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盛春光  刘晓光 《经济师》2015,(3):224-225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教育背景下,专业竞争的核心就是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架构创新、特色专业创新四大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涵盖应用型和学术型专业人才。文章重点阐述了会计学专业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许多高等院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土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上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构建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黎金梅  纪兰 《大陆桥视野》2021,(3):108-109,111
应用型大学是培养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大学,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重点。应用型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管理试验基地以及改革基地,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方面具有迫切的社会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通过实施高质量的人才选拔与淘汰机制,从培养目的、培养手段等方面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桑红莉  张凤武  唐凯 《经济师》2013,(5):219+221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问题是贯穿于该专业本科教育的关键问题。文章在阐述学校办学理念及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从四方面提出了该模式下的职业素养培养方式,以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储丽琴 《时代经贸》2013,(2):203-203,205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相比,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无论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加之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导致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严峻。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的“地方特色”和“工科特色”为出发点,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地方工科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旻 《时代经贸》2012,(2):213-214
经济越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大。我国高校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一直弱化,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缺口日益凸现出来。加强实践教学成为当前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堪忧,我们应该结合市场需求,认真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提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思路,为我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性、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凌 《铜陵学院学报》2009,8(3):105-106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学校和专业定位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构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寒梅 《经济师》2013,(1):122-123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是与人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地方本科高校要在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持守院校的自主性,回归教育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等三方面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从而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安铁雷 《经济师》2015,(2):248-249
对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研究已达成了转型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识,但结合具体专业探讨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归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瓶颈约束,培养人才的具体措施,构建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我国各类大学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有特点,工科院校由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在借鉴各大学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寻求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杨弘  刘宇会  于善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124-125,171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地方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剖析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了适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特征,总结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注重。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岗位的管理能力,进行理论实践的结合,构建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以满足应用型、创新型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刘香 《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53-254
当今,我国金融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我国高校每年有大批的金融专业学生毕业,但金融企业却面临专业人才饥荒、金融专业人才紧缺。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结构难以满足金融部门对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因此,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特质入手,分析了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文章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目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定位,并对创新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众多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毕业生跟踪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文章以地方本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开展毕业生去向跟踪调查,对历届毕业生去向总体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我国专业调整和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的总和。分析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构建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这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最核心问题,而校企合作是新工科建设不可缺少的路径之一,也是“双创”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在“双创”与“新工科”背景下,首先阐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以及高职“双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与实施路径,旨在为“双创”与“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经管类本科专业学生的客观需要,也是财经类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一直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创新型应用能力培养的弊端。本文分析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