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覆盖率、公平性、可及性、人口健康、医疗卫生费用作为衡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的五个指标,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发现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最高,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次之,转轨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政府与农民的不同行为方式是导致不同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能够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在保障农民健康、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存在各种问题,如政府职能缺位、基金筹集水平低等。完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可以通过建立政府规制体系、确立农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法定”地位并适当地通过强制性要求提高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在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推行不同的合作模式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回顾建国后农村合作医疗兴衰的历程,探讨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和服务主体缺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确实保障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特性,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来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来推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五十多年的历程。自2003年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虽  相似文献   

5.
农村的传统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农村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中, 一般把20世纪90年代前的合作医疗制度称为 "初级合作医疗制度", 20世纪90年代恢复与重建时期的制度称为 "第二次合作医疗制度" 或 "二次合作医疗改革". 2002年10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提出要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区别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可以把在此之前的制度统称为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 建立于50年代, 兴盛于60-70年代. 在计划经济时期, 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 是 "在各级政府支持下, 按照参加者互助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 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① "合作医疗" (制度) 与合作社的 "保健站"(机构) 及数量巨大的 "赤脚医生" (人员) 一起, 曾经作为解决我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 "三件法宝", 催生了我国的农村卫生革命.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凤峥 《经济问题》2008,342(2):123-12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山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组成.对2005年山西省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最低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定量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目前保障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筹资水平低、补偿水平低和农民受益面小等三个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及时调整补偿方案;建立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做到: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注意防范医方和患方的道德风险;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的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形式,是对农民实行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合一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在政府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集体资助,农民自己互助互济而建立,给农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使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合作医疗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缺乏制度保障、覆盖率低、资金不足、管理不科学等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显著,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新城镇化背景下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及城乡差距问题根源剖析,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策略包括: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体系;明晰界定各级政府职责保障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启动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新机制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解决好我国的农村医疗体制问题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之后基层财政普遍紧张的状况下,新农村合作医疗如何进行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道新的民生问题。科学界定农村医疗卫生的层次、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力度重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陶纪坤 《经济纵横》2004,(11):11-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难点,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认为政府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是解决目前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翁晓松 《发展研究》2009,(11):67-69
2009年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政府倡导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这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模式,实现农村医疗制度的跨越性发展,是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卫生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增强农牧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综观中国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演进及国外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以病症诊治为主体,以预防保健、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有着层次分明、功能完备、适应性与可持续性强等特点,理应成为中国农村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典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卫生医疗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月芬 《经济师》2005,(2):240-240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三农”问题 ,农村落后尤其是医疗卫生资源落后 ,对此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有效投入 ,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城乡统筹发展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曲折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政府责任的到位与否是这一制度成败的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制度设计责任、财政责任及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17.
当今教育、医疗和养老犹如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保障载体、保障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养老和合作医疗制度满足不了农村现有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民生状况。因此,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确立改革为多数人服务的思想,明确政府的责任并重视非正式保障制度和商业保险制度在农村保障中的作用,在具体制度细节设计上要激发参保人的自愿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键问题是资金来源。要建立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必须要多方筹集资金,通过建立政策性医保制度、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等方式,提供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产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农民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问题。河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分别从保障水平、服务供给、资金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补偿方案,并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以及改善乡村医疗环境等措施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史永丽  孙淑云 《经济问题》2007,(10):127-129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人民公社时期,之所以能够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是因为在"政社合一"体制下,政府发挥了组织、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这在形式上契合了公共产品的理论.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推行,政府职能没有随之改革和接续,合作医疗制度随之衰落.上世纪90年代政府试图重建合作医疗制度时,因过分强调农民主体作用,政府只起扶持作用,背离了农村医疗保障公共产品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导致了传统合作医疗制度重建屡屡受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