to scrutinize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Taking all results together, evidence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an absolute convergence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s an exception. However, for a number of countries the results suggest either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or convergence to their own growth paths.
Andre JungmittagEmail:
  相似文献   
992.
目前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很多,有的研究只从技术创新这个角度来确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组织,还有其他诸多非客观因素影响创新绩效,如管理上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等;还有的研究又只从管理创新角度来分析企业创新绩效,忽视了重要的技术创新方面。因此本文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个角度出发,力求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来给出被评价企业的综合绩效值。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的死刑制度历史悠久,改革现行死刑制度,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死刑制度具有局限性,因此,废除死刑,构建合理的刑罚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4.
研究目标:编制中国绿色创新指数,考察各区域指数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研究方法:建立绿色创新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赋权指标,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专利清单在线检索工具和采用爬虫技术检索、匹配、汇总国家知识产权局绿色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测度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采用Kernel估计分析绿色创新分布动态演进,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东中西绿色创新空间差距来源,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创新空间β条件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及东中西各地区绿色创新水平均呈总体上升趋势,源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与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三者“携手并进”;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并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特征,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及主要省会城市稳居前列;我国整体及东中西地区核密度图均呈现“曲线右移、峰值先升后降、宽度收窄后扩大”的特征;东中西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差异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绿色创新存在空间β条件收敛效应,且俱乐部收敛特征也较为显著,但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不同地区样本中收敛速度存在差异。研究创...  相似文献   
995.
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步从创造工具向自主创造转化,对“发明人”角色提出了挑战。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发明人”关系到创造物的权利归属、专利审查程序、专利许可等制度修改。利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不同维度分析:人工智能将具有“发明”的意识能力,未来成为法律意义的“人”也不存在理论障碍。但是,人工智能成为“发明人”,不仅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且要有充分的理由修改专利法。从专利制度看,人工智能成为“发明人”不符合专利法制定的目标,具体实施也存在障碍,目前亟待解决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权利归属问题。应对挑战,应坚持专利法中“发明人”的基本规定,但可以要求申请人履行说明人工智能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996.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软件的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针对不同角色权限分配也愈来愈重要,本文将论述目前网站和平台在进行项目开发必不可少的通用权限管理模块的具体实现,将其整合到其它项目中,将大大提高开发效率、节约开发成本,在项目开发中能显著体现其优越性、高效性、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97.
流转税的"税负转嫁"特征和现实企业的"议价能力"使理论上完全价外中性的增值税变为现实中的价内非中性,导致增值税降率微观传导机制"黑箱"。文章利用2015-2019年分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018年增值税降率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研发行为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实中的增值税是价内非中性而非理论上的完全价外中性;降率的"抵扣冲减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直接负向作用显著,而降率的"收入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间接正向作用却不显著,最终降率政策"抵扣冲减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降率显著促进了"强势企业"的研发行为,对"弱势企业"无显著促进作用;降率节约了管理性交易成本的同时却导致政治性交易成本增加。妥善处理好增值税降率微观传导过程中的企业异质性问题,尤其是保护好降率过程中可能受损的中小企业是落实好普惠性减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价值链各环节出发,全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价值链各环节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与发达国家作比较。通过各环节的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不断上升,但在研发环节和后市场服务环节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种价值链提升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优势,研究其适宜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征,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可以作用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对这两个问题的结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给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希望这个交叉领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际碳金融服务业在低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货币、碳交易体系方面已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推动碳减排、管理碳金融交易风险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对于中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国际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框架,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应当大力发展低碳信贷,推进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基金行为,创建碳基金体系;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促进保险业与低碳经济融合;加快碳金融创新,丰富碳金融产品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