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令 《重庆财会》2002,(2):18-18
目前。中国乡镇债务已高达2000多亿元,全国近5万个乡镇平均负债400余万元。乡镇债务覆盖面最广的是中西部地区,60%以上的乡镇负债,有的地方负债面甚至达到90%以上,有的乡镇负债“赤字”高达上亿元。个别乡镇财政“赤字”已远远超过了其可用财力,还债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2.
乡村债务已经成为目前农村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普遍问题,几乎是乡乡有债、村村欠钱。由此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值得警惕。乡村债务触目惊心笔者进行的涉及湖南省129个乡镇的问卷调查,负债面为89%。如衡阳县、衡南县、常宁市、桃源县、澧县、汉寿县等地方的乡镇负债面达100%,衡阳县和澧县、桃源县等地方的村级负债面达99%以上。笔者到桃源县调查时乡镇财政债务总额突破1亿元的乡镇就达到了5个以上,负债最高的有1.7个多亿。衡阳县乡镇负债2.9个亿元,村级负债的总额是1.3亿元,对于一个在2004年国税只有4268万元、地税只有2727万元收入的衡阳县财政而言…  相似文献   

3.
陈文胜是湖南省社科院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拥有14年乡镇基层工作经验,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为分析取消农业税后的湖南农村债务状况,从2005年6月开始,陈文胜对全省129个乡镇,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工作。结果显示,乡镇负债面为89%,一些地方乡镇负债面甚至达100%。就这次调查,陈文胜形成了一份报告,引起了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的高度重视。乡镇负债只增不减经过深入调查,陈文胜发现,乡镇债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常德市桃源县有3个乡镇财政债务已经突破了1亿元,而且绝大多数所调查的地方,村级债务与乡镇债务的数字不相上下。而根据中…  相似文献   

4.
媒体披露,我国乡镇在上个世纪末留下了高达2000亿元的债务窟窿。目前的负债总额具体多少,尚未有完整的官方数据,但相关专家普遍认为是在6000亿~8000亿元之间,可能还远不止这个数。以此测算,乡镇债务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40%。尽管这些推断得出的绝对额不一定准确,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我国乡镇债务总额过大,增长过快。从总体上看,乡镇负债反映出了如下现状: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全县8个办事处、部分乡镇及村级组织,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走访等方式,就2002年实施税费改革和2005年农业税减免之后乡村两级组织运转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影响乡村基层组织运转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乡村两级负债严重,消赤减债难。据调查,全县43个乡镇都有负债,累计债务总额超过亿元,其中负债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1个,负债在500万元以上的3个,负债100万元以上的33个,负债50万元以上的4个,负债在50万元以下的2个。全县659个村,没有债务的村不到100个。乡镇债务主要是各项公益事业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欠…  相似文献   

6.
一位县委书记不无忧虑地说:“一些乡镇的财政问题已到了不说不行的时候,再不解决就要出问题了 !”可以说,过去“深藏不露”的乡镇财政问题,如今已是红灯闪烁。 险象环生的乡镇财政 困难重重的乡镇财政问题出在哪里 ?负债总量大。一般乡镇负债额都在上百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不等,没有任何债务的乡镇已经很少。 1999年上半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对乡镇负债进行一次“普查”,结果显示:全省 2000多个乡镇,负债面高达 88.2%,全省乡镇共负债 85.4亿元;每个乡镇平均负债 363万元,负债最多的竟为 5111万元;个别乡镇甚至在 1999年就“吃”…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我国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目前,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负债率一般都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这说明,国有企业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负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解决乡镇债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良 《审计月刊》2007,(7):28-28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乡镇债务已成为困扰乡镇工作的一大难题。我们最近对某县级市17个乡镇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所有乡镇都存在负债严重的现象。债务规模大,涉及面广,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比较突出,从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开的资料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这些债务具有普遍性、沉重性和增长性,如不积极防范和及时化解,将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审计作为确认债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或有负债是确有负债的对称概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多,一些尚不确定的债务责任,即或有负债的产生将不可避免。作者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或有负债的界定   或有负债是企业将来可能发生的某种情况或某种意外事件而引起的潜在的或将来要承担的债务。它是由过去的某种约定、承诺或某些情况而引起的,其结果尚难肯定,有的可能成为企业真正的债务,有的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债务。或有负债在当今世界已取得广泛公认,已存在于财务会计领域,并通过特有的方法予以表达,对负债估计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形成乡镇负债的十大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1999年农业部统计,我国乡镇债务高达20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近450万元,本部贫困地区乡镇负债问题更为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乡镇纷纷出台了一些消赤减债的措施,但在实施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是旧债未了,新债又添,许多乡镇财政已经演变成“吃饭财政”,甚至“讨饭财政”。要从根本上化解乡镇负债,就必须认真地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有材料反映,中国乡镇在上个世纪留下了2000亿元的债务,河南占了近5%,为95亿。也就是说,全省2125个乡镇,平均负债近450万元。目前,已达百亿元的债务,像沉重的大山,压得乡镇干部透不过气来。巨大的债务黑洞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决策失误,资金打水漂。前些年兴起乡镇企业热,上级极力鼓吹,下级头脑发热,掀起了企业兴办大跃进。有的地方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结果论证不足,找不到市场,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纷纷倒闭。在不少地方,破败的厂房随处可见,甚至圈起的院落根本就未动工。再比如最近两年,政府倡导农业经济结…  相似文献   

