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财政金融   283篇
工业经济   99篇
计划管理   626篇
经济学   1003篇
综合类   317篇
运输经济   73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561篇
农业经济   186篇
经济概况   978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黎熙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42-45
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可以发现云南省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情况:高强度城市流城市为昆明、玉溪和曲靖,是云南省区域发展的核心;昭通、红河、文山、丽江、临沧与德宏因其较高的城市流倾向度,属于云南省的次中心城市;大理和保山由于从业人员的基数大,拉低了两城市的城市流倾向度。由此,根据对各城市城市流强度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增强云南省各城市空间联系的基本对策,为云南省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城市和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集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能力对于城市与城市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造了城市中心性指标用以刻画城市集聚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并以中国的城市和城市群为对象,考察了城市中心性对城市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中心性对城市出口结构具有正向影响,中心性指标值高的城市倾向于出口更高比例的高复杂度产品。异质性分析还表明,城市中心性对城市出口结构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其所处城市群的一体化程度、发育程度和产业结构正向指标的提升而增大,这间接表明了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以北部湾城市群为例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偏最小二乘法、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其自然资本利用状况、空间相关性、驱动因素。结论:(1)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2)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划分为低、中、高三类,城市也相应分成三类;(3)自然资本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因素、社会经济;(4)空间分析显示全局莫兰指数为正,空间集聚显著,表明自然资本利用存在空间正相关;空间误差模型拟合度最好,并证明自然资本存量占用与人口总量正相关,与GDP总额负相关。  相似文献   
74.
张岩 《中国报道》2014,(5):96-97
随着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在涌现。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能否跟上,将直接影响一体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75.
作为山东省惟一中心城区处于省际边界的城市,德州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定位为产业升级的“接替站”、现代物流的“转运站”、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站”、制造业劳动力的“输送站”,以“产业互补、市场互动、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通”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  相似文献   
76.
何天祥 《经济地理》2014,(5):109-115
首先分析技术进步及空间溢出机理,运用DEA方法测算2001—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技术进步水平,利用Moran系数分析其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索技术溢出的主要因子,结果证实:环长株潭城市群存在日益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技术扩散与空间邻近紧密相关,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市场化制度和人均资本是重要促进因子,且存在滞后现象,但外商直接投资和高级人力资源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熵权赋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5~2015 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土地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关系及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序看,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科技、人口与土地基本处于低级耦合协调状态,人口发展和土地扩张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科技系统发展持续低迷,创新驱动格局尚未形成。从空间看,京津冀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整体提升,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沿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蔓延的协调发展格局,而城市各系统协调发展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协调高地”与“协调失灵”局面并存。因此,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形成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强化土地利用协调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科技、人口、土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8.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经济集聚过程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大气污染存在着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集聚的初期,污染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之后,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9.
本文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17年11个重要节点城市的行业数据,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各城市间的经济总量差距很大,GDP增速参差不齐,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从区位熵的测算来看,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不同城市不同产业的优势行业不尽相同;从整体关联度测算来看,关中平原城市群除西安之外,各城市整体上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因此,要对区域产业功能进行定位,并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依托重要平台加快各个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健全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0.
本文结合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指标格网化数据集,运用模糊集合思想和ANN算法构建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用GIS软件合成十大国家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栅格数据集,利用探索性分析工具分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十大国家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稳步提高,但不同城市群之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城市群内部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了显著的发展落差.十大国家级城市群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四个层面的得分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总体得分大体一致,但也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正关联性显著,兰西城市群内部具有显著的负关联性,其余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