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增长,人力资本在其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采用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各地区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与教育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具有的地区的差异性较小,而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比物质资本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同时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教育人力资本以及健康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作用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房格伊 《时代金融》2014,(14):96+100
本文从投资和存量两个方面,研究了吉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利用吉林省2001-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以四要素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吉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针对目前吉林省人力资本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趋于协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形式,忽视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其实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三个指标的比较对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做出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不平衡的现状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5.
刘凤娇 《云南金融》2011,(6X):104-104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两种主要形式。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多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形式,忽视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其实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人员数三个指标的比较对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现状做出分析。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区域健康人力资本不平衡的现状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观点,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农村人力资本是否对农村产出具有重要贡献”还未形成一致意见。本文首先对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变量引入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贡献率较低,在对其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投资主要由人力资本投资、生产和生活投资两大部分组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异显著;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用于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投资的绝对额也在相应提高,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呈总体下降趋势。应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加快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由诺贝尔经济学家得奖者、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和G.S.贝克尔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人的素质的经济价值及其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他们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来进行认识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多个领域,.在一个组织中,人力资本应该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组织人力资本两种.①本文主要从组织成员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入手,论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两种投资效益分析,以期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力资本理论已经拓展到诸多分支领域,他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教育和培训投资、健康经济学、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但在中国有关的研究中。除有关经济增长的内容外,其他内容都或多或少被忽视了,本文对其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并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构建VEC模型和虚拟变量模型,对中国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公共投资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长期中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短期中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不理想,不同时期的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不尽相同,财政政策转变影响了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完善中国政府公共投资,应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着眼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公共投资的激励效应,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选择教育经费为人力资本投入的替代指标,以1999~2009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不同省市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属于明显的长期投资,对旅游经济的效用在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但是长期效用十分显著;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这种分异受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综合影响;应根据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实际,立足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分析政府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Barro(1990)提出的框架,但采用Arrowand Kutz(1970)提出的方法,将公共投资通过直接资本形成增加资本存量,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并采用Ramsey-Cass-Koopmans(1965)模型的基本假设,利用1952—2011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公共物质资本投入及政府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正效应,但政府公共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微弱,而政府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较大。同时还验证了政府物质资本投入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 Cause),而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 Cause),且影响滞后并持久,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渗透的。  相似文献   

13.
杨薇  孔东民 《金融研究》2019,468(6):150-168
本文考察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结构变动。基于员工不同教育程度划分人力资本层次,本文研究发现:(1)薪酬差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大学学历员工的比例,同时提升了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的比例;(2)通过构造工具变量和基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场景设定,我们发现薪酬差距和人力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3)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薪酬差距的增加显著吸引了更有可能进入企业中高层的高学历员工。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降低)了高中及以下学历(大学学历)员工比例,一个可能原因在于不同学历员工的议价能力存在差异。(4)薪酬差距与人力资本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管理者平均年龄较低的企业。(5)人力资本结构在薪酬差距影响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薪酬差距提升了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员工比例,促进了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4.
叶永卫  李鑫  刘贯春 《金融研究》2022,510(12):74-92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是否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员工雇佣数据,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作用渠道。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占比,即优化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且该效应在低融资约束企业、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证实,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扩大了企业经营规模,进而促使企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同时增加了高管和普通员工的工资。上述结论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技能偏向性特征,有助于企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入理解企业劳动力结构升级变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资本回报率对于理解我国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2006-2015年地级市层面的新口径债务数据和资本回报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债务扩张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地区异质性表现,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开展作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地方公共债务扩张对我国宏观资本回报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第二,地方公共债务的扩张通过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提高房地产业投资占比和挤出企业投资产生影响;第三,上述负面影响在非城市群、非大中城市和土地融资依赖度更高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以上结论为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未来应注重债务资金的绩效管理和使用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s a radical cure for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education-related policies 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any scholar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non-education policies 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behavior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NRPS) initiative has had an impact o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behavior in rural China. We use a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sample and apply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d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ologies to test for the causal effects of this reform initia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NRPS ha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household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In particular, education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 aged zero to 16 year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s a result of NRPS, with a more substantial causal effect for girls and in wealthier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uld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academicians and policymakers interested in public policy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柏培文  杨伊婧 《金融研究》2020,475(1):47-68
本文通过建立生产部门的要素买方垄断市场均衡模型,利用199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E)及面板固定效应的工具变量(IV)估计方法加以分析,从劳动力价格扭曲视角解答了中国资本产出、资本回报与资本流向之谜,即中国经济如何在赶超阶段面临资本深化不断加剧和TFP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依靠劳动力价格扭曲实现低资本产出与高资本回报水平共存,从而维持长期高速资本积累以及优质的资本流向结构。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降低了资本产出效率,但这并不能掩盖由劳动力向资本方转移的垄断利润对资本回报的直接补贴,因此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中国维持高资本回报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通过高资本回报水平实现了地区资本快速积累,劳动力价格扭曲对资本流向的积极作用还体现在抑制资本"脱实向虚"及吸引外资流入。因此,应正视劳动力价格扭曲在赶超阶段的特殊作用,在矫正扭曲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更积极采取措施规避其对资本回报和资本流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宋弘  张庆  陆毅 《金融研究》2023,511(1):131-149
已有丰富的文献考察了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和投资行为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关注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考察了信用卡使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主要发现如下:信用卡使用显著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且这一效应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并对城市、高收入、高教育程度家庭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信用卡消费信贷可能会增加人力资本不平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会增加劳动力供给来应对人力资本支出的增加。机制分析表明,信用卡使用主要通过增加家庭消费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缓解家庭预算约束三种途径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消费信贷流向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可助力于消费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年-2014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建立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和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1986-200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及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正相关的,但是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呈负向关系;我们认为,农村金融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配置低效率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