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斌 《中国外资》2011,(19):35-35
<正>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首先应该定义一下什么是房地产泡沫。主观意义上来说,房地产价格飙升产生泡沫,地产投资过盛导致,市场购买力不足,产生的一种盲目开发,导致闲置.空置。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房产品供销两旺大多数都囤积在投资者手上,因此应用一种新的指标来衡量—"空关率",即投资者买房后空关着门的比率,与空置率没有本质区别,只是风险从房地产商转嫁到了投资者手上。那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呢?我认为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曾有人预测2014年为金融风险全面爆发元年。从煤炭行业的振富、联盛,到钢铁行业的海鑫集团,再到房地产行业的兴润置业,一系列风险事件的背后是煤炭、钢铁、铜、铝等资产价格暴跌与房地产市场的骤然降温。当前来势汹汹的资产价格风暴,一方面源于周期性因素引起的"阵痛",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因素导致的"资产价值重估"。笔者从煤炭行业风险入手,通过梳理其风险演变过程、判断短期形势,从国际金融学视角对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逻辑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国和日本这两个世界发达国家,都曾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了系统性经济和金融危机。近几年来,严重的投机性和宽松的房贷政策使我国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正在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重蹈美国金融危机覆辙的可能性。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关键是要对过度投资与投机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琦 《新金融》2008,(4):51-54
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上演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几年最大一次"蝴蝶效应",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为之震荡.这场风暴已迫使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提供巨额的流动性,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虽然这场危机目前对我国影响不大,但其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波及范围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知,其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观察这场危机的演变过程并剖析其根源,将对我国既有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06年出现的股票与房地产资产价格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股市和部分区域房地产价格已严重超过温和泡沫的界定区间.本文研究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一般过程,然后用一般泡沫检验方法检验我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再结合我国股市和房市的具体特征分析泡沫膨胀的主要原因及膨胀机理,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谨防房地产泡沫酿致金融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多国经验表明,房地产泡沫易导致金融风险,从而对经济产生致命的打击.房地产资产价值的预期性及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两个根本性原因.该经济规律也适用于我国.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发展势头过猛,与之相伴的是金融风险隐患.具体体现为:房价过高,且一路攀升,局部地区出现泡沫;房地产业贷款过度依赖银行及假按揭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等.我们要认真汲取国际经验,严把信贷闸门,谨防房地产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7.
肖卫中 《时代金融》2014,(1Z):378-378
<正>近年为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持续增强。因此对华坪县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信贷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金融风险。一、华坪县房地产市场概况(一)房地产投资旺盛2012年以来华坪县数座摩天大楼相继开工,房地产投资大增。2012年房地产投资12490万元,同比增长79.7%;2013年1~9月房地产投资32634万元,同比增长2.7倍。(二)房价涨幅较大120~130平方米公寓式住宅目前价格:腾云房地产3900元/平方米左右,保合花园4100元/平方米左右,中合花园4300元/平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价格泡沫与银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美国储贷危机的发生以及在1997年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无一不是与各国房地产泡沫的急剧膨胀与银行大规模的抵押贷款密切相关.通过文献的回顾、理论分析以及经验分析,论证了银行大规模的抵押贷款使得房地产价格偏离了基础价格,产生泡沫;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崩溃,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银行以房地产为抵押的不良贷款急剧增加,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文章最后提出了防止我国今后出现房地产泡沫以及银行危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6年监管部门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表明宏观政策的关注重点转向防范金融风险。2017年上半年,金融去杠杆政策频出,在有效压缩金融泡沫的同时,市场产生了恐慌情绪,或将衍生出"二次风险",因此,亟须梳理国内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现状与产生逻辑,分析当前金融去杠杆的症结所在,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高效且稳健的治理路径,确保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化解资产泡沫问题的同时,实现监管调控与市场发展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10.
2021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出现根本变化,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均出现明显回落。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环顾全球经济发展历史,日本应对房地产泡沫风险的经验和教训最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政府应对措施存在重大失误,耽误了政策救助的最佳时机,叠加经济基本面和人口的长期走弱,造成了私人部门长期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导致日本在房地产危机后经济长期低迷。我们要认真吸取日本的教训,尽量避免出现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提前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等。要增强经济的自主性,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推动符合未来时代需求的高科技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房价宏观风险度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国内外没有关子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定量度量工具和方法.本文从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和金融系统风险管理的角度,借鉴金融风险度量工具VaR的概念提出HP-at-Risk的概念,建立了度量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房地产价格波动风险的分析框架,通过基于产出的风险和基于物价指数的风险两个指标,分别度量其超出实体支撑的风险和市场局部失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大势     
《新理财》2013,(9):14-15
[宏观]从"保八"到"稳七"需挤"四大泡沫"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提出,今年全年GDP增速低于2012年将是大概率事件,在目前经济增长转型时期,要提高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既不要随便"鼓泡沫",更不能轻易"戳泡沫",而是要千方百计"挤泡沫",他提出"过剩产能泡沫"、"房地产价格泡沫"、"政府债务泡沫"、"金融领域泡沫"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联度很强,金融支持过度会形成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又会导致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防范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关键时期,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及研究做了回顾,定量分析了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关系,建立了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关联机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关联机理研究,提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定量的一系列指标和定性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来看,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诸多重要特征都已能在当今中国找到清晰的投影。当今中国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在诸多重要特征上出现"重合",在科学哲学上并不能论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必然会重蹈日本之覆辙,但这些在重要特征上的"成功验证"得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泡沫、可能重蹈日本覆辙的经验命题。  相似文献   

15.
汤鹏 《金卡工程》2009,13(3):206-20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的变动进行分析及比较,利用"租售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做出判断.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存在很大风险,针对这一事实深层分析房价、租价严重失调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保持房价稳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苏柯 《时代金融》2012,(33):253+265
房地产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成为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在带动相关产业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日攀升,一、二线城市频频出现"地王",房地产泡沫令人担忧。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研究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生成机制,并根据泡沫的形成机制给房地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几年,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引起房地产泡沫之说。由于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密切关系,房地产业的风险很容易传导并引起金融风险,金融业实际上承担了房地产业的各种可能的潜在风险。本文通过对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的关联机理研究,立足广西,摸清广西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风险爆发的路径及危害。  相似文献   

18.
刘丽 《金融与市场》2007,(10):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市场上关于房地产出现泡沫的声音不断增强。本文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房价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比率、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商品房空置率五个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进行测度,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局性高泡沫的结论,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及其破裂的过程 1970年代,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低贴现率等宽松的金融政策,居民住宅贷款额同比增长了1.3倍;为了获得价格高昂的住宅,居民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储蓄;土地抵押贷款迅速增长——高储蓄和高存贷比成为日本投资主导型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金融资产迅速膨胀,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扩张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海口、三亚两市房地产泡沫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作为海南省经济发展龙头的海口,三亚两市,其不断攀升的房价导致居民购房压力大,购房困难。各方人士针对房价的高涨势头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泡沫效应”展开了热议。本文采用国际上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的若干指标,结合2003—2008年海口和三亚两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海口市与三亚市的房地产市场已存在泡沫迹象。政府部门应未雨绸缪,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损失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