13.
按照我国《预算法》的规范,地方政府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原则安排支出,既不允许公开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债,也不允许存在隐性负债。然而,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2003年,西部某省开展撤并乡镇工作.原来隐藏的债务问题浮出水面.查明乡村两级负债达到75124.9万元。2001年,据农业部统计.中国乡级债务已达1776亿元.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乡镇论坛》2006年1月上半月刊发表的《税改之后村级组织面临严峻考验》一文。文中提到:集体欠群众债务,群众也欠集体债务,追偿、清偿工作均无效果。政府不支持清偿,部分群众不偿还,导致大部分履行义务的群众心理失衡。我对此观点有同感。文中提到的债务关系多数属于过去“三提五统”范畴。从本人工作过的乡镇看,大部分村这方面债务都占总债务的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70%~80%。那么,怎样解决“三提五统”清欠难问题呢?应该从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明晰债权(债务)关系。一是对农民拖欠的债务进行严格清理核对,除了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决…  相似文献   

15.
乡镇负债是我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经济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国乡镇级负债已达25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5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的乡镇负债更为严重,几乎百分之百的乡镇靠负债运行。日益沉重的乡镇负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乡镇负债的化解,社会各界提出了众多的方案,本文拟从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角度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乡镇债务构成较为复杂,乡镇负债一般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显性债务有银行贷款、农金会或其他基金贷款、统筹中借款和其他款项;隐性负债一般有欠发工资、欠发公务费、欠付楼堂馆所等基建基金、欠付修路修桥等公益项目资金、财政担保和其他方面可能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可谓政绩辉煌:“普六、普九”硬件验收达标、乡镇企业纷纷上马、乡镇水泥路建成通车……以上政绩的取得是乡镇以“融资者”身份大肆负债,又以“出资者”身份大肆投入而换来的。如此政绩必然导致乡镇债台高筑。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各种减负政策的实施,在“紧箍咒”加“高压线”的形势下,乡镇不敢再“往下伸手”或再“摆摊子”了。在沉重负债的重压下,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举步维艰,社会稳定形势日益严峻。所以,分析乡镇负债的成因,积极探索和找寻化解债务的对策,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我们本地的情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李复兴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饮水机用户已达1000多万,家庭桶装水普及率已达到3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高达60%。桶装水消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一部分乡镇书记镇长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有的乡镇任期内因公用经费超支形成新增账外债务高达七八十万元,其巾:一是生活接待费高,占新增账外债务的68.69%、差旅费较大占新增账外债务的10.14%:二是近三年债务占新增债务的96.13%。这些沉重的债务严重的影响了行政运行.导致工作开展闲难,矛盾突出,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乡镇政府向村委会借钱,愈借愈勤,愈借愈多,此风愈演愈烈,此法也成为乡镇政府维持财政运转的“最佳手段”。许多村干部难以应付,怨声载道。究其原因,除乡镇财源不足,收支失衡外,还有许多不正常的因素在作怪。一是负债求政绩。一些乡镇主要领导为了自己出政绩,不顾家底,大搞所谓“形象工程”。缺少资金向村借,往往是公粮未交,乡统筹、村提留已拆借精光。今年借明年的,明年借后年的,风光过后,一走了之,留下一堆债务给接任者。二是负债交税赋。县政府每月都向乡镇下达财税任务,并加以考核排名。有的乡镇税源不足,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