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作为经济全球化微观栽体和主要推动力的跨国公司纷纷对原有的战略进行调整,各大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实行“全球当地化”战略,即在全球各国推行“本土化”战略,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技术开发、获取资源国际化,产品设计、人力资源则实行本土化战略。对跨国公司来讲,技术或零组件方面是全球性的竞争;在配销服务方面,则是本土化的竞争。中国若要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必须采取“全球本土化”战略及其它措施大力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对华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积极进行全球战略的调整,从全球范围内按区们进行资源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新配置,以加强其全球的竞争优势。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跨国公司合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跨国公司的对华战略呈现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西方跨国公司战略新动向对我国的启示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近些年来西方跨国公司战略新动向上世纪 90年代以来直至进入 2 1世纪 ,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这种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而决定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有没有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 ,跨国公司作用举足轻重 ,跨国公司的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 ,西方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获取更大利益 ,近些年来不断调整其经营战略 ,主要表现在 :(1 )回归核心业务。美国跨国公司在这方面较为突出。在 2 0世纪 80年…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我国大型企业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群慧 《当代财经》2002,(11):58-62
当我国引入WTO规则后,大型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在规模、技术、资金和管理技能等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的国外巨型跨国公司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至少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跨国公司对国内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的直接争夺;另一方面则是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经营手段,直接并购我国的大型企业,面对跨国公司对国内市场的直接争夺,寻求成本优势、制定成本领先战略是我国大型企业竞争战略的合理选择;而对于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我国大型企业的战略基本应该是“以我为主,寻求互补”,重视战略联盟的运用。同时,在调整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以加入WTO为契机,提高我国大型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战略管理观念,不能片面追求企业规模扩张;主动适应世界趋势。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5.
王茜 《时代经贸》2009,(3):34-35
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跨国公司看重中国的潜在市场和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纷纷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并浅析了在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两种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信息化,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只有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织部分的跨国公司,为了全球竞争的需要,纷纷就其原有战略进行重新塑造,主要表现在:(一)重建公司组织机构;(二)转变投资策略;(三)调整经营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7.
吴恺 《经济师》2006,(8):94-95
全球经济一体化流潮下,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GlocalStrate-gy)”的理念指导下,在投资,生产,资本运作,研究等方面充分贯彻“本土化”的战略。文章针对这种战略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的跨国企业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选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调整对策,掌握“走出去”发展的主动权。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当前,跨国公司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组、精干主业、分离主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重要目标,在业务重组、管理变革和积极发展战略联盟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1.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方兴未艾。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  相似文献   

9.
全球本土化营销——企业跨国经营的成功之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兵  赵云君 《经济师》2004,(9):88-88,90
全球营销本土化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是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 ,多家跨国公司的实践证明其也是一种成功的战略模式。实现这种战略模式 ,需树立本土化的营销理念和遵循“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动”、“全球化战略、本土化策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群山 《经济与管理》2001,(10):45-46
随着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未来经济竞争将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当前,发掘科技人才,提高国际竞争效率,实施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正愈演愈烈。跨国公司加快推行全球“本土化”经营战略对人才的强大竞争力,外资企业灵活机制对人才的强大拥有力,民营企业产权与利益更直接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已对我国人才拥有与科技竞争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科技人才竞争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运用法律措施,规范人才竞争,拓展科技人才拥有与国际竞争效率的法制空间,主动适应加入WTO和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新要求,提高企业经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解其前提假设可以更明确地把握循环经济理论相比较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质。本文在简单概括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原则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并以此分析循环经济理论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