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永良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108-113
本文利用经我们扩展了的Harris-Todaro模型,同时加入Shapiro-Stiglitz模型的效率工资分析模式,在二元经济结构假设下,分别探讨了农村劳动力不具有无限弹性、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下产业集聚的规模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规模受外部规模经济的强弱、制造企业和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的高低、以及各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导致区域外迁入的劳动力回流,制造业部门产业集聚规模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放宽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劳动力自由流动引起工业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而推动了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视角,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加快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加快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缩小各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国胜 《化工管理》2013,(6):122-122
炼油企业现行吨油加工成本对反映原油加工过程的成本状况存在一定缺陷,造成吨油加工成本指标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都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很好地反映炼油企业的成本状况和盈利能力。引入了吨石油产品加工成本的概念,解决了加工成本指标横向与纵向可比的问题,反映了炼油企业真实的成本状况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的集聚体.这些集聚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竞争性配套与合作,从而形成一条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链.本研究站在区域经济层面上,主要通过调查来研究常州地区发展"一镇一品,一区一业"的三大基本策略,即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中国已形成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带和中西部农业与矿业带状、点状分布的纵向产业集聚格局,这与其资源禀赋和生产力布局是相适应的;但这种产业集聚还处在高集聚、低专业、强政区、弱市场的低端时期,为促进产业集聚专业化发展和解决其财富不均的问题,必须重构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主张对东中西纵向区域合纵连横,形成沿海帮助内地共同发展,中西部农业、矿业与生态贡献区和东部制造业及服务业反馈区协调互动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财政横向均衡区,以区域一体化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效应来推动产业集聚走向高端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经济地理学主要是从市场需求与运输成本这2个因素来讨论企业生产基地的选址问题,然而无法解释部分企业在中国市场不断增大的同时却将其产业外迁而增加其产品运输成本.产业外迁取决于企业整体成本的衡量,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市场需求、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税费负担、原材料成本的多因素模型.当产业外迁而实现劳动力成本与税费负担的下降程度超过产品运输成本的增加时,产业外迁则可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3~2007年地区产业数据,构建了—个包含比较优势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因素的纺织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1)传统劳动力禀赋对纺织业空间集聚有较强的作用,但是受限制的劳动力流动成为集聚的障碍;(2)新经济地理学假说在文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市场潜能、工业基础等成为显著影响纺织业布局的因素,对外贸易因素进一步吸引资本进入而形成增量集聚;(3)与其他制造业不同的是,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了纺织业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0.
最近十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快速扩张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运用网络型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28个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在2001—2007年间,网络型产业组织能够通过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集聚提升中国大陆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也存在积极影响,但是人民币汇率、企业平均规模、经济开放度和研发支出未能增强国际竞争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没有削弱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三、三个M 1、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任务(Mission)或目标 为了使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落于实处,实现全环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应吸取现代目标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并按组织层次对目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解,在各个层次和内容上完善成本目标体系,确定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成本控制任务及其责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聚实为企业家集聚,而企业家为市场过程的产物,当劳动力在原有部门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使得成为企业家的收益超过其现有收益,其将会选择建立新企业,从而内生化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规模。而新建企业势必涉及投资,如果投资额超过其自有财富,势必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这时金融市场在企业家形成和产业集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这一联结作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家显现速度和产业集聚的水平。基于这样的产业集聚路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家不断显现所引致的内生产业集聚问题,并结合中国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证实了这一理论的存在性,即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的地区企业家密度相对较高,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效果也将相对明显,这也正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论买方垄断势力下跨国公司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发展当地配套企业的新工业化道路中,处于价值链下游的跨国公司利用买方垄断势力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可能使后者失去生存空间。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纵向压榨模型.并以苏州IT产业中台资企业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为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纵向压榨的因素.认为纵向压榨起因于跨国公司的买方垄断势力和双方市场势力的严重不对等。而采取相应措施形成抵消性的市场势力,是避免当地配套企业被纵向压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无论产业集聚还是城市化问题 ,迄今均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关联性 ,似尚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揭示了产业集聚的指向、类型与城市化推进方式、扩张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进一步提出了从注重廉价劳动力指向→城市化指向、从注重纵向的产业专业化→横向的产业多样化、从注重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从注重要素支撑→制度创新转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莱钢集团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理念,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中心,以产品升级、成本改善、创新提升为重点,继续转方式、调结构,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管理着力追求成本、效益的和谐与长期统一,培育持续降本增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方保护能提升公司绩效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地方保护和要素市场分割对微观组织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虽提高了公司收入,但降低了要素资本(包括劳动力和原料)流动,导致微观组织经济效率降低。地方保护程度越严重,该地区企业劳动工资率越高,冗员越严重,企业主营成本越高,最终导致经济绩效越差。本文结论表明,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无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是本地区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理论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处于同一生产经营阶段上从事同样经济活动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横向并购有利于企业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成本,改进产品结构;但也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产业集聚因素纳入资源错配理论研究框架,构建了包含集聚因素的资源错配改善效果模型。进一步将资源错配程度细分,计算了排除集聚因素影响的分行业资源错配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72%的行业资本配置不足,69%的行业劳动力配置过剩;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配置普遍过剩,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资本配置普遍不足,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力配置存在明显缺口。产业集聚的改善效果主要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的降低资本门槛和优化劳动力结构来获得,能够在资本配置过度和劳动力配置不足时改善资源错配,弹性作用分别为0.0737和0.1460;但在资本配置不足和劳动力配置过度时加剧资源错配,弹性作用分别为0.0568和0.0292。资本门槛和劳动力结构通过与产业集聚的协同作用,对资本配置不足和劳动力配置过度产生积极作用,强化并补足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本文通过分地区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集聚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改善效果更好,集聚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改善范围更广,这为优化中国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平衡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可否认,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中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其领先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极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目前,面对各项成本的增加,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的结合是行业企业转型的重点.3月8~13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一行就“科技创新——纺织行业两化融合”情况,前往江苏无锡、浙江濮院、广东虎门等地展开调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20.
出口集聚、企业相关生产能力与企业出口扩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集聚多是基于地理距离来刻画。本文试图将产品间的认知距离引入集聚的测度中,研究不同类型集聚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企业相关生产能力的异质性作用。本文发现,出口集聚效应和企业相关生产能力分别是企业出口多元化的外源动力和企业条件。具体来说,引入认知距离后,可以更好地区分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来源:同产品集聚和相关产品集聚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扩展;而不相关产品集聚对企业出口扩展的影响则表现为竞争效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集聚的过程中“搭便车”,集聚发挥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因企业储备的相关生产能力而异。在影响机制上,出口集聚效应通过专业劳动力共享和中间投入品共享等供给侧渠道以及目的国市场信息共享和已有出口经验等需求侧渠道来降低企业出口扩展的难度和风险。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打造技术关联紧密、上下游产业相互依托、有核心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形态,并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