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84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92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2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扩展Dong et al.(2019)通过企业家对住房地产和实体经济投资进行资产组合决策,把房价、投资、消费和产出等重要经济指标纳入主流新凯恩斯框架,考虑银行能否区分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两种情形,分析了房产税引入住房市场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征房产税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价和新住房生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实体经济投资则具有正挤入效应增加和负抵押效应减少的双重效应。从短期看,当银行无法区分企业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时,因前期的负抵押效应大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减少,产出下降;当可清晰区分二者时,负抵押效应变为小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增加,产出上升。鉴于推出房产税对宏观经济影响较为复杂,应充分权衡利弊,采取必要辅助措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全国居民杠杆率排名前20的主要城市中,经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天津、重庆、郑州、杭州、广州、成都、贵阳、上海、宁波、厦门、昆明和兰州作为研究样本,从房产价格、住宅开发投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常住人口增长等六个方面,对上述12个城市的居民杠杆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的增长均对居民杠杆率的上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也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的影响;居民消费倾向对居民杠杆率存在不稳健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73.
本文扩展Dong et al.(2019)通过企业家对住房地产和实体经济投资进行资产组合决策,把房价、投资、消费和产出等重要经济指标纳入主流新凯恩斯框架,考虑银行能否区分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两种情形,分析了房产税引入住房市场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征房产税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价和新住房生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实体经济投资则具有正挤入效应增加和负抵押效应减少的双重效应。从短期看,当银行无法区分企业贷款是投入实体经济还是房地产业时,因前期的负抵押效应大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减少,产出下降;当可清晰区分二者时,负抵押效应变为小于正挤入效应,总实物资本增加,产出上升。鉴于推出房产税对宏观经济影响较为复杂,应充分权衡利弊,采取必要辅助措施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金融化的“投机-挤出”效应大于“储蓄-维稳”效应,总体上增加了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非国有工业企业金融化对其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更大;(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资产渠道和收益渠道作用于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即“工业企业金融化——主营业务投资减少/金融资产收益占比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上升”;(3)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工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存在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财务杠杆率的门限效应,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门限效应使得工业企业金融化的边际影响依门槛值减弱,且国有工业企业的门槛值要低于非国有工业企业;而财务杠杆率的门限效应使得工业企业金融化的边际影响依门槛值增强。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高杠杆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合适的杠杆率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而且还能优化资源利用,同时还能维持经济的增长和金融的稳定。本文基于前人关于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通过金融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的皮尔逊相关性研究、主成分分析来说明过高的金融杠杆率不仅会导致经济的下滑,而且还会引起金融的动荡。最后,笔者基于此研究提出有效金融去杠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程雪军 《经济学家》2021,(11):43-51
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并呈现出与国际趋势背离、风险不对称、居民储蓄率下降、债务过度扩张等风险特征.从居民杠杆率的发展肇因看,可归于中长期消费贷款领域的货币政策宽松促使房地产贷款过热,以及短期消费贷款领域的金融科技驱动消费金融机构的野蛮生长.通过采用法律金融学理论,重点分析不同法系下居民杠杆率的发展演进,充分借鉴海洋法系(以美国为代表)与大陆法系(以日本为代表)的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部门的风险境况,提出我国防范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77.
本文基于2000—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等方法实证研究实体经济杠杆率水平(整体杠杆率)及其结构(包括居民、政府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联性。研究发现,当前经济增长对未来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居民杠杆率、政府杠杆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不显著,政府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和反转效应,居民杠杆率和实体经济整体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通过政府负债刺激经济增长,短期内有效,中长期反而会阻碍经济增长;虽然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短期会阻碍经济增长,但中长期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现阶段应该实施稳健的"去杠杆"策略,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  相似文献   
78.
79.
《中国总会计师》2020,(5):39-39
2008年以来,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经过多次完善和发展,资金来源主体不断扩张,从地方政府扩展至非标主体以及国企、央企等。对于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来说,传统的融资工具在扩张中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客观上也带来一些其他的经济影响,如企业债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需兼顾企业杠杆率抬升的风险、PPP需要在清理整顿后规范发展等。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山东省作为工业大省,其工业企业高杠杆问题也较为突出。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山东大中型国有企业加杠杆问题突出,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文章结合山东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山东国有企业高杠杆问题蕴藏的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