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已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学历层次市场营销专业定位问题进行比较,深入探讨营销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机制等问题,为解决市场营销专业定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对于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基础素质、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该专业在校师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入手,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融合: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员工岗位的晋升相融合,实际营销任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其他专业稍显乐观,但同样不容大意。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历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市场营销毕业生博得一席之地,获得生存与持久发展,值得思考。而构建"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有竞争实力的营销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正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职业世界对高职高专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培养社会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适用,工程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高职高专市场营销模式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争强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实现商职高专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德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学习和借鉴德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省情和校情,就必须对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交互结合,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和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改革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从事营销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提高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外因素,并针对目前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来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也存在着诸如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失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脱节、自我认知与单位需求的差异等问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生态学机制,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实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比较缺乏.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视角,分析了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应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培养能力为导向,构建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成为近年来各高校的研究重点,高校教育逐步从传统知识传授向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转变,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避免专业结构失衡。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各高校针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领域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改革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缓解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品牌策划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专项课程,对促进学生就业和工作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对品牌策划人才需求大、要求高,为了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专业"工学五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探索实践专项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地方工科高校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应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型应用人才,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型应用能力,构建具有地方工科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在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专业化,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针对某一个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办学质量、培养目标等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其培养人才的方式和培养目标不符合,达不到培养出专业人才的目标,故而如何培养高素质且专业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本文简要介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市场营销职业发展的需求和空间以及市场营销行业供需现状及营销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并且结合数据分析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提高的策略及培养目标,对教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要采取"推拉战略",即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健全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等来拉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以推进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并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4.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心理素养严重缺乏,就业力持续弱化。这主要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学生评奖评优制度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应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素质咨询教育及社会实践拓展教育方面强化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规划,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组织实施体系,改善高校大学生考评体系,持续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一体化的实践教肓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实践,促进产学结合,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区域经济和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规格必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要,这就要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规格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人才培养的实施,把握素质、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组合,培养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实施,社会迫切需要工程监理专业人才,文章根据工程监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认为高等学校应抓住时机,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素质过硬的工程建设监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专业知识结构缺乏核心竞争力,教学模式和就业期望存在差异,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流失率尤其是景区就业的流失率较高。因此,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重视与旅游业适用人才培养的对接,明确本、专科教学层次的定位,强化专业特色定位与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引导学生制定好职业规划,做好教师储备与教学结构调整的工作,重视实践性教学,构建学校-职能部门-旅游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经管类人才“二位一体式”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传统的以就业教育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管理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趋突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普通高校就业导向和创业导向型相结合的二位一体式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正面临着教育部差异化人才培养政策、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和数字经济算能需求三大复杂环境,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个紧迫的专业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文章基于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针对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培养产学研制度、培养内容和实践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