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航工业集团的1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财务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主成分,并计算出5个主成分的综合值,据此对12家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综合排序。结果显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评价结论基本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各家上市公司的评价得分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这些公司的内在投资价值,而且用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关乎公司价值的理论也是比较一致的,可为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证券市场40家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模型,得到了这些上市公司2001年上半年财务状况的排列次序。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以采掘业内5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财务指标对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采掘业内55家上市公司中大约有一半公司表现较差,且仅有9家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在1以上。  相似文献   

4.
主成份分析法在技术进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以往技术进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文献主成份分析法的优点以及技术进步的特点,指出了企业技术进步评价的主成份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主成份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决策和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方法。用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十分简单、有效。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然后通过选取适当的研究样本和财务指标 ,构建一个主成分分析模型 ,利用统计软件SPSS计算 ,得到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评估得分 ,进而做出综合性评价。并利用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评估得分 ,举例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应用。最后总结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以往技术进步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文献主成份分析法的优点以及技术进步的特点.指出了企业技术进步评价的主成份分析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目前人们所采用的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主成份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TOPS1S法、关联度分析法及聚类分析—Fisher判别法等。但这些方法各自都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主成份分析法对样本量要求较为苛刻,尤其当指标个数较多时,样本量必须远远大于指标个数,因而该方法只有在大样本情况下方可使用;再就是它的计算工作量太大,手工计算无法完成,只有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才可使用。(2)模糊综合评价法要求分析者能准确地给出各经济效益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函数,这个要求非常苛刻,实际使用起来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15家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聚类分析法,对15家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聚类识别,将样本公司分为3类;对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据此计算了15家样本公司的投资风险,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均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对物流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消除相关性和降维得到保留主要信息的综合指标,并利用熵值法求出权重,进而对39家物流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验证熵值法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关注,不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以中国的上市制药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主成分指标,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医药行业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而根据预警模型的预测分值来确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评价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奎 《生产力研究》2007,(15):137-139
正确预测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对于投资者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债权人进行合理放贷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主成份分析的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高,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医药制造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医药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具有典型解释能力的关键因子,对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的差异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主营业务范围把我国上市公司分为17个行业,以其经营绩效来代表行业的经营状况,通过设计经营绩效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以全国上市公司1996年~2002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每一个行业经营绩效的发展趋势。得出我国家电行业、汽车行业、冶金行业的经营绩效变化具有明显的趋势,这些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的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电子信息类2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电子信息类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在财务绩效方面的排名和存在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物流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以及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运用,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际调研和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在对辽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区域物流环境竞争力、区域物流供给竞争力、区域物流发展竞争力以及区域物流竞争潜力等方面设立了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辽宁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各省中的位置,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为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0~2002年发生并购的29家中国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指标的财务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衡量和检验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本研究显示,汽车行业的外资并购绩效不仅整体明显优于内资并购,而且这种业绩改善具备明显的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外资并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经营业绩越来越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零售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风险水平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使得财务绩效综合评价分析过程和结果更加科学、全面和客观.  相似文献   

18.
以11家沪市纸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样本公司2004—2007年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纸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纸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存在分化现象;11家沪市纸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经营绩效总体上好于2004年,但2006年、2007年两年的经营绩效呈下滑趋势。最后,分析了影响纸业上市公司绩效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常用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的局限性;其次,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构造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最后应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0.
主成份分析法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选取若干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如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但人为地选择、确定指标难免存在片面性,或把某些有一定相关程度的指标同时引入,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所考虑的众多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变成某些相互独立、为数较少的综合指标——主成份,以这些综合指标作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新的数值依据,数值大小的顺序排列即代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