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我国先后启动商品粮基地建设、粮棉油糖生产大县建设、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等,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取得显著成效,为新世纪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以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形成的挑战,取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基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缩影,系统探讨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与重大工程对策,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农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冬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冬小麦主产区,研究选择黄淮海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区近50年来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温度在全年和冬小麦生育期两个时段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运用AEZ模型计算了黄淮海区各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和生育期内日均太阳辐射量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且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幅度较大;(2)黄淮海区年平均温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极不明显;(3)黄淮海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和平均温度的降低是导致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及空间集聚特征,探索沙棘产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为我国沙棘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1988—2020年企查查平台沙棘企业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沙棘企业空间分布范围、空间集聚程度、企业经营内容等方面,对沙棘产业时空集聚特征及布局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 (1)1988年以来我国沙棘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但2008年以来增速明显提升,2018年涨幅最大;(2)对2010—2020年沙棘企业进行全局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沙棘企业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空间集聚程度在11年内不断加强,形成了疆北、青甘、陕晋蒙、东北蒙东四大集聚单元;(3)我国沙棘企业现有经营内容以原料种植、初级加工和沙棘销售为主,产、研、销区域分工明显,一体化水平较低,沙棘科技研发与精深加工整体较弱。结论 我国沙棘产业集聚优势显著,但也存在空间分布不均、产加销布局分散、精深加工与科技研发能力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农业部有关农业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法律体系、项目措施、资金投入、数据管理5个方面,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再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和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国目前存在农业资源管理不专业,资源底数不清,浪费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汲取经验得出启示,规范农业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投入,促进数据资源的公开与共享,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维护好生态环境,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地方国有农场的"三大缺陷"与改革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农垦系统地方国有农场改革的调研与分析,本文总结了新时期制约地方国有农场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明确定位,发挥地方国有农场在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地方国有农场发展后劲;依托土地资源,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与地方沟通,赢得改革支持;加强土地管理,切实维护农场和职工合法权益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世界和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通过对"入世"4年来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热作产业受经济全球化和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热作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热作产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农业环境治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对美国农业环境治理相关部门访谈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美国农业环境治理的背景和历史进程,评述了有关农业环境保护项目的运行情况,分析了有关项目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建设、加强农业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科研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项目的科学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生态价值是农业重要的功能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测算农业的生态价值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方法]文章以中国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测算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因数据限制,未计算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农业生态价值,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中国农业现实生态价值的时空聚类格局。[结果](1)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国农业生态价值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但2005—2010年的增长速度大于2010—2015年的增长速度。(2)2015年中国的农业经济价值占当年GDP的8.88%;中国农业生态价值的现实值为68.16万亿元,是当年农业经济价值的11.2倍。(3)农业理论生态价值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一直位于第一位的内蒙古在3年中占31个省份农业理论生态价值的比例稍有减少,位于最后一位的上海在3年中所占的比例略有增加。(4)对31个省份的农业现实生态价值空间集聚分析可以看出,Ⅰ类、Ⅱ类的省份一直保持不变, 2010—2015年的Ⅲ类、Ⅳ类的省份在发生变化,Ⅲ类减少的两个全部转化为Ⅳ类,且2005—2015年的经济发展较好的Ⅳ类地区均值增长率最高。[结论]中国农业的生态价值巨大,农业生产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态贡献,远远大于农产品的生产价值;内蒙古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农业用地各类型的面积大小使得其农业生态价值量一直位于第一位;经济发展较好的Ⅳ类地区对农业生态价值的关注度较高;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并积极调整各农业用地类型的比例使得农业生态价值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