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江茹 《经济管理》2006,(15):51-53
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在于员工日常工作中践行组织公民行为。本文在对组织公民行为结果变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释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员工的印象管理调节了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关系;二是这种印象管理调节了组织公民行为和企业好公民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机和能力信念视角,构建辱虐管理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并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内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行业中的336名企业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辱虐管理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辱虐管理会降低员工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及自我效能感,而较低水平的内在动机、亲社会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又会进一步降低员工的主动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三家外企中收集到150份有效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验证外企员工这一特殊群体中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是:外企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信任、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组织信任及其各个维度(企业信任、领导信任、同事信任)在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88个工作团队58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团队中相对地位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相对地位(RLMX)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关系差异程度(DLMX)大会强化RLMX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员工社会比较倾向(SCO)强,会削弱RLMX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影响,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另外,不管是DLMX的正向调节还是SCO的负向调节,交互效应对组织指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都大于对个人指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组织中的动机理论从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Y理论、双因素理论,发展到后来的强化理论、内部动机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学者及组织管理者们试图更准确的把握人的动机和在组织中的行为,以期更好的激励员工。自从1988年Organ提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以来,人们发现在员工工作实际中,组织公民行为普遍存在,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行为。就产生组织公民行为的三种动机及其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管理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立春 《时代经贸》2014,(6):236-237
组织公民行为作为受工个体的一种角色外行为,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而这种行为往往是员工在逐渐适应组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章系统梳理了以往国内外关于组织社会化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维度,并重点整理了组织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有针对地提出一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5,(9):120-127
利用对金融服务业一线服务员工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导向、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服务导向负向影响情绪劳动中的表层表演,正向影响深层表演;表层表演负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而深层表演却具有正向效应;表层表演和深层表演在服务导向与组织指向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多家企业共495名员工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不同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民营中小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江苏民营中小企业在组织公平、信任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组织公平、信任均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任在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三项建议,首先重视提升员工的程序公平感,即要给予下属更多的关心,加强与员工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员工表现更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其次民营中小企业员工时组织的信任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企业领导的信任,其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树立起积极、公正的个人形象.第三民营中小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相互认同度较低,倡导和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提高同事间的信任感知,将有助于提高民营中小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表现维护人际和谐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业团队与创业团队成员组织公民行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社会魅力型领导在激发创业团队成员组织公民行为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魅力型领导会激发创业团队成员参与组织导向的公民行为;社会魅力型领导会激发创业团队成员参与个人导向的公民行为;心理所有权完全中介社会魅力型领导对组织导向的公民行为;心理所有权完全中介社会魅力型领导对个人导向的公民行为。本文尝试揭示社会魅力型领导对创业团队成员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黑箱",培养员工心理所有权是激励员工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36位不同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且劳工权益和人权保障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工作本身及工作关系、薪酬福利有正向预测作用;人权保障、管理系统和劳工权益对自我发展有正向预测作用;(2)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相关关系,人权保障和劳工权益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工作本身和工作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淑红  郑佩 《技术经济》2015,34(3):33-37
利用来自中国华中地区14家企业的636份直接领导与下属的配对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领导者情绪智力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的关系,并检验了组织气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领导者情绪智力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均有显著影响;组织气氛在其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涂红伟 《生产力研究》2011,(4):11-13,16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不在正式的合约规定之内,也不在奖罚的范围之内,员工可以自行决定,但是在整体上有利于组织功效发挥的一种行为。当前关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主要借助于以利益交换为动机的社会交换理论,而忽视了该行为产生的非利益动机。文章在回顾组织公民行为研究成果和暗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受暗示性双因素理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借助于暗示理论,构建了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暗示模型。最后,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滥权监管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人际冲突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笔者运用结构方程与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45套员工和主管的配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滥权监管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滥权监管部分地通过人际冲突的中介作用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滥权监管和人际冲突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开滥权监管影响工作行为的"黑箱",对管理实践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绩效和组织承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在中国大陆文化背景下,领导—部属交换(leader- memberexchange, LMX)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等工作结果的影响。来自不同企业的203名中层管理者及他们的直接主管参加了本项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51位主管和438名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员工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恋型领导的双面特质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员工的心理授权在自恋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主动性人格调节了自恋型领导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但对工作场所中知识隐藏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利用306名智力型企业知识员工一手数据,构建了一个带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检验了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负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公民疲劳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调节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时更强,在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相对较弱。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隐藏、公民疲劳等理论,还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往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积极影响员工角色外行为的结论,通过个体感知视角探索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发展投入感知和组织情感承诺的中介效用。通过对280份科技型企业员工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①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员工发展投入感知、组织情感承诺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公民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理论上丰富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研究,推动了两者中间机制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实践方面,研究结论可为科技型企业提升其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已经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但对工作场所中知识隐藏行为尚缺乏深入了解。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利用306名智力型企业知识员工一手数据,构建了一个带有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检验了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的影响机制,包括组织公民行为和公民疲劳的中介作用及变革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组织心理所有权负向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与公民疲劳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组织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调节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心理所有权与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水平高时更强,在变革型领导水平低时相对较弱。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隐藏、公民疲劳等理论,还可以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益宝  徐婷 《经济论坛》2011,(12):197-200
本文通过对295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开创性地探讨了员工幸福感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幸福感的四个维度中有三个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员工幸福感、激发组织公民行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