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26篇
计划管理   392篇
经济学   931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53篇
贸易经济   131篇
农业经济   320篇
经济概况   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桂林旅游学院(筹)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园为例,试图探析基于景观规划理念的中小尺度空间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景观元素设计。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of climatic variables that govern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this work, we use a non-linear deep learning-based feature reduction scheme for the discovery of skilful predictors for monsoon rainfall with climatic variables from various regions of the globe. We use a stacked autoencoder network along with two 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forecast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We show that the predictors such as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zonal wind can predict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one month ahead, whereas the sea level pressure can predict ten months before the season. Further, we also show that the predictors deriv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climatic variables can outperform the predictors derived from an individual variable. The stacked autoencoder model with combined predictor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pressure can predict the monsoon (June-September) two months ahead with a 2.8% error. The accuracy of the identified predictors i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the state-of-the-art predictions of the Indian monsoon.  相似文献   
13.
《欧洲风景公约》是第一个将风景作为规范对象的国际公约,这标志着“风景”概念从科学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并成为跨国治理的政策工具。欧洲风景公约作为“软法”的本质特征是其规定性与确定性,精确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是公约文件的基石。从法规文本解读的角度全面阐释了公约的风景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深入解析了公约的总体措施与行动框架,评述了风景知识与风景行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公约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干预机制、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解释。  相似文献   
14.
生态空间承载着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多种过程,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策源地和枢纽区。以实施生态空间管控为导引,借助多源数据和ArcGIS、C-Plan系统工具,核心应用系统保护规划(SCP)技术,建立生态服务测度下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此,以哈尔滨为例,以不可替代性为表征实现生态空间测度指标综合与功效评价,构建生态空间关键区识别、功能区优划以及网络格局优化模型,提出“重点保护-分区指引-格局优化”的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宋红  马勇 《经济地理》2002,22(3):376-378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就型产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缘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区域,本文在对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6.
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搜集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使用者时空路径数据集,辨识不同时间预算人群的潜在可用绿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过构建绿地时空享用量模型,从时空制约角度对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公平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格局在辐射范围、享用强度和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方面具有时空间分异特征;2)日常出行链中固定性活动占比会对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产生影响;3)随个体时间预算不断被固定性活动所挤占,长距离通勤加班族、担负接送小孩上学的上班族等时间短缺型群体的绿地享用机会被深度制约,日益成为潜在的绿地享用弱势群体,在时间短缺型群体的潜在活动路径范围内增加绿地供给,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享用绿地的机会,从而提高片区的整体绿地享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对区域生态安全、城 市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HP法 和GIS技术,定量分析厦门市自然生态本底,选取重要生态斑 块和廊道,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模拟潜在廊道,综合构建城 市绿地生态网络,并提出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1)AHP法可整合区域生态、经济、人文和社会等资源,全面 客观评价现状生态斑块和廊道的重要程度;最小费用路径法可 根据生境分布特征科学模拟连通各斑块之间的潜在廊道;2)厦 门市西北部的生态基底适宜性、生态源地及廊道重要性、斑块 之间有效连通性均高于东北部及中部平原区;岛内斑块面积小 且分散,南北部存在断层现象,应适度增加踏脚石和连通廊 道;3)结合城市生态发展需求,提出构建“一片、一环、三 带、多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结果可为厦 门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优选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构建客观评价模型对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9个社区居民点的调研数据,采用序关系分析法,以居民点人口结构、居民点景观风貌与传统文化、居民点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居民点位于遗产地的位置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二级指标为评价准则,构建该遗产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优劣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该遗产地9个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中,4个为疏解型,3个为搬迁型,2个为控制型,没有发展型。研究结果可为该遗产地社区居民点科学遴选发展模式提供定量评价依据,也可为生态价值高的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的遴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广泛应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美国等国相继出现“公众参与”城市绿色空间管理维护的趋势,人们逐渐意识到管理维护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性。以美国波特兰市坦纳斯普瑞公园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从公园建设背景、设计特色出发,回顾“公众参与”前管理维护的困境,阐述“朋友和伙伴”项目的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及成效,总结“公众参与”后期维护管理的意义,分析成功推行的原因。“公众参与”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公园管理维护面临的投入资金不足、游人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未来城市公园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刚  姚士谋 《经济地理》2002,22(4):478-481
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宁波城市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城市特色塑要充分利用这两方面优势,加以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宁波城市特有的风貌。文章具体提出如何围绕宁波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特征--水体和宁波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具有1,000多年建城历史等特点,开展城市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