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61篇
工业经济   97篇
计划管理   894篇
经济学   382篇
综合类   698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996篇
农业经济   86篇
经济概况   1663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21.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老师再对学生回答做出反应。在当前,许多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已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问答行为方面。日语课堂教学提问运用得好,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2.
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有效的课前准备应遵循一套基本管理程序及具体操作方法,即充分熟悉教学大纲及教学对象,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课堂设计,认真编写课堂教案等。  相似文献   
23.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课题。本实验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加大口语语言素材的输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体育教学语言的运用、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讲解的运用、肢体语言等几方面对语言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语言艺术不仅是组织和调动学生心理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主要调节工具,而且对接受知识、发展智力均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文章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人本主义视角梳理了制约学生线上翻转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6.
27.
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兴趣,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既能够能优化教学又能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8.
教师话语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课堂观察则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课堂观察法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里师生的言语互动行为提供的真实可靠的数据。本文旨在归纳出如何在运用课堂观察法分析和评价综合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以期能帮助综英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29.
论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要处理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课”课程整体上的全面进入和各门课程中的具体渗透问题,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教学环境,有力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同时,学校应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并营造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氛围,实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小课堂与大课堂的结合。  相似文献   
30.
邹柏浓 《活力》2005,(5):184-184
只要是人们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往往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索它,乐此不疲,丝毫不会觉得它是负担。比如,在讲授课外读物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背影>时,考虑到朱先生的散文语言朴实则不平淡,不着一迹就能把亲情表达得荡气回肠,而这点正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故在教学前有意识地与学生交谈,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讲自己的感受,然后与课文对照相比,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反复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什么感情,由此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会到家的亲切,父子问的深情。与此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家庭琐事去表达亲情的写作方法。这堂课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切入点,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又完成了写作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