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府产业总是扩张的。本文建立数理模型考察了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对于政府产业规模扩张的约束机制及其效果。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能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抑制政府产业规模扩张。在公私伙伴关系框架下,政府官员选择一个私人合约者建造和运行项目,理想的公共会计准则能有效约束官员选择项目时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考虑的行为倾向。在预算约束下,项目预期的成本变更反映官员扭曲的激励。如果允许项目部分地实施私人融资,则固定成本合约能够保障公共部门债务明晰并控制其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公共物品进行严格定义 ,对其进行了分类 ,并分析了为什么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而必须由政府提供 ,同时作者重点强调了政府提供不是政府生产 ,列举了国外政府委托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的几种做法。最后作者强调 ,制度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物品的提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对公共物品进行严格定义,对其进行分分类,并分析了为什么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而必须由政府提供,同时作者重点强调了政府提供不是政府生产,列举了国外政府委托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的几种做法。最后作者强调,制度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斌 《大众商务》2010,(14):271-271
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经济现状的影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政府负担过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也有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尝试,但缺乏较为系统性的模式。文章综合了西方众多学者关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理论,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便为我国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经济现状的影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政府负担过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虽然也有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尝试,但缺乏较为系统性的模式.文章综合了西方众多学者关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理论,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便为我国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济学传统观点认为,公共产品由私人提供是无效的,因此,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着有效的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对此,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给予了重新思考。BBV理论为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奠定了研究基础和指引了研究方向,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为其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依据萨缪尔森关于划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标准,社会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混合产品和私人产品;政府的财政支出亦可相应分为纯公共产品支出、混合产品支出和私人产品支出。其中,纯公共产品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项目,混合产品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而私人产品支出则会随着经济转型而进一步减少。本文根据公共产品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应当框定为纯公共产品、拥挤性产品和外部性产品领域,其共同特征是收益的非排他性。  相似文献   

8.
与公共提供相比,私人的自愿捐赠行为不仅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且还更加有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然而现实社会中各国政府往往把公共提供放在首位,私人捐赠则被放在了第三次分配上.因此,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是改革现行税制,把私人捐赠提升到第二次分配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9.
与公共提供相比,私人的慈善捐赠行为不仅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且还更加有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然而现实社会中各国政府往往把公共提供放在首位,私人慈善捐赠则被放在了第三次分配上。因此,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是改革现行税制,把私人慈善捐赠提升到第二次分配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10.
政府可以补贴公共物品,也可以直接成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假定私人的社会捐助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的自发均衡可能在政府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得出政府在促进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中的作用既可以是通过补贴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提供正确舆论导向的方式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向公众充分披露财政信息是政府进行财政透明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政府有向公众披露财政信息的义务,但信息的价值又导致了政府隐瞒信息的激励;另一方面,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又有助于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质量。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政府财政信息披露的分析,揭示了政府向公众披露财政信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政府决策与民意表达的层面上来讲,就是要充分重视民意表达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定位与功能,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保障民意表达的基本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构筑多层次的民意表达渠道,增强对民意诉求的回应能力。上海市信访办开展的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探索完善民意表达的法律制度体系、改进民意表达效能,为民意表达走向制度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方近代社会在三次工业革命的引领下经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政府管理模式学说也经历了由"守夜人"体制到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然后是新公共服务的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学说的转变是多层次、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从历史角度对几种主要的政府管理模式学说进行逻辑表述,借以分析政府管理模式学说转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又开始探索新一轮的政府变革,即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目前,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转型的主导趋势。新公共管理理论将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用于改造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目前,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探讨,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人民主权、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自身存在价值、运行方式和发展目标的政府模式或曰政府形态。其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建设路径为:确立服务理念,调整机构,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机制;培育公共精神,鼓励和服务于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建设和实现阳光政府;推进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将资源尽可能多地投向公众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16.
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由此也提出了对以增强行政组织机构快速反应能力为特点的公共治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发生公共危机尤其诱因,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存在缺陷。要应对危机中对于快速应变能力的要求。我国政府治理必须适应新形势。以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再造。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取代早期的行政系统有其必然性,但由此而建立的官僚制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张却存在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风险,而且公共部门并没有一种机制可以自发地防范和化解这种风险。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塑造企业化的政府对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启示我们对政府的性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边界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演变阶段与理论依据、对市场失灵能否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的争议、新公共管理模式下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政府边界和国内界定政府边界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四个方面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边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旨在梳理理论界研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及其边界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学者多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政府再造以及职能设置的理论依托.但是这二者又存在一定的抵触。针对我国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职能设置的现状,从多元公共行政观的视角出发,从政治、管理和法律这三个领域来重塑乡镇政府职能,目的是把我国的乡镇政府打造为兼具“小而能”特征的有效政府。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管理机制,不仅继承了传统公共行政对工具和效率的追求,也融合了对公平服务和价值理性的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考核,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对于构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做出了解读,并就如何走出现今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误区做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