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业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中主要的风险源和收益来源,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分担和转化风险的组织,即风险投资公司来分担此功能的机制便产生了。所以比较分析分散的直接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下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间接投资之间的交易成本后,发现通过中间代理人间接投资的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中主要的风险源和收益来源,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分担和转化风险的组织,即风险投资公司来分担此功能的机制使产生了.所以比较分析分散的直接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下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间接投资之间的交易成本后,发现通过中间代理人间接投资的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3.
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通过税收激励以矫正创业投资企业面临的市场失灵,已经成为各国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我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投资抵扣的法制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我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投资抵扣法制应当协调税收调控与税收中性以消除组织形态产生的税负不均衡,引入税收事先裁定认定投资抵扣条件,以及依据税收调控目标进行投资抵扣率的差别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文章先分析了药品销售企业相关涉税风险,包括偷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随后介绍了药品销售企业控制涉税风险和节税筹划措施,包括借助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合法凭证得到税款抵扣;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科学指导企业活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存在许多涉税风险,纳税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企业中的各种经济行为都将有可能导致企业所得税纳税出现问题,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随着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逐渐重视,纳税风险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文就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风险识别以及纳税风险防范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创业失败率"、"投资风险"、"创业成功学"等成为创业团队、投资人、双创服务机构共同讨论的话题。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初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初创企业创业风险特征,更加充分、客观的认识创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现有关于企业盈亏风险的研究主要基于权衡理论,认为企业的亏损风险随着资本结构(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是一种线性状态.这一结论忽视了负债的治理效应,根据代理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企业负债的增加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代理成本、提高投资谨慎性、增加外部监管等.这一作用反映在企业盈亏风险上就是,不同资本结构的企业,其盈亏风险的影响因素不同,同一影响因素的影响系数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预防亏损风险时,不同资本结构水平的企业,其预防措施也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风险资本发育最成熟的国家,因风险资本的"催化"作用,成为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在我国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引导国内风险资本投资于创业企业的早期阶段迫在眉睫。美国的经验教训表明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是经过长期学习得到的,创业投资的稳健发展必须与风险投资家群体的投资能力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风险分担的角度对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先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效的风险分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然后对金融体系风险分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了剖析:金融市场通过横向风险分担,即资产组合与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使投资风险充分分散和转移,由此促进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银行中介通过跨期风险分担,使存款者规避了系统性风险,平滑了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这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变为储蓄。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储蓄和借贷平滑人们因为收入波动而带来的消费风险,使消费需求保持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需求动力。  相似文献   

10.
自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推行以来,新增不动产所含的增值税加入抵扣链条,抵扣越充分,企业增值税税负就越低。同时因其价值巨大,为企业带来的"减税"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如何正确发挥该项资产的抵税作用,防范涉税风险,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业务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The concepts of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lately, but this has yet to be reflect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examining firms’ risk reporting practices. This study seek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and explores risk disclosures within a sample of 79 UK company annual report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company size. Similarly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 measured by Innovest EcoValue`21™ Ratings. However, no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five other measures of risk: gearing ratio, asset cover, quiscore, book to market value of equity and beta factor.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risk disclosures made by the sample companies specifically examining their time orientation, whether they are monetarily quantified and if good or bad risk news is disclosed. It was uncommon to find monetary assessments of risk information, but companies did exhibit a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forward-looking risk information. Overall the dominance of statements of general risk management policy and a lack of coherence in the risk narratives implies that a risk information gap exists and consequently stakeholders are unable to adequately assess the risk profile of a company.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我国产险公司资产风险资本额的测算模型,比较V水估计方法后选择Delta—EWMA方法估算资产风险系数,对产险公司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暴露的风险大,其资产风险资本额比例远高于其资产持有量比例。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容易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所忽视,这是因为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资产价格上升对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具有刺激性,并对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比风险的事后处置更为有效,因此在经济高涨期要揭示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本研究试就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特征,风险隐藏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央行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管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目前,我国除中国工商银行等少数机构之外,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未系统性地对环境气候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投融资决策中。由此,如何客观准确地对环境气候风险评估是每个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央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案例集》为主要基础,对其涉及的两类环境气候风险的评估方法、评估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评估涉及的关键因素以及评估模型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编译和总结,以期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风险准确客观评估给予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系统性风险β值法度量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上市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不仅取决于系统性风险β值,还受到其个体风险值的影响。总体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β值高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和影响也较大。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尽管β值较小,一旦个体风险值急剧增加,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也可能超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既要关注那些系统性风险β值大的银行,也要关注个体风险值可能出现剧烈波动的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6.
由于部分业务、部门或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不仅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负外部性,因此尾部风险事件极易引起金融市场震荡。鉴于此,识别与监测尾部风险是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与传染的起点。本文首先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节点,根据文献厘清尾部风险测度指标在危机前后的脉络。其次,介绍与尾部风险传染密切相关的尾部风险相依、金融关联网络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尾部风险溢出强度及溢出方向展开讨论。再次,本文归纳了引发尾部风险溢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尾部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最后,对当前及未来尾部风险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与展望。据此,力求为我国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健运行和良性循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基本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评估多种金融风险是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当前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由上至下法或由下至上法的理论框架。本文从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所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金融风险计量方法中的主流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结合Copula理论介绍了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根据综合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前景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风险车辆赔付率的高低对机动车保险业务的经营效益有极大的影响,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保险公司应从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着手,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对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管理,降低赔付率,保证业务的稳定性。不仅如此,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实施风险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风险变化的情形随时加以调整和修改,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2008年金融海啸的重创,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没有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特征成熟市场不同,主要表现为其不成熟性、不开放性、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性。无论是国内的银行体系还是证券市场都是如此。但是,由于国内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地位,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对国内银行体系过度使用及房地产泡沫吹大。因此,尽快地调整当前过度住房优惠信贷政策,是防止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关键。本文还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及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公立医院作为改革主体,无论内部经营环境还是外部社会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风险的产生,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健全并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控制机制,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目的.只有准确识别面临的风险,才能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保障医院正常运营以取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