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讲必须依赖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在新农村战略的背景下,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不应当只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而必须是综合培训,它至少应该包括农业技能培训,转移技能培训、科学、人文素养教育等内容。要保障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顺利进行,我们必须确保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必须尊重农民。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人力资本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林 《开发研究》2005,(3):29-31
随着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关键,西部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相对于东部地区,质量低下、积累能力弱、市场文化特征弱,不利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率、流动收益、职业稳定性的提高和流动后的就业选择,成为影响他们向发达地区和高级产业转移的巨大障碍。本文结合近年来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因素对其流动过程的影响,为从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入手解决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忠远  马勇  王成 《开发研究》2005,(5):35-36,34
在分析延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生存技能培训、发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的途径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宝俊 《发展》2011,(11):84-84
张掖市在全市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8~2012年),对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为推动这一工程的实施,甘州区委、区政府制定了《甘州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自2008年实施以来,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3577期,培训120859人。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约束:理论范式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明忠 《山东经济》2008,24(6):17-23
文章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微观行为条件为出发点,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必然要面对金融资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三重”约束;然后,运用问卷调查建立的数据库,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的运算结果,并综合运用相关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这三重约束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要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全方位实施突破,既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支持,也要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积累,还要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青年就业和中年失业为切入点,运用人力资本多期投资理论来分析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青 《乡镇经济》2009,25(11):45-48
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研究较多,大多是从财政政策和政府职能角度论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运用公共品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市场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人力资本,可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近针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中国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部门选择行为展开经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农村迁移劳动力部门选择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解,以研究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部门之间的性别歧视。主要研究结论为:工作搜寻渠道和个人人力资本状况(特别是教育水平)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部门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家庭和迁出地等特征变量对其部门选择的影响较小;同时,虽然农村迁移劳动力在部门选择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其性别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特征变量之间的差异,纯粹性别歧视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迁移微观行为机制的理解,同时认为加强农村迁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是推动中国二元经济快速转型、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袁雪松 《乡镇经济》2007,(7):8-10,25
我国劳动力就业制度不仅呈现出“二元化”特征,而且更是“双二元”特征;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的长期存在是二元化特征形成的市场原因。市场机制不能自行调整,只有通过政府力量介入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农村教育市场,实现农村的人力资本禀赋积累增长,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配置体制中的“双二元”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FDI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人力资本较低阶段,FDI会拉动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在中等人力资本阶段,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显著影响,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则有负影响;在高人力资本阶段,FDI会显著拉动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并抑制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1.
12.
王澜颖  张拓宇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36-140
为了探索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使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运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1993-2012年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高校科技成果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论文成果能够带动专利成果的产出,并吸引来自政府和企事业的经费投入;同时,课题和经费投入能够有效提升专利成果数量,但对论文数量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促进高校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进 《港口经济》2004,(3):48-49
打开天津港区地图,海河贯穿东西,蜿蜒入海。在入海口的开阔处,一个个沿海岸线分布的大型海港码头十分醒目。溯流向西,在海河下游的航道两侧,还有一些中小型内河码头依次排列。它们所代表的天津内河航运以其久远的历史,不仅带动了海河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海河两岸地区人文景观发展  相似文献   

14.
Tianjin,China,28October1999TheMeetingrecognizesthemomentumcreat edbytheNortheastAsiaEconomicForum'sef forts,whichbeganinNiigatain1988,andwhichhavebeenstrengthenedby annualmeetingsinChangchunandTianjin,Pyongyang,Vladivostok,Yongpyeong,Niigata,Honolulu,…  相似文献   

15.
沈毅 《港口经济》2006,(5):19-20
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正式实施以来,天津市在认真贯彻执行<港口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地方港口立法工作.<天津港口章程>就是依据<港口法>规定,结合天津港口的实际情况,出台的一个规范港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它标志着天津市依法治港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自古天津即与港口航运结下不解之缘。清康熙年间修的《天津卫志》记载:“明文皇入靖内难,驻兵于兹……文皇渡此赐名曰‘天津’。”“天津”正是由“天子渡过的津渡”而得名。天津具有悠久的港航历史。“地当九河要冲,路通七省舟车”(《畿辅通志》),一部早期的天津史,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个地区的港口航运史。古代航运一般都是先以内河航运为开端,然后是近海航运,再后是远洋航运。海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海河被称为天津的母亲河,而海河的港口航运则是天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头。海河水系及古代天津航运网的形成海河是我国北方一条著…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天津市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分析方法对2006年以来天津市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2006-2013年中有五年呈现出资源配置最优状态,其余三年则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投入冗余的缩减量和产出的增加量,为提出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性能优越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绿色电池的迅速崛起,为中国再造新型电池产业、打造电池强国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十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部、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充分发挥前期技术储备、人才聚集和产业积累的优势,依靠科技强大的引领支撑作用,实现了以绿色电池为主体的绿色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产品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的绿色电池产业集群,在生产规模、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轨,一个崭新的行业——高端服务业应运而生,它在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天津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有所提高,现代服务业日趋丰富,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局面,构建与北方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高端服务业体系成为天津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main stag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in the cre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Tian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open zones for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